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資金超56億美元,年收益最高150%,你的幣“生幣”了嗎?

這個行業永遠不缺熱點,Staking就是其中之一。

Staking翻譯成中文大概是抵押,由此形成的Staking Economy則被翻譯為權益經濟學。Staking指的是在PoS或DPoS共識機制下,代幣持有人通過向節點抵押代幣從而獲得項目增發代幣的投資行為。

為什麼會火?從數據看,2018年以來,超過80%的新公鏈都採用了PoS而非PoW機制。近期,除了以太坊升級後邁出由PoW向PoS共識轉變的第一步,包括像Cosmos、Polkadot、Cardano、Difinity等明星公鏈相繼上線,它們無一列外都是PoS類共識機制。

EOS掀起了超級節點競選,但沒有引發Staking大戰,如今,挖礦並不一定要用礦機,通過構建PoS共識機制下的節點也能打造一個超級“礦池”的想法正越來越有市場。

群雄逐鹿,野蠻生長,巨大的利益正醞釀著一場變革。

Staking,不抵押就“貶值”

Staking模式的商業邏輯很簡單,不管是PoS還是DPoS共識機制,節點運營者首先通過品牌、技術等影響力去影響個人或機構投資者,接受他們的代幣委託,甚至也可以投入自有資金組成節點,節點通過出塊等獲得項目增發的代幣。比如,DASH的收益在7% ,而 Livepeer 竟高達150%。最終,運營者根據一定比例獲得Staking帶來的收益。如果節點運營者單純面向機構節點提供運營服務,風險更小。

這幾乎是一個多贏的模式。項目方可以鎖定一定比例的代幣,減少市場拋壓;代幣持有者可以以幣生幣,等於將代幣存入銀行獲取可觀的利率。而節點運營者則能夠盤活手裡的資金,低風險的獲得收益提成。

最後,三者趨於一致的目的性將推動整個公鏈生態的正向發展。Staking獲得的收益是加密貨幣,因此隨著加密貨幣價格上升,Staking參與者的收益也將更為可觀。

節點運營者的成本有哪些?

第一,服務器成本,這一塊往往是AWS這類雲服務器或者硬件服務器。相對於EOS動輒70餘萬人民幣的節點配置費用,如今Staking的這一費用已降低不少,Wetez曾在巴比特專欄文章裡透露:一臺雲服務器配置年費從低到高費用大概介於3千至1萬之間。

第二,運維團隊, MatPooLCTO金磊曾介紹,對於一支成熟的隊伍來說,假設節點不需要持幣者打幣,節點的運維並不難。而如果需要用戶打幣,那麼就要開發相應的錢包,投入成本相對更大。

第三,資金成本,假設抵押代幣來自節點運營者自己,這部分鎖倉資金會是比較大的成本。

第四,運營成本,這部分投入主要是構建品牌,運營節點生態,很難被估量,也是投入的大頭。

持幣者的成本則在於Staking的代幣,這些資產會被限制流動,持幣者無法根據市場行情快速買賣。其次,如果節點存在技術問題,Staking的代幣有可能被系統罰沒。此外,持幣者需向節點運營者繳納手續費。

相比而言,不參與Staking的成本可能更高,因為Staking獎勵的來源是代幣增發,比如Cosmos 就以7%-20% 通脹率進行增發,倘若持幣者囤幣而不參與Staking,在幣價橫盤的情況下,實際上資產就被稀釋了。因此,Staking是一種非常強的激勵機制。

群雄逐鹿,“持幣者”的遊戲

如果說早期PoW共識誕生了螞蟻礦池、魚池這類大礦池,及比特大陸、嘉楠耘智這類礦機商,那PoS的興起勢必也將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

巴比特合夥人,MatPool礦池COO李宗乘介紹,目前Staking的玩家大概有以下幾路人馬。

第一,傳統礦池。如MatPool,其誕生於2018年9月,除支持 BTM 及 SIPC 兩種 PoW 共識的算力挖礦外目前也是 NEO、本體和 IRIS 三條公鏈的共識節點。傳統礦池參與Staking很像是業務的橫向拓展,具有前瞻性和技術優勢。

第二,錢包。比如 Cobo 錢包、幣信錢包。錢包的業務邏輯在於它天然存儲了用戶的“加密資產”,很像是加密資產界的銀行,Staking 等於為用戶提供了額外的利息,既能增加收入也能提高用戶粘性。

第三,交易所。比如火幣和 Coinbase Custody,後者是Coinbase專為機構客戶服務的加密資產託管機構,其計劃在今年支持 Cosmos、Polkadot、Algorand 等 PoS 類項目。交易所的邏輯和錢包如出一轍。但問題在於,交易所拿著用戶的加密資產佈局 Staking,它將如何給用戶“分成”。這是否可能催生不僅免交易費,用戶還能拿“利息”的交易所?

第四,投資機構。比如萬向系的 Hashquark 。實際上,Cosmos、Polkadot、Difinity等PoS共識的項目往往通過私募等方式分散代幣,因此投資機構手裡存在大量項目代幣。如果不在二級市場拋售,那麼,Staking無疑是有效的資產增值方式。

第五,全新的參與者,比如專門佈局Staking的運營者Wetez,其發展路線圖中將會包括不少優質的PoS項目,Cosmos、Cardano、Polkadot等都是其物色對象。

Stakingrewards.com 是目前收錄 Staking 項目和團隊較為全面的網站,它收入了全球23個Staking 節點運營團隊,德國、美國、羅米尼亞分別以5家、4家、2家位列前三,中國僅有星火礦池入選。位於愛沙尼亞的 MyCointainer 以18項資產位列項目第一。

平均收益率為13%,Staking Economy未來可期?

目前,據 Stakingrewards.com 數據顯示,全球加密貨幣資產總市值約為1730億美元,其中,用於 Staking 的資金約為56億美元,佔比約3.2%。而其記錄的 Staking 公鏈共有82條,其中 EOS 以25億美元位列第一,Dash 以5.5億排名第二,Tezos 以5.3億排名第三,Cosmos、NEM、Tron 等緊隨其後。

EOS 目前市值排名第六,總市值約50億美元,也就是說其 Staking 的代幣數量約佔其市值的50%。不過EOS的收益率相對較低,只有1.7%。但根據數鏈評級統計,Staking收益率區間在0.02%到156.23%,平均收益率為13.34%,中位數7.15%。

Staking资金超56亿美元,年收益最高150%,你的币“生币”了吗?

此前,巴比特曾報道,過去兩年,接近80%新推出公鏈項目開始採用PoS或DPoS共識,2019年更是此類公鏈集中上線的爆發年。某種程度上,PoS或DPoS共識對於開發者而言在早期更容易實現對項目的把控,推進項目發展。而PoW不僅需要考慮算力,同時也要考慮51%攻擊,挑戰更大。

PoS類項目增多、代幣市值佔比較低、平均收益率可觀,這三個因素能不能催生一個龐大的Staking Economy(權益經濟學)?這還有待市場給出答案。

但是,如同PoS 共識機制本身被揶揄中心化一樣,節點運營也具有明顯的中心化烙印。另外,加密資產由於存在安全及高波動率等不確定因素,Staking雖然是藍海,也同樣頗具風險。

當前,對於持有此類加密資產的持幣人而言,需要弄清楚的是Staking收益來自於項目的Token增發,高收益也意味著較高的貶值風險。另外,李宗乘提醒,持幣人在物色運營節點時一方面要考慮項目本身的價值,同時也需要考慮運營節點的安全機制,另外,哪怕是持有人自己也需要有正確的加密資產保管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