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中國最大縣衙:公堂上“錯別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後人稱讚


作為我國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遙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漫步於古城內,明清時期保留下來的古建築隨處可見,彷彿穿越到了古代。其中,位於古城中心的平遙縣衙最為出名,建築結構合理,錯落有致,佔地26000多平,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縣衙,也是眾多國內外遊客“必來”的景點之一。然而,600多年來,縣衙公堂之上的牌匾上卻一直存在著一個“錯別字”,背後的原因竟令後人們拍手稱讚。

據歷史記載,平遙縣衙始建於北魏時期,定型於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在元至正六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佈局,遵循封建禮制,左文右武,前朝後寢。

從縣衙內陳列的模型上看到,整座建築中軸線上有六進院落,由外至內依次為大門、大堂、宅門、二堂、內宅和大仙樓。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論從建築佈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皇宮縮影。

在眾多景點中,平遙縣衙是遊客們“必來”的景點之一,日最大承載量達104000人次。在每天的特定時刻,縣衙內還會上演“升堂”的表演,讓遊客們體驗到古代“青天大老爺”的斷案情形。“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衙門一側的一幅對聯告知人們,謹慎到此,理解為官的不易。

走進平遙縣衙大門,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第一個院落,東西兩側各建有六間窯洞,為賦役房,是收取賦稅錢糧的場所。


穿過“儀門”,就來到了縣衙的第二個院落,面積約為第一院落的兩倍多。院落兩側同樣各有六間房,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六檁硬山前廊式,掛有大紅燈籠。

在院落的正前方為縣衙的主體建築——公堂。在古代,這裡是縣官審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級官員的廳堂。

走進公堂,腦海裡不禁聯想到升堂時刻,左右衙役用廷杖擊地,並高喊“威武”的畫面,身臨其境,彷彿走入了電影和電視機中。平遙縣衙公堂又稱“親民堂”,而牌匾上卻有一個“錯別字”——“民”字上多了一點。可能不少人也為認為是寫錯了,其實這並非錯別字,而是為了表達官員“親民更多一點”之意。聽到這一解釋,相信600多年後的我們,是不是要為當時的官員拍手稱讚呢!大堂內東西兩側分別是錢糧庫和武備庫。


穿過公堂後,就是“宅門”,意為通往內宅的院門,看門人被稱為“門子”。來縣衙找知縣辦事者由門子通稟,有時還要向門子賄賂,以求方便。而“走門子”一說就是由此而來的。

穿過宅門,便來到了“二堂”。建造於明朝萬曆十九年,是知縣日常辦公、小範圍研究工作審理民事案件的場所,相比森嚴的大堂,這裡略顯一絲平靜。二堂正中屏風上繪有“松鶴延年圖”,相比大堂的“山水朝陽圖”,多了幾分生活氣息,公案上的令籤也只有黑色令籤,沒有紅色令籤,說明在這兒是不能判死刑的。捱了板子,也是一種恩賜,因而,堂上高懸“恩補堂”匾。

走過二堂,就來到了知縣的內宅——“勤慎堂”,是知縣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勤慎堂”意為告誡知縣在此為官要做到勤快、謹慎。


“勤慎堂”正房內保留著當年的陳列布置。而東西廂房為客房,是招待上級或同窗好友住宿的地方。

在位於縣衙中軸線上最後一個院落的就是“大仙樓”。大仙樓院同縣衙儀門院、大堂院、二堂院、內宅院一樣,均為“四合院”結構,體現封建時代皇權大統一、四方合一的思想。是一座兩層結構的元代建築。

樓上供奉著保護官印的狐仙,為平遙縣獨有。我國古代民間世代相傳,狐狸能修煉成精,化為人形,神通廣大。如果觸犯,必受其害。若心誠敬奉,則蒙其護佑,因此民間尊為大仙。在清代各官署多供奉守印大仙之位,同時護佑自己的前程。

樓下則為知縣的餐廳,院落東西兩側分別為廚房和炊管人員的住所。知縣用膳,一日三餐不像當地富商那樣非常講究,但在素有“小北京”之稱的平遙為官,一年四季的膳食絕非民間百姓可比的,廚師、夥友的技術超群。廚師、夥友每年俸銀僅為6兩,相比知縣的年俸45兩、養廉銀近千兩,差距甚大。

從大仙樓的東廂房穿過,便來到了知縣的“後花園”,垂柳、亭臺、魚鳥花香,優美的景色為知縣提供了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在縣衙“儀門”西側還建有牢獄。

從縣衙內登上觀風樓可以俯瞰縣衙大門和衙門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