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

導 讀

柏拉圖: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

  • 柏拉圖曾說:“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

  • 柏拉圖並非鼓勵死亡,而是要我們練習擺脫身體對自己的控制,就好像身體已經死亡了一樣。

  • 一個人活著,如果能夠讓自己的身體不起作用,而使心、靈充分運作,這樣的人就是真正的自由人,此即“自由”之真義;反之,若是一個人容易衝動,生活中稍不如意就有很強的情緒反應,那麼他一點也不自由,反而是將自己的生命捆綁住了。

所謂人的自我結構,一般而言是指“身、心、靈”三個層面。在討論這三個層面時,必須把時間的三個向度,亦即“過去、現在、未來”考慮進來。

是指:到現在為止我們在一個人身上所看到的一切,因此代表“過去”。

則是一個“有知、有情、有意”的主體,可以代表“現在”。

最後,能夠指示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因此是比較針對“未來”的。

“哲學”(Philosophy)的原始意義是“愛好智慧”。“智慧”這個詞很難捉摸,別人的智慧就算再高,對我們而言都只是文字或語言所表達的知識,可望卻不可即。然而,我們仍然必須設法掌握文字背後的思想,將它放在自己的生命中加以實踐印證,以轉化成屬於自己的活潑的智慧。這整個過程需要下一番功夫。古人說:“一個人閱讀《論語》之後,沒有任何改變,就是不曾讀過《論語》。”意思是文字與生命脫節,唸書只是浪費時間而已。離開生活,哲學是空洞的;離開哲學,生活是盲目的。兩者攜手並行,人生才有豐富的趣味。

本文所談論的焦點是如何“釐清自我的真相”。這樣的題材,一方面可以作普遍的探討,另一方面也可以針對個人的需求,探討其特殊的內容。

思考的時候,方法很重要,而方法則和架構有一定的關係。譬如當我們談到“人”的時候,首先必須思考人的“結構”是什麼?其次則要思考人的“發展”是什麼?結構是靜態的,傾向於“空間化”;發展則是動態的,傾向於“時間化”。

許多人在演說時,常常會提到:“在今天這個時代和這個環境裡……”這兩者是不同的:“時代”代表著過去、現在、未來不斷髮展的過程;“環境”則代表“當前這個社會”,它可以與時間暫時脫節,是一個橫向的側面,其中所呈現的就是結構問題。然而結構不可能憑空出現,它一定是某個時代發展過程中的橫切面。因此分析問題的時候,要同時注意到結構和發展。

同樣,分析自己與他人交往,或與親人相處所產生的問題時,要先靜下心來,想清楚自己本身的結構,譬如構成自己性格的因素。這些因素是從幼年時期逐漸累積,最後形成今天這樣的結構,而這就代表了自己的生命特質。接著要問自己:“是不是滿意現在這樣的結構呢?如果不滿意,以後又要怎麼辦?”“以後”就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我們要設法思考:“我將來想要怎樣的結構內容?該往哪個方向走?”孔子教學時喜歡講“立志”,“立志”即是針對將來:現在沒有的,期許將來能夠得到,所以立了志向,可以讓生命有所轉變。經過一段時間以後,看看能否達成自己原先設定的目標,使生命結構調整及改變。

01

人是具有位格的主體

人具有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和自由意志(free will),是能思考、感受、抉擇之主體。

柏拉圖: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

“自我”是意識的主體,也是意識的對象。一般的動物只有意識(consciousness),所以天熱天冷,會有感覺;肚子餓肚子飽,會有反應。但是動物沒有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就是:“意識”意識到自己。“意識”本來是向外的,譬如動物在承受外來的力量或痛楚時會有反應,但是它本身沒有辦法去思考“我”這樣一個生命,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動物不會意識到自己是某一個動物,因為它的意識無法形成自我。

人類則有自我意識,也就是向內的意識。因為人類已經跨過“反省”的門檻,能夠在心中自我觀照,好像照鏡子一樣。一旦到了反省的意識階段,就會把自己當作觀察思考的對象,這樣一來,自己不但是主體,同時也是對象。如此便產生了自我意識,人也因而成為可以感受、可以思考、可以抉擇的主體。

接下來談到自由意志。“意志”是指:“我”決定去做,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意志是否全然自由呢?許多人對此抱持懷疑的態度,譬如“行為主義心理學”就主張人類沒有自由意志。此派心理學從“刺激與反應”的角度,來解說人的行為模式,認為人的行為受制於他在既定情境中所接受到的刺激。這在心理學中稱為“制約”(Condition),也就是指:用一個條件來約束人,使人產生某種反射動作,亦即人的反應不能離開既定的情境。

由上述觀點看來,人的行為不可能離開特定的環境,因此雖然表面上人的行為或意志是自由的,而實際上則是受制於環境所提供的條件。如此一來,人似乎變得完全沒有自由了。

完全的自由是指沒有任何前提、任何條件設定,而可以完全自由地選擇想要做的事。這種完全的自由到最後會出現一種任性的、不可預測的行為。因此,無論是“完全不自由”或是“完全自由”,都不是自由意志所要表達的內涵。

自由意志是指:人有“自我”,所以會有自由的表現。“自我”是指:我自己是一個主體,能夠意識到自己跟別人的不同,因此表現出來的行為具有自我的特色。

人有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這二者結合在一起,使得人能夠思考、感受、抉擇。“思考、感受、抉擇”可以對照“知、情、意”,然而前面三者所涵蓋的範圍較為廣泛。思考包括學習,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獲取思考材料、慢慢加以運作,併產生心得的過程;感受包括情緒上所有的變化;抉擇則包括了選擇以及選擇之後的責任在內。

幾年前,一位中學資優班的學生自殺了,他的同班同學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表達對社會的抗議。信中提到:這位同學是全班第一名,所以自殺的原因不是功課壓力,並且他有思想也有智慧,至於為何自殺,應該是對生命仍然存有疑問。

這裡有些問題值得進一步討論。首先,信中提及這位同學有思想,能夠思考。然而這裡所指的是思考的能力,思考的材料,還是思考的方法?“思考”必須有充足的、大量的、廣泛的材料,才不會侷限於狹窄的個人經驗之內,而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有多少思考材料呢?另外,思考也必須有方法上的訓練,譬如邏輯、知識論等。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就算有材料也無用。其次,“智慧”是人類不可能得到的,就算是大哲學家也只敢說自己“愛好智慧”,更何況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呢?人有身體,必須透過感官認識外在世界,因此會被感覺所限制。人會受到身體的本能、衝動、情緒、慾望所幹擾,以至於在努力得到智慧的過程中,難免遭遇挫折阻礙。

柏拉圖曾說:“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他並非鼓勵死亡,而是要我們練習擺脫身體對自己的控制,就好像是身體已經死亡一樣。

一個人活著,如果能夠讓自己的身體不起作用,而使心、靈充分運作,這樣的人就是真正的自由人,此即“自由”之真義;反之,若是一個人容易衝動,生活中稍不如意就有很強的情緒反應,那麼他一點也不自由,反而是將自己的生命綁住了。

所以柏拉圖時代就已經強調“身體是靈魂的監獄”。靈魂是自由的,卻不幸被身體拘禁了。為了掙脫身體的束縛,就必須進行修煉功夫,讓自己擺脫具體的慾望。孔子說自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說,他到了七十歲才能夠不受身體的本能慾望所控制。

當代醫療技術進步,許多病人都靠醫療設備維繫生命。然而這些人本身不能表現自我意識與自由意志,也無法從事思考、感受、抉擇的活動,因此很難將其視為完整的、正常的人來理解。對於智力障礙或是腦部受損,因而不能從事正常活動的人也是如此。

02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自我

每個人的生命,在結構與發展上皆為獨特的(unique)。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是相同的,即使是雙胞胎,在成長之後也都迥然不同。每個人的生命經驗,在一剎那的變化,都是難以想象、奧妙無比的。

柏拉圖: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

希臘時代的悲劇家索福克勒斯希臘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的作者。他曾說過:“宇宙萬物中最值得驚訝的,就是人。”大自然無論如何奧妙,人類工技發明無論如何先進,都比不上“人”的生命那樣令人驚訝。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每一個人生命的獨特性,都是我們應該重視的。然而由於人的數量眾多,以致我們往往忽略每個人的獨特性,而一般人所表現出來的氣質特色,以及人與人的交往方式,也變得越來越粗糙了。

教育的目的本來是要“成全人的生命”,讓每個人能夠完整實現自我的潛能。然而我們現在所受的教育,卻是得之於書本的少,得之於社會的多。社會以各種方式灌輸我們大量通俗的言語及行為模式,久而久之,大家說話的方式就變得粗俗,甚至粗魯,而行為也淪於每況愈下。因此,生活在今天這種環境的現代人,應該學會珍惜自己,懂得對“自我”善加保護。

03

生命的核心在於單純的信念

生命的核心,可以歸納為單純的信念信念可以作為我們一生動力的來源以及意義的基礎。人活在世界上,生命需要動力。沒有動力就容易倦怠,甚至停頓下來。人終其一生都應該保持動力,直至最後一刻。每個人的關懷都是多方面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組合的關懷,所以要分辨一個人的根本信念為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與別人交往時,可能要花上數十年或一輩子的時間,才能夠真正認清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古語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了解一個人的“心”是最難的。中國歷史上知心好友的著名例子中,有管仲和鮑叔牙二人。春秋五霸之中,齊桓公是第一位稱霸的。當時幫助齊桓公即位者為鮑叔牙,管仲輔佐的則是反對派,也就是齊桓公的哥哥公子糾。齊桓公正式即位後,想請鮑叔牙擔任宰相,但是鮑叔牙卻力薦管仲出任。齊桓公原本不認同,因為他覺得管仲在戰場上膽小怯懦且平時做人小氣。然而鮑叔牙卻為管仲辯解,他表示管仲是因為家裡還有老母親必須奉養,所以凡事皆有後顧之憂。齊桓公最後接受了鮑叔牙的推薦,任用管仲之後,果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霸業。

由此可知,鮑叔牙對管仲的瞭解,並非看他是否小氣怯懦等等表相上的因素,而是真正觀察其心,知其志向。所以談到“真相”時,往往必須歸結到一個人內心的信念。

信念不同於信仰。我們常使用“人生的信仰”“政治的信仰”“宗教的信仰”這些詞。以宗教的信仰來說,所指的就是皈依明確的宗教。信念則較為一般,它可以是信仰但卻不是非屬信仰不可。沒有信仰的人,仍然可以持有信念,譬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就是一種信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重要的是,如何讓這個信念貫穿整個生命。

“意義的基礎”是指:你如何去理解自己的生命。人,活著是一回事,而活得有意義,則是另一回事。能夠理解自己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才可能活得有意義。

書 名:《心靈的旅程》

作 者:付佩榮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柏拉圖:真正的哲學,是練習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