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重新讀一遍博士研究生,我會……

時光荏苒,轉眼就要畢業了,回顧過往三年多的學習和工作,有一些心得體會,寫出來和後來者共勉。

如果讓我重新讀一遍博士研究生,我會……

時間管理

遵循要事第一原則,優先完成重要的事。比如先把博士畢業要求達到,這樣才不至於像某些同學,快畢業時還沒有文章,不得不熬夜加班甚至不得不延畢。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在規定時間內別人可以完成任務,甚至超額完成任務,都和他們善於時間管理分不開。

在實驗室和學習室裡,我們要“多做事,少閒談”。既然確定了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儘快完成實驗,獲得完整的實驗數據,寫出達到發表要求的SCI論文,那我們就要迅速跳出心理舒適區,把閒談、娛樂和業餘愛好暫時放在一邊。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瑣事上消耗的多了,花在工作學習和思考的上的時間自然就減少了。我的女兒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腦子每次只能想一件事情,如果你的腦子同時想兩件事情,你的時間就浪費了”。

思維訓練

我是公認的女文青,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很差,之所以慢慢建立了自己的思考體系,得益於麥肯錫公司的一系列培訓用書,這套叢書包括麥肯錫方法、麥肯錫意識,麥肯錫工具,金字塔原理,麥肯錫問題分析與解決技巧,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等等,從不同方面教給我們如何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強烈推薦給和我有同樣煩惱的小夥伴。

另外,“斷舍離”也是我們要借鑑一種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儘量簡化自己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嚴格限制來自外界的干擾。比如我的微信好友有724個,但朋友圈裡面只能看到3個公共號編輯的動態,因為他們經常發一些科研相關的訊息,其餘的好友全部被我設置為“對方可看見你的朋友圈,你看不到對方的朋友圈”。 我很喜歡阿米什人的文化和極簡生活,有限的物質就能讓我覺得很滿足。當外界的干擾少了,心就會慢慢安靜下來,思路變得清晰,目標也就明確,人很容易就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愛好裡。

科研訓練

學術生涯起步階段,一定要養成科學的工作學習習慣,定期做讀書報告,和平臺裡的師兄姐弟妹們保持交流,積極參加和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講座,堅持文獻閱讀、不斷的提煉適合自己的科研批判思維。積極參加實驗室老師組織的各種學術討論會,不僅可以開拓視野,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還可以瞭解別人的科研經驗,快速的搬來為自己所用,比如怎樣做好實驗記錄,每個樣品和結果怎樣標記等影響實驗成敗的小細節。

閱讀和寫作

我們的學術生涯裡,最離不開的就是寫作了。通過寫作,我們可以和同行交流,申請課題和基金,還可以輸出自己辛苦得來的數據和成果。那怎麼做才能養成中英文的寫作習慣呢?有沒有捷徑可循呢?有!

我認為的捷徑就是先學會閱讀文獻,文獻閱讀包括精度和略讀,精讀就是對於每一篇你認為重要的文獻,從頭到尾仔細閱讀。略讀就是簡單看一下摘要,圖表,結果和討論部分,以期節約時間。但是不論哪種閱讀方式,一定要給每一篇讀過的文獻做摘要和總結,只有平時做好讀書筆記,需要用時每篇文章的內容和重要性才會一目瞭然,不需要我們再次重讀提煉關鍵點,可以節約大量寶貴的時間。至於如何檢索文獻和追蹤本學科最新的文獻,公共號裡有詳細指導,我就不再佔用篇幅了。

通過持續大量的閱讀本專業的文獻,我們完成了輸入工作,下一步就是學著用中英文重寫文獻的摘要,然後再和原文章進行比對,一方面可以檢驗自己是否真正get到了這篇文章的精髓和原文作者講這個故事的意圖,另一方面,也鍛鍊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怎麼才能寫出自己的第一篇SCI論文呢?我的經驗是先照貓畫虎,模仿別人的文章把自己的提綱框架先搭起來,根據提綱的小標題把每個部分需要的內容寫出來,寫的過程只需儘快填充必要的文字和引用材料,先暫時忽略字體字號排版等小細節,等全部寫完後再進行修改和完善,因為初稿只是簡單的把我們做的工作和思考內容先羅列出來,後期還需要在初稿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刪減和完善。但是,如果我們連初稿都寫不出來,何談再修改呢!所以,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我們不妨先完成。

後記

“先完成,再完美”,是我給自己的要求,因為一切方案和設想,不落地執行,不輸出,最後都是空談和廢紙。合理規劃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在實驗和寫作的同時,最好每晚抽出1個小時鍛鍊一下,有了好身體才不容易疲勞,體育運動還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改善因實驗或寫作不順利帶來的抑鬱和焦慮狀態。

最後,我們一定要靜下心來,不要急於求成,畢竟一口吃不成胖子,面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我們要有定力,既然選擇了做學問,就要安於坐冷板凳,等你功成名就了,該有的一切都會有,或早或晚,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讓我重新讀一遍博士研究生,我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