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 誓讓荒山披“綠裝”

庄浪: 誓让荒山披“绿装”

庄浪: 誓让荒山披“绿装”

莊浪,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是國家級貧困縣。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莊浪縣幹部群眾因地制宜、合力攻堅,在梁峁溝壑間修築梯田,在梯田上栽植蘋果樹,把綠色的種子種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打造出了“中國梯田化模範縣”。而今,莊浪縣幹部群眾以“莊浪精神”為動力,接過前輩手中的“綠色接力棒”,又在荒山禿嶺上開展新一輪生態經濟林建設,關山處處播新綠,一幅青山綠水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今春植樹造林建設中,莊浪縣實施一年工程兩年乾的計劃,採取整合項目推進、群眾義務投勞等方式,積極發揮黨建帶動作用,按照針葉闊葉混交、喬灌草合理搭配、高中低立體栽植、經濟林與生態林相結合的栽植模式,打響了“大而細、細而精”的大規模、大範圍、大力度的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掀起了綠化荒山的大熱潮。

庄浪: 誓让荒山披“绿装”

近日,記者在走訪莊浪縣南湖、水洛、朱店、臥龍、柳梁等鄉鎮時,被眼前大而精細的造林工程所震撼,昔日的荒山陡嶺,如今在全縣幹部群眾的奮力作為下變成了一片片滿載希望的綠色。記者看到,多個鄉鎮的今春造林工作已經大部分完成,山樑之上,仍有群眾肩扛樹苗,揮鍁培土,認真種好每一棵樹苗。

莊浪縣南湖鎮鎮長孫煥告訴記者:“咱們這麼大的區域為什麼能夠一次性完成,並且老百姓們能夠義務投工投勞,熱情還非常高,我想主要基於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老百姓已經認識到造林綠化能夠改善咱們的人居環境,二是他們已經將春秋兩季的義務植樹作為自己的一種任務和責任,三就是咱們莊浪精神的傳承和再現。”

庄浪: 誓让荒山披“绿装”

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成為傳承至今的“莊浪精神”。在每一個莊浪人心裡,為荒山披上綠裝,為家鄉多播撒一片綠色,就是莊浪精神的傳承與發揚。

“我小的時候看著父母修建梯田,現在我也參加到義務植樹造林的隊伍裡,希望把莊浪這個不怕吃苦的精神傳承到下一代,給我的兒女也傳揚下去,讓他們也有這個精神。”莊浪縣朱店鎮西街村村民柳引紅說。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莊浪縣以每年10萬畝左右的速度推進,四年來植綠近40萬畝。如今,經過一代又一代莊浪人的努力,說起莊浪,人們不僅能想到美麗壯觀的梯田美景,也會對無處不在的大面積造林工程印象深刻。

庄浪: 誓让荒山披“绿装”

“今年全縣完成林果業建設任務是8.75萬畝,其中生態林是6.45萬畝,果樹經濟林是2.3萬畝,這裡面萬畝以上的工程有4處,完成道路綠化479.2公里,種植花卉556公里,目前已完成90%的栽植任務。”莊浪縣自然資源局林業高級工程師周維祿告訴記者。

往期精彩回顧

快看!平涼的事兒上《人民日報》啦!

平涼物業管理現狀調查

去敦煌看《絲路花雨》,去西安看《長恨歌》,來平涼看什麼?

平涼娃娃為啥懶?原因竟是……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

庄浪: 誓让荒山披“绿装”

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快把快樂分享給您的夥伴們吧!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朋友圈”。

微博號:plrbtxwb123

出品:平涼日報社融媒體工作室

技術:崔烘獎

監製:李玉成

法律顧問:張忠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