【回憶】跑龍套的真實生活!周星馳,這才是你票房慘敗的原因!

本文援引自一位曾經的橫店群演的回憶:


【回憶】跑龍套的真實生活!周星馳,這才是你票房慘敗的原因!

前兩天去看了《新喜劇之王》,完全是衝著周星馳三個字去的。畢竟那是很多星迷心頭繞不開的一種情節。再加上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所以感觸會更深一些。電影取材於生活,但肯定會有一些誇張成分。

比如那個龍套妹在劇組受到無情辱罵甚至毆打,這在現實中是不大可能發生的。群演的地位雖然不高,但最起碼的尊重還是有的。

外界對這個群體多少有點好奇,當然也有許多誤解。他們對這個群體的大致印象就是做白日夢,不切實際不務正業混吃等死!很多媒體為了博眼球甚至把這群人說成是懶漢瘋子,不求上進異想天開。其實沒那麼複雜,混日子的人當然也有,任何地方都會有的。世界上總會有形形色色的群體,有的人不喜歡朝九晚五的枯燥。同樣也有人不喜歡顛沛流離的漂泊。人在江湖,都是為了生存而奮鬥,只要不是去擾亂治安,沒必要指手畫腳。

我去橫店當然也不是為了去圓什麼明星夢,對我這種平凡的人來說那太遙不可及了。估計比中彩票的幾率都低。只不過那裡離我幹活的地方比較近,所以也就突發奇想去那裡玩一玩散散心。只是沒想到會遇到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人和事,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

不管是爾冬升的《路人甲》還是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感覺他們都沒有真正的瞭解過這個群體的真實內心狀況。只是一種想當然的藝術創作,雖然藝術是要高於生活的。但當脫離實際時,就無法引起觀眾共鳴。

【回憶】跑龍套的真實生活!周星馳,這才是你票房慘敗的原因!

下面,就從頭講講我的故事:


2017年5月,我辭去了工地上開塔吊的工作,去了一趟橫店。

技校畢業,我先去了工地,做了一年多鋼筋,後來學會了塔吊,一開又是兩年多。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體會那種長年累月地坐在一個狹小孤獨的空間裡是怎樣的感覺。當我在塔吊上坐了六百多個日日夜夜之後,我就有一種非常渴望“腳踏實地”生活的感覺。也就是說,我想讓我的雙腳能實實在在地踩在地面上。我的確是有點厭倦那種“高處不勝寒”了。

這幾年也存下了一筆辛苦錢。不多,但從來捨不得亂花一分。我想用這筆錢來做點什麼。我突然發現,這些年來,我除了工地幾乎就沒去過別的地方。而我今年也才二十三歲,跟其他同齡人豐富多彩的生活比較起來,自己這幾年青春時光就那樣平淡無味地浪費掉了。所以我也想去“放飛一次夢想”,不管怎麼說,想嘗試一下稍微不一樣點的生活模式。

從我幹活的地方有直接去橫店的大巴車,七十塊的車費,只需要兩個鐘頭。如果選擇坐火車到義烏,再從義烏搭車就便宜不少,只是要多花兩個鐘頭。想了想反正也不趕時間,乾脆就選擇省錢的方式吧。

有時在想,命運就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如果當時我選擇其它交通工具,比如坐大巴車。或者比那個時間早幾分鐘晚幾分鐘叫順風車,也許就碰不到她。那麼我後來的橫漂生活有可能就完全會是另一個版本。可能就會像絕大多數來去匆匆的橫漂過客那樣,體驗幾天,過了那股新鮮勁就走了。重新又迴歸以往的平淡。

到了義烏,我看了看去橫店的大巴車,二十塊一個人。但是到了那邊還得坐公交去城裡,而且對那邊又不熟。我看了一下順風車價格只要三十幾塊,方便還不貴,於是就預約了一輛。

跟司機幾番折騰、換地點、溝通後,我好不容易終於上車了。後座上還坐了個女孩。從她表情可以看出也是有點不高興,估計也轉移了好幾次“陣地”。

這個女孩子叫小蘭,也是來體驗橫漂生活的,話題也比較投機。她是屬於周冬雨那種類型的女孩,第一眼看上去並不算驚豔,也是單眼皮。但是很耐看,皮膚好,又有一種比較獨特的氣質,像個鄰家小妹妹,但有時語氣裡又帶著一點老成。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故意裝出來的,畢竟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外漂泊,肯定是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的。

經過演員公會,司機大哥告訴我們就在這裡辦演員證。但必須得先租房子,拿著租房合同先去辦暫住證,然後辦本地號碼,以及銀行卡。有了這幾樣才能去班演員證。聽著好麻煩,但我們只能按他說的去做。

【回憶】跑龍套的真實生活!周星馳,這才是你票房慘敗的原因!

他把我們直接送到十里街,他說整個橫店就這裡房租最便宜,你們可以去問問。

我跟小蘭下了車,她說一起去問問吧,如果合適咱們就先把房子租了。明天再一起去辦那些各種證件,兩個人可以有個伴,因為他也是剛來什麼都不懂。

我說可以。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