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子,押大押小?

今天說的這個公司叫比亞迪電子,港股代碼(HK.0285),它可不是造車的那個比亞迪,不過兩者具有緊密的連續,因為它是由比亞迪股份拆分出來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覆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金屬部件、塑膠部件、玻璃機殼、陶瓷等零部件製造及電子產品的軟硬件設計、組裝、測試),近幾年已擴展為手機&筆電+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三大業務板塊。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比亞迪電子3月27號盤後公佈了2018年全年業績,績前股價走勢不甚理想,感覺有什麼地雷似的,但業績發佈後的幾個交易日裡,股價從低點9.9港元持續上升至12港元上方,似乎有觸底回升的跡象。那這份業績到底是好是壞,業績報告中又有哪些亮點,未來是否值得期待?

業績發佈後,各機構及大行的觀點不一,到底聽哪個的?作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多數投資者估計是一頭霧水。其實聽哪個也不靠譜,最主要的還是投資者自己心中一杆秤,自己來做決斷,錢是自己的,聽那些大行被坑的多去了,比如某大型石油公司石油期貨鉅虧的例子哈,所以很有必要認真做些功課。

今天我們就來稱稱比亞迪電子到底成色幾何?值不值得我們期待?正式分析之前,可以先看看下面兩張圖。

圖一:市盈率和市值走勢對比圖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圖二:經營現金流和淨利潤對比圖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不知大家能從這兩張圖裡讀出什麼?先賣個關子吧,不然結論都寫了不看過程輸了可就要賴上我了哈;反正我是覺得這兩張圖表具有不錯的參考意義。

先來看看今年的業績概況。

公司2018年營業額410.4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86%;整體毛利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10.2%,由於毛利率下降疊加研發費用率提升,淨利率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至5.3%,對應淨利潤同比下降15%至21.89億元,每股盈利0.97元,末期股息每股0.195元。(簡單按匯率0.856計算,對應8號收盤價,估值大約是9.34PE,2.2%股息率)。

公司三大業務板塊中,手機、筆電業務總收入355.17億(其中零部件收入約180.12億,組裝收入175.05億元),仍佔據營收的較大部分;而新型智能產品收入43.4億,整體營收佔比提升至10.57%份額;汽車智能系統收入11.9億。

至於財務結構方面,狀況極佳,公司沒有任何銀行有息借貸,負債比率為零;處於淨現金狀態。應收大幅下降,在手現金大幅度增加至47.41億;其中經營現金流入達47.81億元(2017年18.63億),遠高於淨利潤,如下圖所示。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總體而言,2018年比亞迪電子業績表現中規中矩,亮點主要在3D玻璃、陶瓷及智能系統業務等,2019年有望進一步發揚光大。瀏覽過去幾年的財報披露,概括比亞迪電子近年成長態勢,可以簡單總結為:以傳統手機筆電業務為支撐,營收增速長期維持穩健增長態勢(近年玻璃業務在主流品牌客戶供應鏈份額持續提升,塑膠業務持續增長),新型智能產品業務和汽車智能系統業務如期放量。

其實財報只能反應過去的狀態,因為它是過去式了。真正影響股價的是未來,是預期。市場就是這樣,無論你過去多麼優秀,只要未來無法增長,那麼市場就會用腳投票;反之過去無論多爛,只要會講故事,讓大家相信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那一定是趨之若鶩,極力追捧。

那麼,比亞迪電子的未來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展望2019,智能手機市場依然波瀾不驚;IDC預測將繼續下降1%至13.9億部;配件行業的整合趨勢將繼續,具有領先研發實力,創新產品提供及大規模化配套產能的公司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競爭格局將越來越像頭部企業集中。

比亞迪電子是安卓陣營一哥,2018年全球每3部安卓金屬智能機,就有1部來自比亞迪電子,金屬結構件年產能超過2億件。其中,3D玻璃和陶瓷是發展亮點,3D玻璃由於美觀輕薄、質感高雅,其應用越趨普遍,並且由於加工難度高,玻璃機殼也具有更高盈利水平。2018年,比亞迪電子玻璃業務實現了數倍增長。已進入主要客戶的3D玻璃供應鏈,3D玻璃產能大幅提升,預計到2019年底,可達80萬片/天,位列全球3D玻璃第一梯隊。除玻璃機殼外,包括陶瓷及塑膠等不易干擾信號的材質應用也日趨廣泛。5G技術將在2019年及以後加速推動3D玻璃和陶瓷的更廣泛應用。

其它兩塊業務,新型智能產品和汽車智能系統雖然目前佔比不高,但複合增長率高且成長空間巨大。備受期待的5G技術將成為未來電子行業發展的焦點,推動人們駛向“物聯網時代”。

展望未來,比亞迪電子三大業務板塊,手機及筆電大概率將表現出平穩增長 --- 在具備戰略合作意義的組裝業務的支持下,零部件業務會保持持續增長,尤其是3D玻璃,陶瓷及塑膠結構件等業務具備喜人的增長態勢。除此之外,汽車電子及新型智能產品繼續快速成長有望驅動公司業績恢復雙位數增長。

另外,我們再來對標下市場可比公司的一些估值情況。由於比亞迪電子的主要業務構成,市場上沒有相似可以直接對標的公司。因此將比亞迪電子相關主營業務拆分成“研發+組裝”、“金屬”、“玻璃”、“塑膠”等板塊+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分別進行對標。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當然這個估值是一種非常理想狀態下的假設,因為通常業務加總的估值要小於分拆單獨上市的各部分估值。這也容易理解,控股型公司往往有折價就是這個道理(例如復星國際、北京控股等);但儘管如此,也側面說明了公司整體處於低估這個事實。再說,萬一公司哪天真的將相關業務板塊分拆獨立上市呢?(這個我自己瞎逼逼哈)

最後我們回過頭來看下本文開頭提到的兩張估值及現金流與利潤對比的歷史走勢圖。從圖中其實是可以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斷。

1)公司總體屬於比較明顯的週期型,具有較大的股價波動。

2)目前處於一輪週期的底部,PE不高、PB的指標更是處於歷史低位附近(如下圖)。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1)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多數時間高於淨利潤,說明賺取的並非紙上富貴,而是真金白銀的資金流入。

2)公司市值與市盈率有較大偏差,估值下滑幅度遠大於市盈率下降;

所以說,目前比亞迪電子的這個估值,差不多隻是反應比亞迪電子作為代工廠(純組裝工廠)的一個估值水平而已,合理嗎?我個人覺得當然不合理。我們來看看比亞迪電子這幾年的研發投入情況。

比亚迪电子,押大押小?

研發投入逐年上升,2018全年共投入15.89億元用於研發,同比增長32.32%;大幅高於藍思和可成科技等可比公司。另外公司擁有超過12,000人的工程師團隊,其中研發人員超過5,000人,研發人員佔比約7.2%。從研發費用與專利申請情況來看,比亞迪電子顯然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代工廠那麼簡單了。顯然市場先生這個時候並沒有改變原有的認知,是有偏見了。投資裡,偏見不是壞事,有偏見才有更好的機會!

所以總體而言,可以大概下個結論,目前的比亞迪電子屬於哪種下行空間有限,但上升則具有短期不確定性的類型,因為手機與筆電市場的環境較為嚴峻,而新興業務板塊佔比仍然較小。決策的最大難度在於投資者是否能夠公司幾大業務板塊的發展情況,尤其是新型智能產品與汽車智能系統這兩塊業務的增長前景。如果公司未來幾年迎來新一輪的增長,那處於估值底部的比亞迪電子極有可能迎來業績與估值提升的雙擊。

當然,風險並不是沒有,例如手機與筆電市場是否會停滯不前,從而引起行業競爭加劇;而其它板塊業務進展不及預期等;另外,公司的派息比例還不夠理想,股息方面的吸引力還不夠大。

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決策的最大難度在於雖然大概率知道公司被低估了,且下行空間有限,但在目前這個階段,下注小了可能錯失未來股價的大幅反彈空間,下大注萬一業績的增長並沒有如設想般順利從而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

聰明的投資者,你們會如何做決策呢?

利益申明:楊飯暫時不持有比亞迪電子,但不排除未來72小時會少量買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