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以夏威夷珍珠港為起點的太平洋戰地之旅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亞東北部城市,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Brisbane)。這座城市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特殊意義在於,它曾經是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Douglas MacArthur)的司令部所在地。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1944年7月,羅斯福總統造訪夏威夷珍珠港,與太平洋戰場的兩大統帥麥克阿瑟(左)和尼米茲(右)舉行會晤,圖為三人在“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上合影。

如果說在戰爭中,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最大的敵人是山本五十六,那麼他的第二大敵人就是這位同一陣營的戰友,麥克阿瑟將軍。但是,麥克阿瑟同時也是尼米茲最重要的盟友。兩人分別代表海軍和陸軍,對於太平洋戰爭的戰略進程各有見解、互有分歧,辯論和爭執幾乎貫穿戰爭始終,甚至需要羅斯福總統出面調和。不過,也正是兩位統帥在兩個不同戰略方向上發起的凌厲反攻,共同摧垮了日本帝國在太平洋上的防波堤,鋪就了通往東京灣的勝利之路。筆者希望麥克阿瑟這位個性鮮明的陸軍將領能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將我們帶入燃燒的太平洋戰場。

麥克阿瑟:軍人與演員

在二戰的舞臺上,可謂戰神輩出,將星雲集,無論戰略博弈,還是戰術角力,都稱得上是“神仙打架”,各國名將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在短短几年時間裡上演了無數令後世回味無窮的戰爭活劇,同時也讓自己名留史冊。在這些星光璀璨的將星中,單論軍事能力,麥克阿瑟恐怕未臻一流水準。然而,如果從中選擇誰的表演才能最高超,對名譽聲望的追求最強烈, 那麼沒有人能出麥克阿瑟其右。他不僅是一位天生的軍人,更是一位天生的演員。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最經典的造型:整潔的卡其色軍裝,造型獨特的玉米芯菸斗,加上一副高傲深沉的表情,他無論在何種場合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

在二戰時期,麥克阿瑟總以一副叼著玉米芯菸斗、戴著金色的菲律賓陸軍元帥帽的形象示人。他非常嫻熟地利用手中“戰時新聞管制”的權力,使得環繞在身邊的新聞媒體完全成為他個人的輿論機器。在麥克阿瑟的口中,彷彿他就是美國軍隊的主宰,習慣於用“my men”(我的人)、“my tanks”(我的坦克)來稱呼麾下的部隊。當他最終重返菲律賓時,更是不顧冷槍冷炮的威脅,一次次從登陸艇上涉水登岸,只為了拍出氣派有範、能夠永留後世的現場照片。相比之下,今日的網紅們為了在社交媒體上賺流量、博眼球而做出的各種搞怪表演實在太過小兒科了。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1944年10月,麥克阿瑟率一眾幕僚從登陸艇上涉水登上萊特島海灘,踐行了他兩年半前許下的諾言。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當年登陸萊特島的形象如今已經被塑造成大型群體雕像。

然而,在1942年春季,麥克阿瑟卻是灰頭土臉,正處於軍旅生涯中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避免被日本人俘虜,他拋下了全部軍隊,只帶著家眷和少數幕僚乘坐魚雷艇逃離了菲律賓,撤往澳大利亞,而他的部隊則在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爾島繳械投降。儘管如此,相比在馬來亞、新加坡、緬甸、荷屬東印度等地幾乎一觸即潰的英荷軍隊,美軍在菲律賓長達五個月的堅守堪稱頑強,也為身為敗軍之將的麥克阿瑟贏得了聲譽,踏上澳大利亞土地的他絲毫沒有吃了敗仗的頹廢,反而意氣奮發地誓言反攻。不得不說麥克阿瑟是一位非常懂得宣傳的將軍(恰如北非戰場上的隆美爾),輕鬆地使自己成為新聞界的寵兒,一時間麥克阿瑟被視為民族英雄,受到美國大眾的景仰,甚至有媒體建議任命麥克阿瑟為美國武裝力量的總司令!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在戰爭中始終是新聞界追逐的焦點人物,多次登上《時代週刊》的封面:左上是1941年12月的封面,當時麥克阿瑟正堅守在巴丹半島;右上是1942年3月,麥克阿瑟從菲律賓撤到澳大利亞;左下是1944年10月,麥克阿瑟指揮大軍登陸萊特島;下為1945年8月,麥克阿瑟率軍踏上日本本土之際。

然而,麥克阿瑟無意回到華盛頓,他對於在戰俘營裡飽受折磨的部下和被他拋棄的菲律賓人感到深深的愧疚,對於戰敗的恥辱更是耿耿於懷。從登上魚雷艇的那一刻起,重返菲律賓就成為他矢志不渝的唯一目標。偉人與常人最大的區別恐怕就在於,偉人對於歷史走向的敏銳嗅覺。當麥克阿瑟抵達澳大利亞後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自信滿滿地向全世界承諾:“I Shall Return!”(我會回來的!)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在布里斯班的麥克阿瑟博物館內陳列的麥克阿瑟五樣寶:元帥帽、雷朋墨鏡、玉米芯菸斗、五星上將軍銜標誌和榮譽勳章。(作者提供)

麥克阿瑟VS尼米茲

麥克阿瑟對於海軍的敵視由來已久,這不僅僅是美國陸海軍之間天然存在的競爭和衝突使然,麥克阿瑟對困守巴丹時尼米茲的海軍卻不予援手極為不滿。不過話說回來,剛剛經歷珍珠港劫難的太平洋艦隊也確實沒辦法增援菲律賓。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麥克阿瑟和尼米茲都竭力為各自的作戰計劃爭取更多的資源,試圖讓自己成為這場戰爭的主角,儘管麥克阿瑟明顯更多地出於個人目的。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和尼米茲並肩而立,共同研究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地圖,兩人在戰時既鬥爭又合作。

由於兩人的爭奪相當激烈,以至於太平洋戰場上從未出現過類似艾森豪威爾那樣的最高指揮官,而是被一分為二,由尼米茲指揮太平洋戰區(Pacific Ocean Area,即本次旅行的主要地區),由麥克阿瑟指揮西南太平洋戰區(Southwest Pacific Area)。尼米茲的計劃是穿過廣闊的中太平洋,以航母特混艦隊和海軍陸戰隊為主力,沿著一座座島嶼不斷躍進,消滅日本海軍,最終封鎖並登陸日本本土。麥克阿瑟的意圖是沿著新幾內亞等大型島嶼,以陸軍和陸基航空兵為主力,一路打回菲律賓,最後登陸日本。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反攻方向

儘管兩人的競爭看似難以理解,甚至有些意氣用事,但事實上卻形成了雙拳出擊、左右開弓的戰略效果。兩位名將各率精兵強將齊頭並進,使得日本人左支右絀,疲於奔命,難以招架。畢竟,麥克阿瑟手下炮兵的炮彈和尼米茲手下軍艦的炮彈對日本人是一樣致命的。於是,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尼米茲在夏威夷,共同導演了人類戰爭史上最宏偉壯闊、最不可思議的大戲!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博物館裡陳列的被炸爛的日軍鋼盔,而這個鋼盔下的日本兵應該並不在乎對方的指揮官是麥克阿瑟還是尼米茲。(作者提供)

麥克阿瑟博物館

1942年7月,麥克阿瑟將自己的司令部從墨爾本北遷至布里斯班,將位於女王街、愛德華街和伊麗莎白街交匯處的AMP保險公司昆士蘭總部大樓作為辦公地點。這座建築物是當時布里斯班市內少數磚石結構建築之一,並有混凝土加固的屋頂,因此被麥克阿瑟選中當作指揮部。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當年作為麥克阿瑟司令部的AMP公司大樓外景,看起來相當堅固。(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司令部舊址的紀念銘牌。(作者提供)

如今,麥克阿瑟的指揮部已經成為購物中心和酒店,被稱為MacArthur Chambers Apartment,而它的頂樓被改建為麥克阿瑟博物館,保存了很多反映麥克阿瑟戰時活動的實物和歷史資料,特別是他的辦公室保持了戰爭時期的原貌。為了表達他重返菲律賓的承諾,麥克阿瑟將他的指揮部命名為“巴丹”,此外他的專機也同樣取名“巴丹”號。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司令部大樓內的樓梯,可以想象當年下級軍官們匆匆忙忙地跑上跑下的身影。(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麥克阿瑟的辦公室依然保持二戰時的原貌,在辦公桌後方的牆上掛著國父華盛頓的畫像,身為共和黨人的麥克阿瑟非常討厭出身民主黨的羅斯福總統。(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這裡陳列的椅子是當年麥克阿瑟坐過的實物,很多重大戰略決策都是在這張椅子上做出的。(作者提供)

被遺忘的盟友: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作為一塊孤懸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大陸,給人一種偏遠荒蠻的感覺,而在戰爭史上,澳大利亞也總被遺忘在大國搏殺的角落裡。然而,作為大英帝國最重要的海外領地之一,澳大利亞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出人出力,為宗主國英國獲得戰爭勝利貢獻頗大,按照徵兵人數、傷亡人數與人口總數的比例,澳大利亞絕對不低,澳大利亞軍人在戰場上也表現優秀,贏得善戰之名。實際上,澳大利亞的民族獨立感很大程度上源於一戰時出征加利波利半島的澳新軍團,儘管這場戰役以英法聯軍的失敗而告終,在勇猛忠誠的澳大利亞士兵得到了全世界的尊敬,可謂雖敗猶榮。在二戰時期,澳大利亞軍隊同樣在北非、中東、東南亞、新幾內亞等各個戰場上與英美盟軍並肩作戰,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榮譽。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1915年4月,澳新軍團的官兵們在加利波利半島登陸,儘管這場戰役以英法聯軍的失敗而告終,但澳大利亞軍人為自己贏得了聲譽。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1944年3月,澳大利亞第29旅的官兵在新幾內亞萊城舉行閱兵式。澳大利亞軍隊參與了新幾內亞戰場的主要作戰行動。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布里斯班市內的澳新軍團紀念廣場。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海外領地的部隊都相當驍勇善戰。(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布里斯班市內的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紀念碑,在二戰中澳大利亞海軍的表現也相當出色。(作者提供)

在太平洋戰爭中,澳大利亞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最大的後勤補給基地,投入到南太平洋前線的部隊和物資都要在澳大利亞集結,在海空叢林中經歷苦戰的盟軍士兵們也在澳大利亞得到休養生息。從某種意義上說,澳大利亞才是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發起反攻的真正起點。大量美國軍人的到來為戰時的澳大利亞帶來了異樣的繁榮,這一點在布里斯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座城市的人口從戰前的35萬人飆升至70萬人,這種增長主要來自眾多盟軍部隊的進駐和從各地匯聚到此的澳大利亞工人。在布里斯班周邊興建了大量軍事設施,兵營、機場、港口、訓練場等等,就連郊外的Coot-Cha山都被挖開,變成一座巨大的彈藥庫。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布里斯班郊區Coot-Cha山的舊彈藥庫入口遺蹟。太平洋戰爭是一場綜合國力的大比拼,在工業實力、科技水平、基建能力和運輸能力等各方面,日本都不是美國的對手。(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從Coot-Cha山山頂俯瞰布里斯班市區,拍攝者所處的位置在二戰時期是探照燈和高射炮陣地,以防備日軍對布里斯班的空襲。(作者提供)

“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

在布里斯班,除了麥克阿瑟博物館外,還有一艘二戰時期的紀念艦值得一看,這就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HMAS Diamantina)。該艦是一艘按照英國圖紙由澳大利亞自行建造的河流級護衛艦,1945年4月建成服役,參加了太平洋戰爭最後三個月的戰鬥。河流級是英國在二戰時期大量建造的反潛艦艇之一,建造總數高達151艘,在大西洋的護航戰鬥中屢立戰功,成功遏制了德國潛艇恐怖的狼群攻勢。相比之下,戰爭接近尾聲時才參戰的“迪亞曼蒂納”號並無太多的功績,不過在1945年9月8日,該艦奉命接運日軍代表前往託羅基納參加投降簽字儀式,見證了布干維爾戰役的最終落幕,因此可以被視為一艘縮微版的“密蘇里”號。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在澳大利亞海軍中服役的“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該艦排水量1440噸,航速20節,裝備102毫米艦炮、40毫米高射炮、20毫米機關炮以及大量反潛武器,於1980年退役。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1945年9月8日,布干維爾日軍殘部的代表在託羅基納簽署投降書。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被置於幹船塢內的“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幹船塢是用於艦船建造和維修的重要設施,在二戰時期盟軍艦船的損管和維修能力要勝過日軍,很多戰鬥中受損的艦艇都能迅速修復後重新參戰。(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舷側的深彈拋射器,相比傳統的深彈投放滑軌,這種拋射器具有射程遠、攻擊範圍大的優點。(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上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在太平洋戰場上,對盟軍艦艇威脅最大的不是日軍潛艇,而是日軍飛機的空襲,尤其是戰爭後期自殺式的“神風”特攻。(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的鍋爐艙,這裡是全艦最艱苦的崗位,需要長時間忍受高溫、嘈雜的惡劣環境,在軍艦沉沒時往往最難逃生,僅此一點就讓人對二戰老兵肅然起敬。(作者提供)

燃燒的太平洋 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在布里斯班

■ 從艦尾方向拍攝的“迪亞曼蒂納”號護衛艦,可見後部炮位上的單裝102毫米艦炮,主要用於與敵輕型艦艇交戰、炮擊上浮的潛艇和對岸火力支援。(作者提供)

瞭解更多二戰美國海軍的海戰逸聞,敬請閱讀本號精彩文章:

《燃燒的太平洋》虎虎虎:珍珠港的追憶

《戰艦》在前輩的光環下:美國海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參觀圖記(上)

《戰艦》在前輩的光環下:美國海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參觀圖記(中)

《戰艦》在前輩的光環下:美國海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參觀圖記(下)

《戰艦》太平洋之藍: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艦載機塗裝變遷

《戰艦》鯊海血災: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的不歸路

《戰艦》旋風夜襲:1942年1月巴釐巴板海戰始末記

《戰艦》至貴壓載:1942年美軍“鱒魚”號潛艇的敵後運金之旅

《戰艦》撈船記:珍珠港襲擊後美軍的艦船打撈及修復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