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發明帶給我們未來交通發展啟示錄

拆掉科技的高牆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悄然到來。當人們步入“工業4.0時代”,人工智能、清潔能源、虛擬現實、生物技術等面向未來的諸多產業趨勢,恰恰需要企業以更加開放、謙虛、賦能的態度和方式去擁抱改變,去創造新的可能性。人類社會的文明道路在建造與持守、突破與重構的循環往復下蜿蜒前行、演進拓展,而凝聚人類智慧的科技力量,正是一次又一次衝破高牆壁壘的原始驅動力。

汽車的發明帶給我們未來交通發展啟示錄

拆掉科技的高牆,為了更好的風景。“汽車廠商正是因為沒有放棄發展汽車這樣的一顆‘初心’,以及勇於打破傳統高牆的精神,才讓出行工具的未來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也才有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汽車世界。”

生命是個奇蹟。來自科學家的換算方式顯示,如果把從地球誕生起到現在的時間,換算成一天24小時的話,恐龍在接近22時45分左右才出現;到這一天行將結束的23時57分,古人類才剛剛登場,而現代人類存在的歷史只佔據短短1分10秒的時間。

文明是個奇蹟。與地球歷史的“24小時”相比,在區區“1分10秒”的短暫光陰裡,人類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璀璨文明。生命智慧以極高的加速度演進、發展,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不斷壓縮、凝聚,數字時代正以我們可見的方式令世界大同、文化交融、文明互生。

技術是個奇蹟。縱觀人類文明進步的節點,無一不是衝破技術壁壘而產生的質的飛躍。從火的使用到工具的發明,人類得以延長壽命、提高效率,尤其是對於輪子的使用,令人們能夠去到更遠的地方、更好地認識世界。直到掌握了導航技術,大航海時代為文化交流和文明擴張開啟了新的篇章。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直接帶來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代替手工生產,造就了現代生活的物質起點。此後經過電氣時代、信息時代,到當下的工業4.0時代,每一次重大技術的革新,都引發了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

科技的高牆,封鎖不住那些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人們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誌是蒸汽火車的出現,儘管當時火車的時速只有20-30公里,還不及一匹快馬的速度。1830年,美國巴爾的摩市舉行了一場馬車與火車的賽跑,功率約為1.5馬力的“大拇指湯姆號”火車,最終敗給了一匹健壯的“灰馬”,一眾看客們笑掉大牙。因此在很長時間裡,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日常出行仍然只靠馬車,緩慢滯重的火車只用來運送煤炭,更不用說還在試驗階段的燃油類交通工具了。

卡爾奔馳是一位德國火車司機的兒子,從小就對內燃機有著濃厚興趣。卡爾並沒有把製造一架更好的馬車當做自己的目標,而是把眼光放得更遠,專注研究面向未來的交通工具。40歲那年,卡爾開始把單缸汽油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並在第二年制造出第一輛三輪汽車,這個被稱作“安裝有汽油發動機的交通工具”就是現代汽車的原型。1886年1月29日,奔馳為其申請了專利,這一天也成為了汽車的誕生日,卡爾奔馳也被譽為“汽車之父”。由此開始,人類的出行方式被徹底改變。

但在當時,汽車作為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並不被看好,甚至連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都說:“汽車只是階段性需求的產物,我還是相信馬!”可見,人們對馬車的信賴根深蒂固,傳統觀念高牆林立、壁壘森嚴。但汽車剛問世時確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發動機噪聲很大,傳遞動力的鏈條常常斷裂,甚至一度被嘲諷為“散發著臭氣的怪物”、“不可理喻”的吃油機器。然而,敢於“拆掉高牆”的探索精神與源源不斷的創新開發,從來都不曾因為阻礙當道而停滯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