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理科博士生應具備的科研能力

不同的學科、專業的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有所不同。我們認為理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淺談理科博士生應具備的科研能力

一、堅實的基礎,寬廣的知識面。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學科之間的交叉日益增多,出現了許多新興的交叉學科。以納米科技的研究為例,該研究領域既屬於化學學科又屬於物理學科,因此,需要物理和化學學科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合作攜手從事這一領域的前沿研究。

二、掌握學科前沿的最新動態。當需要從事某一領域的研究的時候,就必須瞭解國際國內的同行研究者們在這一學科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該領域的前沿研究內容和成果,以判定自己即將從事的研究內在的學術地位和價值。一般可以從網上,期刊(尤其是最新的外文期刊),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中獲取這方面的信息。

三、科研創新性。搞科研不能總是重複別人的實驗,如果這樣做,就只能一直跟在別人的後面,永遠做不出有創新性的工作。任何一項新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疊加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的。但重複不是目的,重複只是一種手段,通過重複,應當要提出自己的觀點,設計出自己的實驗方案。

四、與導師的合作和溝通。一方面,導師能洞察你從事研究領域的最前沿研究課題,把握住你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經常與導師溝通,將你的想法告訴導師,只要在導師研究方向的大範圍內,讓導師給你一個寬鬆的學習和科研環境,不要讓導師把你的研究課題限制得太死,這樣你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潛力,有利於你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法,做出創新性的工作。

五、團結合作的精神。在科研工作中,應與他人進行團結合作,創造一個積極活躍的科研氛圍。科學上許多重 大的發現往往都出自於一個團結合作,積極活躍的科研群體。在一個科研氛圍十分活要,科研成果不斷湧現的科研群體中,你將會發現每個人的思想都變得十分活躍,新的觀點,新的想法不斷出現,在這樣的氛圍中,原創性的工作可能就會產生。

六、科技論文(包括SCI論文)撰寫能力。SCI所收刊物是全球自然科學方面較為重要的學術刊物,在這些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稱為SCI論文)讀者較多,是國際學術界用來交流的主要媒介。雖然,SCI論文並非每篇都是高質量的,但總的說來其讀者較多,可以認為,只有在SCI所列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才能被國際同行所知曉。因此,理科研究生應較好的SCI論文撰寫能力和熟練掌握SCI論文的寫作方法。根據作者自己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體會,我們認為能否發表SCI論文的關鍵在於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寫作方法。如果在寫作時能做到以事實為根據,讓數據說話,分清事實和觀點,分清別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發表SCI論文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淺談理科博士生應具備的科研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