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2月14日,著名的黑石集團收購塔博曼旗下三個購物中心項目的50%股權,其中兩個為中國鄭州、西安熙地港購物中心,交易金額4.8億美元。這一舉動大改其此前收購一線地產項目的傳統,將視線瞄準中西部二線城市,而且是首次進入西安,這一點耐人尋味,也是黑石進入棒棒糖視野的原因。

神秘黑石的“地產生意經”

聽聞“黑石”,會給人一股無法言說的神秘感,或許有人比較陌生,但提及希爾頓,人盡皆知,兩者之間的聯繫在於,去年5月,黑石清倉希爾頓完成號稱“最賺錢的私募投資”,長達11年的持有讓黑石淨賺140億美元,期間曾挺過金融海嘯的衝擊,成為投資界盛傳不衰的經典。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黑石集團

11年間140億美元,造就此番顯赫戰績,足以令人遐想,我們先來熟悉這家被譽為華爾街“無冕之王”的私募公司。

據資料顯示,黑石集團由彼得·彼得森和斯蒂芬·施瓦茨曼於1985年共同創建於美國,總部位於紐約,是全球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2007年6月22日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當年IPO募集資金76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上市的私募股權公司。過去30餘年,黑石平均投資回報率高達33%,截止2018年黑石所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4500億美元。

目前,黑石集團重點業務包括四類:PE基金、房地產基金、信貸以及對沖基金,這其中,房地產投資已成為黑石最賺錢的業務。2017年房地產業務為其帶來31.5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5%。同時,其PE基金、信貸基金和對沖基金帶來的收入分別為20億美元、9億美元和7.3億美元。

年報披露近3年的信息如下,可以看到,房地產的投資和收益比重逐年上升。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淺綠色為房地產

在佔比增長背後,是黑石集團獨具智慧的“不動產生意經”,其中奧秘是運用“買入—提升/修復—賣出”模式,簡單地說,就是長期關注低估值 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公司,搶準最好的時間趁機買入,之後通過更換管理團隊,改善運營和管理能力,修復物業價值,之後再加以出售,前文提到的“希爾頓案例”即為如此。

據報道,黑石集團於2007年第三季度斥資260億美元通過槓桿交易收購了希爾頓,之後不久便遭遇金融危機,黑石隨即大力整頓希爾頓管理團隊,力邀克里斯•納塞塔擔任希爾頓酒店集團的CEO,大刀闊斧地開始實施一系列革新計劃,更換高層管理人員,大幅削減運營成本,推動希爾頓的特許經營策略。一番努力過後,希爾頓的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改善,不僅熬過了金融危機,還邁向了IPO。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希爾頓

“買入—提升/修復—賣出”模式在中國的應用之一表現在2016年底收購淮海中路核心老舊商業區的提升中,黑石在修復時融合新零售概念,確定“聯合辦公+潮流商業”的定位,歷經8個月的徹底翻新,將老舊商業區打造成了科技、時尚、設計創客們的互動空間,使其自然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的生態圈,最終帶來非同一般的反響和效益。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淮海中路核心老舊商業區規劃圖及修復前後對比

“希爾頓”和“淮海中路”項目僅是黑石集團“買入-提升/修復-賣出”模式下的兩個案例,但從中可以看出,該模式是黑石集團不動產投資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為什麼是熙地港?

首先,糖豆們要清楚,2月14日的收購動作是一個整體行為,並非僅針對西安熙地港,同時還包括了位於韓國的Starfield Hanam購物中心和鄭州的熙地港(三家同屬塔博曼亞洲分公司Taubman Asia)。

我們對這三個項目作以簡單瞭解:

1:韓國Starfield Hanam:2016年9月份正式開業,總面積為46萬平方米,相當於70個足球場,是韓國最大的單體建築購物中心;入駐商家達750家,集娛樂空間、飲食服務空間、購物空間於一體的新概念購物主題公園。

2:鄭州熙地港:2017年3月正式開業,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核心地段,總出租面積9.4萬平方米,以王府井百貨作為百貨主力店,超200家國際、國內時尚品牌集中進駐。

3:西安熙地港:2016年4月份正式開業,位於西安市未央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核心地段,總出租面積9.75萬平方米,超過280家國內、國際時尚品牌集中入駐。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從左至右:韓國Starfield Hanam、鄭州和西安熙地港

上述三個項目開業至今,最長運營時間3年,最短2年,從地段、面積、定位各方面分析,無論如何都不能算作老舊商業,更談不上提升修復,這與黑石此前“買入-提升/修復-賣出”的收購邏輯稍有區別。

因此,在棒棒糖看來,這次動作除符合進軍亞洲市場戰略外,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黑石看好鄭州、西安兩座城市的商業投資潛力,對熙地港營收能力充滿信心。

從宏觀角度講,西安市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8349.86億元,同比增長8.2%,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人口增長方面,隨著西安市2017年落戶政策得不斷放寬至今,約有近百萬新市民落戶,人口出現爆發式增長;營商環境方面,西安正打造“三化五最”最佳營商環境,持續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吸引力、競爭力、發展潛力不斷攀升。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2012-2018年西安常住人口數量/增長量

再者,從居民消費和消費品市場角度講,根據戴德梁行發佈的《2018西安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5-2018年3年以來,西安市物價整體漲幅在2%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相對平穩,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此外,西安市去年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消費結構繼續優化,網上零售快速增長,旅遊市場空前火爆,全市消費市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繼續增強。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2018-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速分析

最後,從熙地港自身角度講,有句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2018年西安商場營業額名單中,熙地港以15億元和20%的同比增長位列榜單第2,僅次於排名第1、全國第9名的賽格國際,是一名優秀的“種子選手”,後期升值空間潛力十足。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2018西安主要商場營業額 來源:蝦侃商業

為什麼是西安熙地港,答案一目瞭然。

地產金融化

棒棒糖上月曾發文:《40億搶籌高新寫字樓 險資持續下注“金融中心”》,糖豆們清楚地知曉去年險資在西安買樓的瘋狂,文中寫到:在資金體量大且期限長的特點下,能夠在未來獲得穩定“租金收益+物業升值”的資產,都會成為他們“直投部門”的首選。

同理,作為全球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黑石擁有超乎想象的募資能力,坐擁龐大的資金量,具備高額投資回報的豐富經驗,棒棒糖猜測:這次收購絕不僅看中熙地港營業額這樣簡單,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後真正的用意或許是房地產金融化。

據悉,黑石所在的美國市場高度金融化,REITs(房地產信託基金)非常成熟,資產證券化程度很高,黑石投資房地產業務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基於此完成的。最經典的案例則是 2007 年黑石收購 EOP(美國最大的公開上市的寫字樓/辦公物業持有公司),在一個季度內快速轉手一半面積的物業,最後獲得超過一倍利潤。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REITs

目前,中國房地產“黃金時代”已進入尾聲,眾所周知,房產商依靠“拿地—蓋房—賣房”的傳統產銷模式已漸行漸遠,近幾年西安房地產價格雖經歷過一波漲幅,但後期也難逃這個“圈套”,不久的將來,房地產與金融深度融合註定是大勢所趨。

去年4月1日,證監會聯合住建部曾發佈《關於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的意義在於:有助於盤活住房租賃存量資產、加快資金回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引導社會資金參與住房租賃市場建設;有利於降低住房租賃企業的槓桿率,服務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形成金融和房地產的良性循環;可豐富資本市場產品供給,提供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投資品種,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

時間再倒退70天,在萬科舉行的新總裁任命媒體見面會上,亮相於眾的是畢業於著名的財經學府中南財經大學(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出身於銀行業的祝九勝,身上的“金融”標籤顯而易見;同時間,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稱:“如今地產行業如果不和資金安排結合在一起是很難做的,雖然金融屬性越來越強,但不能說萬科要金融化,‘只是藉助金融手段而已’”。

神秘黑石:買下“西安熙地港”?

▲鬱亮和祝九勝

據《時代週報》報道:隨著拿地成本、資金成本越來越高,恆大等地產巨頭越來越熱衷收購金融牌照,甚至出現了地產金融集團,參股控股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成立產業基金、併購基金,實現負債多元化;與此同時,地產的證券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藉助ABS、MBS、CMBS、REITs、類REITs、私募基金等金融平臺,實現輕資產、高週轉,提高資產流動性。

綜上,糖豆們會發現,無論從政策導向、房地產商動作,還是未來的方向,都在昭示著地產金融化的臨近,雖然目前國內房產大環境並不成熟,金融化的比率也不高,但其前進的腳步已勢不可擋。

畢竟,歸根結底,土地因其不可移動性和排他性的特點,具備著天然的金融屬性,而房地產是最接近金融的行業,這一刻的到來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