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消費,才是幸福的開始【深度好文】

猝不及防!

突然一聲警報傳來,撕裂了寧靜的夜空!

剛剛,匯豐銀行發佈了一個數據: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他們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平均12萬元人民幣)。

人均負債12萬元!這一定程度上說明:舉債度日,幾乎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有人也許會說:僅僅一個數據,能夠說明什麼?那好吧,就請再再看看以下數據吧:

1、央行數據顯示,到2018年第三季度,我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881億元,環比增長16.43%。

如果翻看過去幾年的報道,你就會發現,這一數字在8年間已經增長了接近10倍。

該有多少人,欠債不還或不能換!

2、去年,花唄發佈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在中國近 1.7 億 90 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 4500 萬,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 90 後就有 1 個使用花唄。

近4成90後,把花唄設為支付寶支付方式首選。而在購買手機時,76% 的年輕用戶則會選擇分期付款。

3、據螞蟻金服發佈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在現在35歲以下年輕人裡,有56%的人暫未開始儲蓄。就算在開始儲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儲蓄也僅有1389元。

是的,只有1389元!也就是說,大部分年輕人根本存不到錢。

一邊是年輕人一貧如洗,月月光的口袋,一邊卻又是瘋狂的信貸逾期,他們的生活,就是一場冰與火之間的迷失!

賺錢不多卻花錢如流水,這似乎成了這一代年輕人一個顯著的標籤!

適當消費,才是幸福的開始【深度好文】

藉藉借!買買買!

1號馬雲爸爸、2號微粒貸爸爸、3號京東白條爸爸、4號平安爸爸......

來啊,消費吧!哪怕是,身無分文!

年輕人掙得不算多,花起錢來卻十分爽快,那錢從哪兒來?一個字,借。據調查,90後已經成了消費貸款的主力軍了。在使用消費貸款的人群中,將近一半都是90後。

在一份大學生消費信貸調查報告中,你能看到:近64%使用花唄的大學生,都是用來購買電子產品、奢侈品和化妝品。至於生活用品,幾乎見不到。

在虛擬賬單的數字背後,是無盡的物慾深淵,它正在讓消費者的人生陷入還不盡的賬單黑洞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全社會都在不遺餘力地助推消費主義。而消費主義氾濫背後,是毒廣告橫行!為了利益,它們往往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攪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毀掉整整一代人,也在所不惜。

各種廣告正瘋狂的煽動人們無腦消費,甚至將消費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愛情、親情統統聯繫在一起。

《不給你買 YSL 的男孩,不配說愛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娶會花錢的那種》

《聰明的女人,捨得為自己花錢》

《20歲喜歡的裙子,40歲穿上已沒有了任何意義》

……

適當消費,才是幸福的開始【深度好文】

看看這些廣告標題吧,他們無不暗示你:不無腦買,就是低級、low!比如那句殺人誅心的廣告詞:“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在這些瀰漫著奢侈品和人民幣氣息的廣告塑造下,很多人擁有了自己收入匹配不上的消費慾望,而且這種消費慾望又被美化成: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迷戀她的粉絲們,幾乎清一色都是和她差不多的95後。男孩們迷戀她,女孩們更是渴望效仿她的“成功人生”。

適當消費,才是幸福的開始【深度好文】

彷彿不消費、不花錢,你就十惡不赦、傷天害理,消費、使勁花錢,哪怕是借貸、哪怕是裸貸,哪怕是賠上一生,你都是光明正大、前途無量的。

來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 愛情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來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來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風光

歌詞裡的世界,唱得人心蠢蠢欲動;

然而,造作之後,是這個世上最深的深淵!隨著物慾一步步放出心中的猛虎,將把人拖入欠債-還款-欠債的泥潭。

適當消費,才是幸福的開始【深度好文】

在《火車》的原文中,宮部美雪說:“金錢的桎梏甚至能套住街道的足踝,遑論是人的,其套牢的程度會更加嚴重。被套住的人願意就這樣乾枯至死呢,還是肯努力揮舞意志的刀刃,斬斷足踝逃脫而去?”

花一萬五,還掉五萬。花五萬,還掉九萬。花唄、借唄、網貸平臺挖了一堆太深的坑。兩年後,當你面對苦心維持的資金鍊終於斷裂時,你將回想起朋友對你說“有個平臺叫花唄”那個遙遠的下午。

要知道,一旦信用逾期,那些催債公司會把電話打到你的父母、同學、朋友,以及所有的親戚那裡,讓你受盡恐慌和恥辱,從此再也抬不起頭。

有些人可能甚至因此抵不住壓力,走上了絕路。

今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突然自殺身亡,轟動全國。

他因通過向17個APP借貸,欠款多達五萬元,深陷借新還舊的深淵,無法自拔,最後走上不歸路,枉費了父母、國家、學校20年辛辛苦的栽培,留給這個世界一地雞毛,留給父母半生哀痛。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可謂時有發生。

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的年輕人所說的:

“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

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後來想買的越來越多,

於是,只好開通了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網貸,

拆了東牆補西牆,分期不行就套現。

很快,我的工資就跟每月還款額持平了……”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一時的享受和僥倖,固然是銷魂蝕骨般的舒爽,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如洪水出籠般狂飆,難以抑制,寅吃卯糧、透支信用的代價就是讓未來沒有未來。

畢竟,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過度消費有多歡樂,被迫還債時就有多痛苦。這其實也是一種戒毒,不過,戒的是過度寅吃卯糧之毒,是消費主義氾濫之毒!

畢竟,只有適度消費,才是你一生幸福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