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銀行還能停止輸血樓市嗎?中小企業才應該是主力

高房價確實是如今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高房價的產生原因在之前我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那麼怎麼看待高房價?高房價會帶來哪些影響?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樓市問題應該說到底還是金融問題

如今的銀行還能停止輸血樓市嗎?中小企業才應該是主力

城市即樓市

第一、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與銀行之間是分不開的。對於我國大多數開發商來說的第一批項目資金都是來自於銀行,也就是說通過銀行的貸款拿地,然後賣房,再抵押,再拿地.....這一個個循環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銀行貸款,如果說銀行貸款卡緊那麼基本上開發商就玩完了。所以,銀行對於開發商的態度直接決定了開發商能不能活的好。

第二、可怕的是隨著房地產行業這麼多年的發展,銀行對於房地產的依賴度也越來越大。以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國6大行新增貸款中住房貸款就佔據了50%的份額(2.5萬億)!!意思就是說房地產行業相關貸款基本已經佔據了銀行貸款的50%以上,個人覺得甚至達到80%都是有可能的。因為畢竟如今開發商的負債率都在80%左右,也就是說銀行的大部分貸款都是流向了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如果是你的話,你敢讓房地產行業倒閉嗎?或者說讓房地產行業不掙錢嗎?

如今的銀行還能停止輸血樓市嗎?中小企業才應該是主力

銀行經常被說輸血樓市

第三、銀行說到底還是盈利單位,房地產行業的錢還是最好掙。起碼目前來說房地產行業貸款違約率要遠遠低於其他行業(比如製造業等),而且利潤率還不低。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銀行願意放貸給房地產行業的主要原因,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實際生活中放貸給中小微企業的銀行,沒有一個活的好的。

銀行從開始的主動輸血給樓市到如今的不得不輸血已經是事實

第一、從上世紀80/90年代因為我國商品房缺乏的原因,銀行主動輸血房地產的目的是為了真正解決住房問題。記得之前查過一個數據,在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只有5.5平方米,可以說住房是十分緊缺的。不可否認商品房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城鎮居民住房問題,但是後來情況就變了。

如今的銀行還能停止輸血樓市嗎?中小企業才應該是主力

房地產貸款已經是銀行貸款的主流業務

第二、隨著住房成為投資品迎來了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期,銀行不得不輸血了。因為這個時候銀行已經發現自己的所有貸款都離不開房地產了,如果不給房地產貸款那麼自己的盈利就無法完成。包括我國上市公司中超過90%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房地產投資,在這場盛宴中誰會選擇掉隊呢?

第三、任何商品都有其合理價值,超過過多自然就無人問津。個人倒是不覺得房價過高會使得人們變得貧困,但是確實會引發社會問題。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或者回到小城鎮居住,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買不起房而無法結婚,子女無法得到好的教育,生育率下降等等。這些問題最終的表現就是房產成為人人唾棄的對象,引發各種社會矛盾,銀行最後只能自食其果。

實體產業(中小企業)註定需要更多銀行貸款

第一、支持小微企業銀行貸款已經是喊了很多年的口號了,但是至今效果甚微。

究其根本原因在於銀行是盈利單位和中小微企業本身的信用度有限,起碼不能像大企業一樣提供抵押和擔保。這個矛盾的根本還是在於本身信用體系建設的不完善,一些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理應得到更多的貸款支持。

如今的銀行還能停止輸血樓市嗎?中小企業才應該是主力

中小微企業才是應該主要貸款對象

第二、新的徵信系統上線後應該發揮實際作用。雖然很多朋友批評說新的徵信系統過於嚴格了,但是個人更加關注的是對於徵信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能夠得到哪些實惠。比如:更加快捷和高效的貸款模式(能否提供上門服務貸款)、相對比較大的信用額度等;如果說新的徵信系統只是針對信用不良者起作用,個人覺得就有點失望了。

最後,銀行作為放貸單位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控制好自身的貸款流向,雖然說近期新的徵信系統上線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但是個人覺得是好事。起碼從需求上進行了管控,只是希望2019年的新增貸款中,住房貸款比例能夠下降些,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能夠增加。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樓市等社會問題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