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最近一期引發了不少人關注——作為常駐嘉賓的華晨宇,在毫無預料的情況下被節目組安排了一個大驚喜:2013年“快樂男聲”的一幫兄弟們都來了現場:

左立、於朦朧、張陽陽、寧桓宇、於湉、饒威、居來提……大家再次合唱起那首曾經燃燒了整個夏天的《追夢赤子心》。


六年時光,不長不短,對於娛樂圈裡的追夢少年們來說,卻已經足夠發生滄海桑田般的變化。“2013快男重聚”的新聞瞬間刷屏,上熱搜,而華晨宇還是毫無疑問的焦點,以他為核心,對比其他人的各種媒體標題也來得毫不客氣:“華晨宇成流量王,誰還記得唱《董小姐》的他?”、“華晨宇成為團寵,他們的現狀如何?”津津樂道著他們事業軌跡上的落差。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許多事是真的變了,許多事又彷彿沒變,而我欣慰的是,對待生活本身,對於音樂和友情,這些男孩們在成為男人的路上,都還在堅持。


一篇名為《中國選秀十五年》的文章近期也在各大媒體流傳,細數了從2005年至今,從李宇春到蔡徐坤,“那是你我熱血而又懵懂的青春”,其中談到以華晨宇為代表的2013年的時候,引用了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對他的點評。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2013年的夏天註定是有些不一樣的,因為這是大陸選秀的第十年。在樂評人流水紀看來,“華晨宇也許不僅是選秀疲軟期裡的一根救命稻草,他更應該是這個熱鬧了十年的選秀時代的一曲輓歌。”


出自我2015年寫給華晨宇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樂評。那一年,他終於在快男奪冠後,推出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屬於完整作品,這張專輯裡,他還沒有成長為後來那個擁有更多個人想法、專業技能,創作和製作上都越來越獨當一面的自己,卻在各方面都流露出了萌芽而可喜的“覺醒”——無論和西樓、鄭楠等諸多音樂人合作,還是堅定放入自己那些個性化的原創作品,都有驚喜。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所以我想再次分享自己寫給這張專輯,寫給華晨宇的文字。從2013到2019,如今回頭看,我們應該給予這張作品更多肯定,因為確實經得起時間沉澱,也或許因為六年中整個華語樂壇大環境裡,超越這張作品水準的作品,都並不多見,但無論如何,我們值得記住那個從選秀歌手,到唱片歌手,勇敢邁出第一步的,最純粹的追求音樂本質的華晨宇。




命運好似個輪迴,時代需要怪咖。


2005年是李宇春,頂著一個超級賽亞人髮型,雞爪般揮動的舞姿,卻是引得萬千少男少女(九成為女!)為之瘋狂;2009年是曾軼可,捏著一把讓人百爪撓心的綿羊音,彈著一把支離破碎的吉他,依然引得萬千少男少女(九成為女?)為之瘋狂;2013年,終於輪到華晨宇,呆萌可愛的小鮮肉氣質,群魔亂舞的霸道颱風,還有別具一格的創作靈氣,這樣的“火星弟弟”,再度引得萬千少男少女(九成為女?!)為之瘋狂。


我想,華晨宇真的是有些特別的。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特別,來自他本人,也在於開頭提到的命運與時代——2013年9月奪得快樂男聲全國總冠軍,2014年1月亮相馬年央視春晚,2014年9月發表首張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一年時光濃縮選秀十年令人感慨的浮光掠影:一方面,芒果臺出身的選秀歌手創下最短時間內登上央視最牛逼舞臺紀錄,對比當年參加央視演出的超女們整首歌下來都沒個近景特寫的待遇是天壤之別;另一方面,在多年陰盛陽衰性別模糊的超快歷史上,華晨宇是一個足以引發大眾興趣的90後快男。


李宇春、張靚穎、尚雯婕、譚維維、曾軼可、鬱可唯等一眾師姐已經用數年時光努力綻放出屬於自己活色生香的姿態,不完美但令人欣慰,相形之下快男並無太多拔尖角色,但華晨宇是不一樣的——他身上混合了選秀時代一路走來的各種軟硬件元素,長得乖巧,唱的不錯,還懂創作,這些是討好傳統觀眾和評論界老傢伙們的基本配置;極致強烈的個性張力,表面滿不在乎內心卻洞悉遊戲規則的早熟個性,又讓他大大吸引無數需要被征服被虐愛的龐大粉絲。跟樂壇經過幾年就會爆發一次的神曲風潮一樣,天時地利人和背景下,我們迎來了真正屬於90後這個世代的華晨宇。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運氣是極好的,底子是不錯的,我們就來檢閱下孩子迴歸到唱歌正事兒後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吧。其實,作為一個在快男比賽時就頗為關注華晨宇,自己曾經在天娛工作,以及尚算了解這張專輯創作製作歷程的旁觀者,我來評論這張專輯,既欣慰,又惶恐,還感慨。


我欣慰的是,這應該是天娛自主打造史上最靠譜的超女快男處女作之一。在經歷動盪人員架構和譭譽參半的多年摸索後,面對華晨宇這塊璞玉,很多人堅定認為天娛會在“毀人不倦”道路走到底,但顯然人家汲取了經驗教訓,並且因為華晨宇本人擁有一定話語權,以及在企劃製作視覺上相對統一的理念,《卡西莫多的禮物》呈現出了可以稱之為“音樂氣質”的東西。對比大師姐李宇春、大師兄張傑要經歷數張摸索才漸漸找到自己或依然找不到北,花花邁出了一大步,讓這張專輯既保持住了快男舞臺上光芒四射的“選手華晨宇”的基本優勢,又讓想當一個好歌手、好唱作歌手的華晨宇,初具雛形。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專輯的氣質,首先透過標題《卡西莫多的禮物》得到豐富呈現,是絕贊名稱。卡西莫多,鐘樓怪人,孤獨外表狂熱內心,還有恐怖敲鐘人和撫慰人心的歌聲間彼此呼應的神秘關係,讓華晨宇的怪咖氣質有意境豐富的延伸。

全碟製作人鄭楠,是內地出身臺灣光大的新銳才子,他所在公司華研音樂最出名男歌手,則是新生代男歌手翹楚林宥嘉——是翹楚,也是模板,天娛想要沾光的例子就不乏其人,聽聽李煒的《造夢者》和陳翔的《潛水鐘》就知道了。


鄭楠最出名的是作曲,其次才是編曲,為整張專輯製作掌舵談不上頭號選擇,他來為華晨宇當製作人,拼的是年輕人之間火花四濺的“有意思”。《卡西莫多的禮物》是有意思的,鄭楠負責10首歌編曲製作,卻沒貢獻任何作曲,華晨宇包攬3首作曲,大批不甚知名80甚至90音樂人承擔多半數作曲填詞。這張專輯是天娛在過往靠大牌堆砌和討好粉絲的套路上,試圖迴歸歌手和音樂本身有所表達的一次拉扯,效果見仁見智,以華晨宇第一張作品而言,誠意足夠驚人。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這樣的誠意,體現在團隊沒有將華晨宇個性中怪誕和狂熱部分,以迫不及待的方式爆發出來,真的就像一身力氣卻害羞孤僻的卡西莫多,把力量藏在了暗處,等待你一點點發掘。鄭楠的編曲在華晨宇本人鍾愛的英倫搖滾風格和鞏固市場前提下,做著加減乘除,安全到略顯乏味,華晨宇本人的聲音卻得到最大發揮空間,讓花花的演唱功力和詞曲素質有淋漓盡致的發揮和硬橋硬馬的比拼,很過癮,也高下立見——快歌方面,《環遊》和《不朽》算是不痛不癢之作,華晨宇的演唱貌合神離,丹麥年輕樂隊Dúné作曲的《拆彈專家》旋律有記憶點,但花花的聲音沒有在快歌上發揮亮點,那種神經質天性好像裝在不適合自己的套子裡,參見李宇春2007年那首青澀的《我》,只是隔靴搔癢。


他個人創作的《Why Nobody Fights》和《let you go》,在悶騷外衣下湧動著熱血澎湃的快感和性感,發揮出他擅長的爆發力;《我們都是孤獨的》《枕邊故事》兩首抒情小品,讓詞曲作者的才華和華晨宇的演唱很好融合,無論前者

“他厭倦了,所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天真”催淚文藝青年的無解命題,還是後者“從前有個長髮公主,悄悄愛上一隻青蛙”的無厘頭深情,都值得咀嚼。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相形之下,大牌出品的《煙火裡的塵埃》,有些程式化,林夕想來一首延續比賽時《我》超人氣的2.0版,但

“我的心裡住了一個蒼老的小孩”這樣的梗實在有點乏味。西樓的曲足夠耐聽,華晨宇也使出渾身力氣,編曲卻抓不到重點,混音差強人意,註定這首被公司寄予厚望的主打需要一個慢熱過程。


說說我最喜愛的兩首。《卡西莫多的禮物》作為點題自我解讀,令鄭楠在編曲製作上對於歌手的想法,配合華晨宇的作曲才華,終於有了一次血肉豐滿的結合。淡淡的,怪異的,不咄咄逼人的,輕柔又鋒利的吟唱久久縈繞在人心,不流俗,是今年樂壇值得關注的走心作品。新銳音樂人錢雷譜曲的《微光》帶來奪目驚喜,第一句華晨宇歌聲響起,我竟然閃電般地想到了張國榮那首經典的《夜半歌聲》!深情而憂傷的演唱,將愛意深藏只能獨白的詞意,繾綣流暢動聽的旋律,我不可抑制地將花花和哥哥進行聯想,比快男比賽時同樣翻唱哥哥的《我》 還要強烈,雖然是相隔二十年的作品,人間天堂的兩者。鄭重推薦用好的設備來聽這首歌。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其實,華晨宇之前一路唱了幾十首比賽曲目,但我們很多時候是被這個24歲年輕人強烈的舞臺風格和噱頭話題所吸引,他的嗓音特質和聲音情感往往被忽略,但透過這首《微光》乃至整張唱片,我們可以從歌手角度對這個新人給予更多期待了,哪怕他還有諸多細節控制的不完美,還有一些茫然失措的演唱問題需要控制,還有一些過於膨脹的自我宣洩值得商榷,但靈氣不容置疑。


那麼,我所惶恐的是什麼?我所惶恐的,應該不是廣大腦殘粉們是否會轉移這張專輯的音樂焦點,甚至我不想說“腦殘粉”,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揮灑青春荷爾蒙的方式,今天這些讓花花專輯未發就能開兩場個唱的粉絲們,也不過在用最純粹的熱情想讓偶像的聲音傳播給更多人聽——我惶恐的,是那些在另一個所謂高處掌握一定話語權的人們,無論媒體還是大眾,請不要被任何標籤或現象左右了自己的判斷,請不要太輕率粗暴地下評語,請耐心聆聽這張唱片吧,感受《卡西莫多的禮物》帶來的誠意,我相信,會驚喜的。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最後,我感慨的是,華晨宇,也許不僅是選秀疲軟期裡的一根救命稻草,不僅是在超女快男這些年女強男弱狀態下帶來些許不一樣想象空間,他更應該是這個熱鬧了十年的選秀時代的一曲輓歌——從此以後,討論歌手出身選秀與否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能夠聽到的好歌已經不多了,我們慣性忽略的好歌已經太多了,亂花迷人眼,喧囂無止境,我們能不能期待這個時代真正給脆弱的內心,帶來一曲脫胎換骨的讚歌?


我相信,在打破某種無意義的桎梏之後,希望,還是會來的。


2013快男重聚:華晨宇是那個選秀時代的輓歌,還是讚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