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這五個國家旅遊,想當爺,就要學會整合當地特色資源

近幾年,中國遊客強勢入歐,令西歐各國張開雙臂,像迎接久別的親人一樣,招呼來自遠方的金主,就連法國戴高樂國際機場,也在機場指示牌上亮亮地打出了中文。

為了公平地分享這塊令人垂涎的大蛋糕,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瑞士幾家坐到了一起,準備彼此通通氣,私下議一議。

孤島上的英國人骨子裡總想著吃獨食:“我們的戴安娜,女王,大英博物館,還有中國女性最迷戀的小貝,這些都是他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金字招牌哦。”

聞聽此言,法國人滿臉不屑:“先生,您是賣舊貨的吧?你要說古董,我們有拿破崙,要說博物館,我們有盧浮宮,要說足球,這後生姆巴佩,哪樣不甩你們幾條街呀!還有咱歐洲最年輕的帥哥總統!人家中國客人千里迢迢來咱這兒轉一圈,咱總得拿點兒新鮮的有創意的東西接待吧!”

在歐洲這五個國家旅遊,想當爺,就要學會整合當地特色資源


“這個思路靠譜。”德國人接茬兒說,只要德法之間能夠達成默契,後面的事情便可以水到渠成了。“不過,說實話,要說這新鮮的東西,中國人現在可也不含糊啊,咱可不能像賣奢侈品的那樣糊弄人家!”

“哎呀,”意大利人憋不住了,“我說哥幾個,咱痛快點兒成不?不就是吃喝拉撒那點兒事兒嗎?要說新鮮,這可是咱的地盤,他們不新鮮也得新鮮!逼急了,我就把他們都轟進歌劇院去,每人給塊兒比薩,邊吃邊聽,沒有場間休息,也不能提前退場,看他們誰還敢執拗!這夠新鮮了吧?!”

“和為貴,和為貴嘛。”瑞士和事佬趕忙出來打圓場。“請四位過來,還是希望能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五方合作路線圖,畢竟這塊蛋糕可全是肉哇。”

在歐洲這五個國家旅遊,想當爺,就要學會整合當地特色資源


最後,五位之間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喜迎中國遊客的三點共識:

——中美貿易戰開打,歐洲將迎來中國土豪遊的黃金時代。

——誰有錢,誰是爺。

——五國同舟共濟,通力合作,拿出看家絕活,讓每一位中國遊客享受到賓至如歸的盛情。

於是,一個整合五國接待資源、優化五國特色服務的《天堂村之旅五方合作方案》應運而生:

在中國遊客的全程旅行中,警察由英國人擔當(紳士),大廚是意大利人(洋洋灑灑),技工是德國人(一絲不苟),情侶是法國人(浪漫),全程組織者是瑞士人(井井有條)。

五方推杯換盞,氣氛融洽。

在歐洲這五個國家旅遊,想當爺,就要學會整合當地特色資源


“諸位,”細心的德國人突然若有所思,喃喃自語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咱們的客人進了門店,死活不掏錢怎麼辦?”他掃了一眼兄弟幾個,“咱也得有一個預案吧?”

“所言極是!”這次輪到法國人附和了,“不過這不是什麼難事兒,”法國人最不缺想法,“還是咱哥幾個,重新整合一下,給咱尊貴的中國客人再獻上一道創新菜。”

於是,就有了作為附屬文件的《地獄村之旅五方合作方案》:

在中國遊客的全程旅行中,警察由德國人擔當,大廚是英國人,技工是法國人,情侶是瑞士人,全程組織者是意大利人。

天哪!這可就真的成了地獄村了!

現在,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地都被視為金主,這讓國人在自豪之餘,也不免多了幾分憂慮。畢竟,中國遊客被“劫富濟貧”的歷史傳說已經在巴黎的街頭重複上演。

也許,中國早年“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才是保障遊客得以滿載而歸的基本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