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顏科技黃向前出席第三屆金融科技風控大會 解讀風控“命門”

4月13日,由一本財經主辦的“風控·命門”第三屆金融科技風控大會於北京成功舉辦。本次大會作為一本財經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同時也是中國風控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集聚一百多位業內大咖,以及近千位金融風控精英,圍繞合規運用大數據、反欺詐、出海東南亞、小微企業貸、合規催收等議題,深入探討行業的現狀與未來。新顏科技CEO黃向前受邀出席並發表“智能風控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主題演講。


新顏科技黃向前出席第三屆金融科技風控大會 解讀風控“命門”


會上,多位行業專家針對金融監管、普惠金融等行業痛點及最新趨勢發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鬍濱表示,可將“監管沙盒”作為平衡創新與監管的新機制。前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林晴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都還有巨大的機會和空間。

新顏科技CEO黃向前指出,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是相互促進的關係,普惠金融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科技的支撐,而金融科技的發展也會加快普惠金融的興盛。互聯網金融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環,同時又是被金融科技大量賦能的場景之一,其規模的大小可以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普惠金融的發展情況。談到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現狀,黃向前表示,在經歷2017年底的強監管後,不少行業機構將重心從原來風險較高的中長期網貸轉移到風險較低、潛力更大的場景分期上。與此同時,大中平臺的優勢正在持續擴大。另一方面,隨著整個行業的獲客難度增加,存量市場博弈加劇。


新顏科技黃向前出席第三屆金融科技風控大會 解讀風控“命門”


另外,在消費信貸需求中,黃向前提到廣闊“藍海”領域——傳統徵信覆蓋不到、較少信用記錄的薄信用人群。這部分人群的消費信貸需求還是主要以互聯網小貸和小額現金分期為主。因此,小額網貸還是有很多機會。談到這類人群的風險控制問題,黃向前指出首先要深耕場景,精選賽道,關注用戶共債風險、生命週期以及短債換長債風險等,此外,關注新的數據孤島,避免大數據風控失靈也是重中之重。

新顏科技基於機器學習打造了業內首創的毫秒級欺詐告警產品,能夠通過對用戶的風險評估,綜合識別並預警跨平臺申請、多頭借貸、借新還舊、異常借款、信用惡化等風險行為,打破傳統徵信高成本、低時效的侷限。去年新顏科技又開始對各種場景做出進一步細分,以有效幫助客戶嚴防嚴控潛在風險。在此過程中,新顏科技還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將人工智能技術積極向外延伸,在生物識別等領域不斷髮力。通過基礎理論探索和技術賦能,力求打破單一產品的邊界,輸出更高效的智能風控成果。

新顏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合規經營穩健發展的路線,服務了大量持牌消金、銀行以及頭部互聯網金融機構,目前服務機構數量已超2500家。未來,新顏也將不忘初心,致力於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驅動產品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智能風控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