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黨小組專啃“硬骨頭” 貼心360更貼百姓心

行动党小组专啃“硬骨头” 贴心360更贴百姓心

海灣社區服務中心,黨員社工為居民服務。記者 崔引 攝

眼下,北侖大榭海灣社區打算對社區的綠化進行提升改造,過程中,有一批公共健身器材需要提前“搬家”。“搬”到哪裡去?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有人覺得搬得太遠,每天鍛鍊不方便;也有人覺得搬得太近,人來人往太嘈雜……

海灣社區黨委書記李祖紅倒是顯得很篤定。“我們的‘有事來商量’行動黨小組已經開始行動,這個問題目前已經進入‘議事’階段。”

黨建引領、黨員帶頭,通過行動黨小組“啃硬骨頭”,是海灣社區不斷深入推進基層治理的特點和亮點。特別是在大榭開發區黨工委組織部和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社區經過多年努力,打造出“貼心360”這樣一塊“含金量”很高的黨建品牌,曾榮獲寧波市百佳社區文明創建工作品牌稱號。

如今,利用全科網格、培養全能社工、推進全民自治,從而實現知民情、議民事、惠民生、安民居、譜民風、聚民心的目標,“三全六民”工作法使得“貼心360”的服務內涵進一步細化和提升。

案例

黨員“挑大樑”

社區危房變成老年門球場

李祖紅篤定的底氣來自“有事來商量”行動黨小組過往的“輝煌戰績”。

海灣社區下轄海濱花園二號樓自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以來,由於本身設計問題,再加上年久失修,出現房屋滲水、地基下沉、牆面開裂等問題,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海濱花園是老小區,老年人多,安土重遷的觀念重,想要他們搬遷,單靠一句‘安全’是遠遠不夠的。”李祖紅說。

為此,社區從177名黨員中抽調精幹力量,組建了一支“有事來商量”行動黨小組,和社工一起,走進居民家中,開起了“入戶小會”,聆聽他們的想法和意願,解開他們的心結。

開完“小會”開大會。社區還邀請街道幹部、房管部門領導等,參加了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進行集體協商,聽民聲、知民意。

一點一點地勸說,一點一點地變通。2017年7月,解危、安置方案終於順利通過。

不等社工、黨員們喘口氣,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在拆遷協商過程中,由於缺乏監管,部分空置的房屋遭遇外來人員的“強佔”,環境衛生、治安問題隨之而來,引起周圍居民不滿。

“衝在最前面的還是我們的黨員骨幹。”李祖紅說。尤其是和這些“強佔”戶有親戚關係、熟人關係的黨員骨幹,積極主動登門,做好調解勸退工作。

二號樓拆遷地塊如何利用,是街道和社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充分確保場地利用實現“惠民”“利民”的目標,社區通過社區公告欄、居民代表會議等多種途徑,向全社區居民徵集改造意見、建議。

最終,該場地確定用於建老年門球場,受到社區老年居民的熱烈歡迎。

“這一案例還榮獲了寧波市民政局2017年度全市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優秀案例評選的優勝獎。”李祖紅說。

經驗

組建了14支專啃“硬骨頭”的行動黨小組

社區危房變成老年門球場,只是海灣社區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頭,行動黨小組專啃‘硬骨頭’”來推進社區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年初,海灣社區又新發展12名黨員加入到“有事來商量”行動黨小組中。該行動黨小組在“啃硬骨頭”時,有一個訣竅:堅持“民事民議民決”的原則。

“遇事找居民商量,議一件事,辦一件事,成一件事,件件有落實,這樣一來,老百姓就願意來商量,主動來商量,問題也就更容易解決。”李祖紅說。

據統計,今年以來,“有事來商量”行動黨小組已先後反映並解決安全衛生、綠化亮化、環境保護、硬件建設等居民關注的難點問題6件(次)。

在海灣社區,像“有事來商量”行動黨小組這樣,為解決難題而組建的行動黨小組還有很多,幾乎覆蓋社區基層治理、服務的方方面面:

“愛在海灣”幫困行動黨小組幫助患癌困難戶申請到疾病救助和寧波市婦聯康乃馨救助金救助;

“和事佬”行動黨小組參與房屋漏水、狗擾民、鄰里矛盾等調解事件,2017年共調解矛盾糾紛37起;

“平安燈”巡邏行動黨小組在2018年全年巡邏84次,共計375人次,換來的是當年全社區僅發生5起治安案件,發生率同比下降66.7%;

……

李祖紅說,2018年6月,社區成立黨委,下設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77名,由黨員牽頭先後組建了14支“專啃硬骨頭”的行動黨小組。

一支支行動黨小組,就像是散落在社區角角落落的“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來自基層行動黨小組和黨員的努力,海灣社區耗費心血打造的“貼心360”黨建品牌越來越貼近老百姓的心。

經驗

177名黨員帶頭,吸引300多名志願者參與

有句話叫“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但是社區建設千頭萬緒,光靠177名黨員,是遠遠不夠的。

讓黨員們感到欣喜和備受鼓舞的是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居民們都看在眼裡。

為緩解小區“停車難”,前段時間,海灣社區下轄海景花園的10名黨員組建了一支“文明停車”行動黨小組。他們每天在小區裡巡邏、處理一些不文明停車行為,兩三人一班,每天輪流上崗。

為了方便管理,“文明停車”行動黨小組還推出了根據成員所住樓道實行“段長制”,按路段分責任區進行監督。

黨小組成員王佩琴居住在海景花園11幢,11幢前的路段就成了她的包片區。

“每天飯後是停車高峰,我都會下樓來回走幾圈,發現有車輛停放堵住通道都會打電話給車主,引導他們另外找車位或者停到小區附近的停放點。”

“誰都希望自己住的小區文明、和諧,但文明應該從我做起,我們作為普通居民也應該為社區建設做一點貢獻。”家住海景花園14幢的李先生主動加入“文明停車”行動黨小組,成為一名志願者。

黨員帶頭,居民參與。目前已經有30名熱心居民主動報名成為“文明停車”行動黨小組的志願者,而這支志願者隊伍仍在不斷擴大中。

去年11月,海灣社區公開招募垃圾分類督導員,“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沒有志願者報名,沒想到一下子就有19名熱心居民應聘。”社區工作人員說。

垃圾分類試點的時間正值寒冬,但刺骨的寒風絲毫沒有影響督導員們的工作熱情。

“平時家裡5點多吃晚飯,自從媽媽做了督導員,都是提早幫我們做好飯,5點到7點去督導居民扔垃圾,7點多才回家吃晚飯。很多時候,媽媽回來時,身上都帶有垃圾桶的臭味。”督導員李秀娟的孩子說。

督導員們的付出感染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垃圾分類督導員的隊伍中來:

吳昌穆是海灣社區老年協會會長,現在有了一個新外號“總管”,他每天早晚都進行垃圾分類監督檢查,還跑到老年協會活動室做宣傳,走到哪兒宣傳到哪兒;

60歲的陳錫珍是海灣社區居民,自從她學會了用微信發消息,每天第一時間在居民群發佈垃圾分類情況,成了居民群的“網紅”……

在177名黨員的帶動下,如今社區有300多名熱心居民成了志願者。

在李祖紅看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標誌著對社區的認同和關愛,既能分享利益,又能共擔責任,並朝著基層社會治理“多元共治”的方向努力。

記者 石承承 通訊員 陳婷 徐桂鳳 吳若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