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取卵”賣資產,為何擋不住青島金王一熊到底


“殺雞取卵”賣資產,為何擋不住青島金王一熊到底


隨著股市爆發式大反彈,小夥伴們的股票價位多數都回到了3200點,牛人的甚至到了四五千點,如果自己的熊股還在2200點附近趴著,會是什麼心情?

青島金王(002094.SZ)的股民就是這樣一群懊惱的人。

截至4月12日收盤,青島金王的股價比2018年大盤跌落3000點時,還低了近30%,換算成大盤點位正是2200點左右。這樣的股價窘境,有多少人在此揮淚斬倉?又有幾多人仍盼星星盼月亮等著回本?

再往前看,青島金王2018年股價下跌53%,2017年下跌41%。

股價反映公司實力,青島金王的走勢,是資本市場對其近幾年運營成果給出的評價,從近期殺雞取卵式賣出子公司股權的操作看,這樣的評價蠻公允。

殺雞取卵賣資產 後勁堪憂

青島金王最近引人關注的舉動,是將較為盈利的一塊資產賣出,而這一塊資產又佔據其利潤的半壁江山。砍掉了下蛋母雞的半個身子,青島金王未來的利潤必有更大隱憂。讓投資者去選擇,會長期跟隨這樣的公司嗎?

今年3月27日,青島金王的股東大會通過了出售杭州悠可化妝品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悠可)股權的議案。杭州優可的股權在2017年剛剛置入青島金王,直接改變了公司過往的平庸狀態。

青島金王2006年上市,當時主營新材料工藝蠟燭製品,近幾年經歷了逐漸轉型的過程。

公司蠟燭製品收入從2012年後逐漸下滑,2013年降幅超過10%。此時公司開始通過投資、併購,加速向化妝品領域拓展。

收購杭州悠可股權就是轉型中重要一步,2017年公司敘述收購目的時,是這樣說的:“提升線上渠道營銷能力,完善公司化妝品業務佈局,進一步加強化妝品業務協同效應,擴大化妝品業務規模,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當年股權過戶完成。

站在現在時點看,確實達到了當初收購目的。2016年,化妝品佔公司主營收入尚不到30%,2017年上升到55%,毛利率33%,其中1/4的淨利潤由杭州悠可貢獻。到了2018年3季度末時,杭州悠可佔公司1-9月營業收入的19%、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的21%、淨利潤的52%。此時,化妝品在公司主營中的比重和毛利率都勝過傳統的蠟燭製品業務。

當初收購時,出售方承諾的杭州悠可2016年~2018年的利潤水平,前兩年都已達到了標準。到2018年前3季度時,按照時間進度計算,杭州悠可的利潤也已達到,估算完成全年承諾難度不大。

就是這樣一塊盈利資產,過戶至青島金王未滿兩年,公司卻要出售。這是為什麼?《全球財說》向青島金王發函詢問,並聯繫了公司董秘的手機,但並未收到公司的任何回應。

雖然公司方面無言以對,但出售杭州悠可的一個重要原因,無疑是緩解青島金王現金流緊張狀態。之前,2018年5月底,青島金王發行2億元的債券,但資金依舊緊張。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增加41%,存貨較2018年初增加42%達10.74億元。這都造成公司現金流緊張。

面對這樣的窘境,公司怎麼辦?首先,是去求銀行。據公司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向銀行借款利息費用同比增加了1.17倍。

但顯然,這並未徹底解除燃眉之急,然後不得不賣股權。對此,信用評級機構有話說。

中證鵬元資信評估公司據此發出報告,認為此次出售股權,對青島金王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評級展望以及“18金王01”信用等級,都將產生影響。

“殺雞取卵”賣資產,為何擋不住青島金王一熊到底

承諾補償難兌現 股價大熊

2017年青島金王股價近乎腰斬,2018年繼續熊勢,套住了股民,也套住了內部員工。

為了挽救低迷的價格,青島金王實控人也想過辦法,只不過買單的不是自己。

2017年6月初,公司實控人倡議內部員工增持青島金王股票,給出的承諾是:如果2018年6月12日收盤後虧損,實控人將予以補償。2017年6月6日至12日,共有29名員工增持股票,涉及金額549萬元。1年後的2018年6月12日收盤,這些增持員工如果沒做波段操作,將虧損7%。

眼看著公司實控人承諾彌補虧損的最後期限就要過去了,發生了什麼呢?從6月13日起,公司股價連續3個跌停。

實控人提倡增持補償期限剛過 青島金王股價3跌停

“殺雞取卵”賣資產,為何擋不住青島金王一熊到底

圖片合成:行情軟件及青島金王實控人對增持產生補償的公告

沒有在6月13日開盤前出逃的內部員工,虧損將會放大很多。這些增持員工的最後獲得的補充是怎樣的,後續未見公告。

股價暴跌和實控人承諾彌補虧損的時間如此接近,難道是巧合?

公司實際控制人即大股東,手頭資金是否能及時拿出來彌補增持員工的虧損,目前看也存疑,因為從他質押情況看,“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2017年11月底,公司控股股東青島金王國際運輸有限公司(即實控人),持有公司股票已經質押了99.98%,只有1.4萬股尚未質押,如果資金寬裕,何必質押股票來融資。

2018年12月初時,其股票質押率仍是99.98%。只有2.38萬股尚未質押,難道是控股股東手頭稍微寬裕了,質押股票減少了。

NO!

2018年公司利潤分配方案是每10股送轉7股,年初尚未質押的1.4萬股按比例增加到2.38萬股了。

對於青島金王來說,一旦遇到大市回調,被平倉的風險和控股權波動的風險,就會接踵而至,這也增加了股價上行的壓力。

除了大股東資金緊張,青島金王2018年經營也遇到一些難題。從公司對全年業績預測的變動就可看出端倪。

在2018年半年報中,青島金王對前3個季度做業績預測時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下降35%~55%,原因是2017年基數較高。”

等到一個季度後,青島金王發佈的三季報中,對全年淨利潤預測是下降20%~50%。看上去好轉了一些,正待股民稍微喘口氣時,問題又來了。

2019年1月末,青島金王再發業績預告稱:“2018年淨利潤同比下降60%~75%。”在這個預告發布之前,其股價連續下跌了6天,足見資本市場對公司並不看好。

不管下降區間怎樣變來變去,能確定的是淨利潤肯定下降,降幅還不小。

由於之前公佈的是一個區間,有些投資人還抱著一點點希望,是否真到公佈業績時,下降的幅度就低不就高。但現實是殘酷的,今年2月27日公司公佈的業績快報稱:“淨利潤同比下降73%。”

這便將業績下降打成實錘,並且是下降幅度接近極值。現在來看,去年公司股價暴跌,是對這樣年度業績的提前消化。

對於淨利潤大幅下降,青島金王給出了理由:業績下降源於公司此前收購兩筆資產,其商譽存在減值的跡象,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轉成容易理解的話,此前溢價收購的公司,賺錢不達預期,在財務上為當初的溢價準備出損失金,壓低了淨利潤。

這就不難理解了,留下的兩筆資產業績不及預期,賣出盈利達標的杭州悠可。未來的青島金王會怎樣,看不懂的股民,失去信心的股民,只能用“腳”投票,一跑了之。它還有未來嗎?《全球財說》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