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齊河:敞開大門與東盟做生意

4月12日至13日,100餘名來自東盟各國的工商企業界人士,齊聚齊河縣黃河國際生態城“東盟之窗”文化會展中心,參加中國-東盟(德州)經貿洽談會,會議也吸引了來自德州和全國各地的上百家企業負責人參會,6個經貿投資、文化交流項目現場簽約。這是2016年12月中國—東盟中小企業合作會議在德州舉辦,繼德州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組織“百企下南洋”活動後,德州與東盟國家企業間的又一次重要互動。

肉骨茶、白咖啡、榴蓮幹……活動上,來自馬來西亞一家商貿公司的李文炮沒想到自己帶來的東盟特色產品大受歡迎。他告訴記者,通過飲食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通”,一舉多得,希望能更多地參與這樣的活動,打開中國北方市場。而位於齊河縣經濟開發區的山東金馬首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木門木窗多數出口歐美,但東盟市場一直未破題。洽談會上公司董事長汪靜與馬來西亞陽光置業集團董事長黃天隆相談甚歡當場簽約,計劃通過展銷合作,打開東盟市場。

本次活動的舉辦地“東盟之窗”今年1月建成投用,由中國-東盟商務協會總會長、著名僑領、發林集團總裁林玉唐傾力打造,是集經貿、文旅、會展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林玉唐向記者表示:2013年中國與東盟曾經設下要在2020年取得1萬億美元的貿易額目標,去年雙邊貿易額是5878.7億美元。目前東盟與中國的貿易仍主要集中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北方地區特別是山東和京津冀地區對東盟國家貿易額的佔比較少,雙方仍亟需擴大經貿與投資的版圖,未來將依託“東盟之窗”,舉辦更多經貿人文交流活動,推動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合作洽談。

“志合者,不以山河為遠。東盟地區是當今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最具潛力和活力的地區之一,我們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以開放的胸懷謀求合作,引進高端優質資源,以外向型經濟激活發展新動能,當好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齊河縣委書記曲鋒說。

近年來,齊河縣立足優越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與東盟國家進行深入對接交流。馬來西亞發林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東盟國際生態城項目,已經成為齊河對接東盟地區的重要橋樑紐帶。通過生態城的窗口作用,把東盟的企業家“請進來”,也讓本土企業家“走出去”。去年12月,該縣主要負責人帶隊赴馬來西亞、越南兩國,在吉隆坡舉辦齊河—馬來西亞論壇暨企業對接會,東盟新能源汽車生產與分銷基地等6個項目成功簽約。

為進一步深化與東盟地區的合作交流,齊河縣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外資領域,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放寬外資准入限制,拓寬利用外資渠道,降低外商投資企業成本。同時,始終秉承“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項目簽約後安排專人靠上服務,“一企一策”制定幫扶方案,竭盡全力為投資者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通過一系列措施,提振企業家安心發展的信心,讓更多外商敢於、願意、熱愛、放心投資齊河。

“合作才能共贏。我們要搭建更為廣闊的對接合作平臺,將東盟國際生態城打造成齊河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直通車’、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吸引更多優勢資源向齊河聚集。”中國東盟商務協會總會總會長林玉唐說。

便捷的對接窗口、良好的營商環境,讓齊河縣成為對接東盟地區優質資源的高地。截至目前,該縣已有32家企業與東盟各國企業開展各領域合作,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去年全年,該縣完成實際利用外資3395萬美元,完成全市任務目標的154.3%,居德州市首位。今年一季度,完成實際利用外資到位資金1500萬美元,提前完成市任務目標的145.6%,實現首季開門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