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的悲苦人生:你是否認真的聽過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11年前的春天,第一次到無錫的時候已經是深夜,獨自一人在依舊燈火明亮的舊城遊蕩,還在崇安寺的門口吃了一碗並不太好吃的面。那次,尚不知道瞎子阿炳的故居就在近前。今日刷頭條的時候,聽到了那曲哀傷到極致卻又平靜到毫無波瀾的《二泉映月》,搜索到一些關於瞎子阿炳的資料,才知道,原來我曾經離他那麼近。

瞎子阿炳的故居就在無錫老城區的中心位置,距離崇安寺非常近。作為一個音樂上有著極高天賦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一生可以說是極具傳奇和戲劇的色彩。悲苦的身世以及後來生活的磨難,在動盪且滿是戰火和硝煙的年代,阿炳用他的音樂,表達著他給予這個世界的期望。

在某百科上,我們可以看到關於瞎子阿炳的簡介:阿炳,原名華彥鈞,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這些簡單到蒼白的介紹,實在難以窮盡阿炳並不很長但卻令人仰視的人生歷程。


清光緒十九年8月,也就是1893年的八月,阿炳在無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出生。有相關資料曾記載說,阿炳是私生子,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在阿炳4歲那年,母親去世,同族嬸母將其撫養。直到8歲的時候,阿炳隨父在雷尊殿當上了道士。從此開始,阿炳接觸到了私塾、樂器,並且很早就展露出了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和才華。

據說,在阿炳12歲的時候,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這對於一個青年來說,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事情。1918年,也就是阿炳25歲的時候,父親華清和去世。華彥鈞,也就是阿炳,繼承當上了雷尊殿的當家道士。仿若一眼就能望儘儘頭的人生,還是出現了巨大的波瀾。

由於交友不慎,華彥鈞開始精通音律之外的吃喝嫖賭抽,因為吸食鴉片且染上梅毒,導致雙目失明。此後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參加道觀的法事被逐出,於是,阿炳便開始了他街頭賣藝的生涯。我們後來所說的“瞎子阿炳”正是從此時,開始啟了他音樂上的傳奇之路。


或許是痛苦和絕望,帶給了阿炳無盡的創作靈感。在阿炳賣藝為生的時期,他創作出了足以百世流芳的二胡名曲,後來名為《二泉映月》。關於這首曲子,也流傳著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但不管故事怎樣,都無法改變《二泉映月》帶給世人的心靈震撼。這首曲子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據說跟當時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瀏教授有著極大的關係。1950年的9月,楊教授帶著國外進口的錄音機,鄭重的錄下了阿炳久違的《二泉映月》。

1950年9月25日,阿炳最後一次登臺演出,在家鄉父老面前,他最終演奏了這曲令人肝腸寸斷、淒涼悲苦卻又內心安寧的《二泉映月》。同年的12月4日,阿炳去世。一個民間音樂家就此隕落,逐漸消逝在時間的塵埃當中。但他的作品,卻會一直存在下去。

我不知道你聽到《二泉映月》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但此刻北方春天的下午,我聽著這曲《二泉映月》,二胡婉轉悠揚的聲音響起,便讓人忍不住紅了眼睛。關於這首曲子,還應該說一說這些事兒: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1950年的那次錄音,為現代人保留下來了6首阿炳創作的樂曲: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無一不是經典之作。飽嘗人間心酸,歷經人生苦難的阿炳,儘管年輕時浪蕩,但這些悠揚的樂曲,讓他得以永遠的昇華。注:本文全部圖片均為阿炳故居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