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很調皮?也許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最近後臺收到了一條媽媽的求助留言,她說自己的寶寶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總懷疑孩子有“多動症”。媽媽描述寶寶上課總是控制不了自己,喜歡亂動,以致於經常擾亂課堂秩序,在老師眼裡簡直就是“麻煩”製造者。平時也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愛摔跤,脾氣大,甚至左右不分。平時經常糾正他,卻怎麼也聽不進去。大白聽著聽著就覺得,這怎麼像是

感統失調呢?

大白髮現很多媽媽喜歡給寶寶扣上“多動症”的帽子,卻往往忽略了一些其它現象,比如孩子平衡感不好,不喜歡被觸碰等等,這其實都是感統失調的一種表現。

寶寶很調皮?也許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什麼是感覺統合呢?

感覺統合是指我們大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繫和抑制的神經心理過程。這麼一說是不是覺得很難理解呢?其實大家可以理解為感覺統合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大腦必須以靈活的、不斷變換的方式對各種感覺信息進行綜合判斷,形成可執行的指令。所以,感覺統合不只是感覺器官“感受刺激”的過程,而是腦對感覺信息的整合加工過程。

寶寶很調皮?也許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那感統失調又是怎麼回事呢?

有感覺統合就會有感統失調,統合失調可歸結為兩大類:核心特徵和其他特徵。核心特徵包括前庭功能異常、觸覺功能異常及本體感覺功能異常

01

前庭功能異常

前庭功能異常的小孩子比較多。要麼對身體失衡特別敏感,動作僵硬笨拙、不敢盪鞦韆、不願坐搖搖床、不能獨立平衡臺等。要麼對失衡不敏感,不善於保持和調節軀體平衡,經常跌倒、喜歡旋轉或繞圈奔跑。要麼不能有效組織相對複雜動作,表現出個體內肢體運動不協調或環境間的交流不和諧,常常碰撞身邊的東西、手腳笨拙等。

還有一種兒童,雖然不表現出平衡問題、動作能力也不錯,但前庭在中樞中的組織功能較弱

, 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難以持久或思維過程不連續等問題。在後臺求助的媽媽,她的孩子應該就是前庭功能異常。

02

觸覺防禦異常

觸覺防禦異常是兒童感統失調在膚覺方面的集中體現。觸覺防禦異常的表現為觸覺過於敏感,害怕身體接觸,有的兒童的觸覺反應或其他膚覺又非常遲鈍,表現出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更有甚者會出現自虐行為。觸覺等膚覺防禦異常會導致多種不良後果,如身心不安、活動過度、害怕陌生環境、情緒反應過度、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等。

03

本體感覺功能異常

本體感覺感受軀體各部位所出的空間位置以及肢體的運動方式、幅度、速度等,他同前庭覺一道共同參與軀體姿勢的維持、空間感知的形成以及軀體動作的精細調節。感統失調的兒童在身體形象辨別上存在一定困難

,不能迅速準確感知、指認身體各部位的軀體動作,感知不敏感,動作方向、力度、幅度、速度控制不好。空間方位的感知,特別是體側的感知和辨別存在困難,左右不分。

寶寶很調皮?也許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說了這麼多,家長們是不是都看懵了。其實在生活中,寶寶有很多小信息在提示你,想一想,寶寶是不是不喜歡被人碰,是否有暴力傾向,是否接受不了剪指甲抓癢等等,

有些看似“奇怪”的生活習慣,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也許寶寶的感統出了問題。如果覺得寶寶問題明顯,那麼就要仔細觀察並及時尋求醫生幫助哦。

感統失調常見表現

1.穿衣服有困難,比如扣扣子困難、穿鞋時身體僵硬,穿不好、單腿穿褲子時容易摔跤。

2.吃飯時飯粒撤滿地。

3.不能順利的將水倒入杯中。

4.過強的觸覺防禦現象,比如不喜歡毛巾擦臉、不喜歡剪指甲、不喜歡洗頭髮等。

5.排列東西時無法把握到正確的方向。

6.無法順利走路,總是蹦蹦跳跳的,不敢走在高臺上,甚至上下樓梯都會產生困難。

寶寶很調皮?也許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當我們發現自己的寶寶感統失調也不要害怕,一般0-6歲的兒童感官發育不完善,所以感覺統合不健全也是正常的。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及早發現並且干預。醫生會給專業的建議,我們家長也可以在日常中多帶著寶寶做一些感覺統合的遊戲,這對感覺統合的發育也是至關重要的!

“神奇小刷子”

訓練目標:減少孩子的觸覺防禦,降低孩子觸覺敏感度,提高孩子在群體活動中的合作性與協調性。

訓練類別:觸覺訓練

器 材:柔軟的小毛刷子一1個,硬小毛刷一個。

操作方法:

1.讓孩子趴在地墊上,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胳膊和腿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如果孩子反應仍很強烈,可以隔著一層薄薄的衣服輕輕的刷,但時間要掌握好,在孩子因反感被小刷子刷身體而發脾氣前就結束。

2.當孩子逐漸接受並能夠適應了被小刷子刷手背、手指、胳膊和腿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後,再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先刷腳趾、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心。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覆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然後再範圍擴展至全身。

3、將小毛刷換成質地硬些的小毛刷,用同樣的方法刷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

劃重點:用刷子刷孩子身體時要注意力度,注意孩子是否皮膚過敏。也可以將毛刷換成粗糙的毛巾來擦孩子的身體或與孩子玩撓癢癢遊戲。

“毛巾盪鞦韆”

活動目的:刺激孩子前庭器官,發展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類別:前庭平衡與觸覺訓練

器材

: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

操作方法:

1.準備一條結實的大浴巾,讓寶寶仰臥在上面。

2.家長們拉住浴巾的四個角,抬起浴巾。

3.一邊念兒歌,一邊左右搖動浴巾。

大白碎碎念

感統失調是一件很容易被家長們忽視的事情,往往把這些“小毛病”歸類成了調皮。在上文也提到了,孩子0-6歲還是一個感統發育不完善的階段,但這也是很容易預防和干預的階段。家長們可以多為寶寶們做做功課,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的觀察寶寶的行為。帶著孩子玩的時候,也可以把一些康復訓練融入到遊戲中,不僅能讓寶寶喜歡訓練,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寶寶很調皮?也許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