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劇《芝麻胡同》劇情創新,反其道而行,雖然被“罵”但很成功

影視劇作為一種精神需求品,它的內容和形式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一般相同題材的影視劇不管裡面的故事有什麼不同,但是它們整體的套路是一樣的。年代劇就是用一些小人物的變化反映整個時代的變遷,以劇中人物的事業線為主脈絡展開故事敘述,就像《大江大河》一樣,劇中個人感情問題只是整部劇的輔線,主脈絡還是和事業有關。不過《芝麻胡同》就不同了,編劇對年代劇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年代劇《芝麻胡同》劇情創新,反其道而行,雖然被“罵”但很成功

《芝麻胡同》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來這部作品主要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因為一提到衚衕,大家想到的就是家長裡短,家人之間和鄰居之間的一些小故事。這部作品的編劇就是不按照年代劇一般的套路製作,他選用鄰里之間關係的變化來反映人物思想的變化,又用小人物思想的變化來反映整個時代的變化,打破了之前年代劇以事業線為主要內容的現狀,這是一個很大的創新。

年代劇《芝麻胡同》劇情創新,反其道而行,雖然被“罵”但很成功

編劇這樣做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像那種成長蛻變式的年代劇到現在已經都被拍爛了,大多數觀眾已經開始審美疲勞了,這也是為什麼一部劇剛播出的時候收視率很好,到後來就會出現下滑的趨勢,還有就是大家已經摸清了這種電視劇的套路,連大結局自己都能推理出來,所以就沒有看的必要了。編劇選擇反其道而行不寫套路劇本,讓觀眾對劇情永遠充滿好奇心,甚至有時候劇情還違背常理,因此也招來不少網友在網上大罵編劇。

年代劇《芝麻胡同》劇情創新,反其道而行,雖然被“罵”但很成功

在劇情剛開始的時候從各種場景來看,大家都以為這部劇會主要以醃製醬菜為主,就是講一下主人公嚴振生在時代的潮流中如何不斷地創新,把這份家業發展成獨一無二的家族事業,但事實並非如此,編劇並沒有把嚴振生塑造的多麼成功,正相反,他一直在壓低男主的身份,雖然嚴振生做的是大買賣但不凸顯他大老闆的形象,只把他濃縮成了一個小人物,這就是一種創新。

年代劇《芝麻胡同》劇情創新,反其道而行,雖然被“罵”但很成功

由於故事中的人物關係太過複雜,很多網友就開始罵編劇,認為編劇就是在胡寫亂造,就比如劇中寶翔和林翠卿的關係,大家都覺得這還是為了增加劇集瞎插進去的情節,對此編劇也親自說過,這兩個人物是有原型的,自己在寫劇本之前肯定會先把握整部劇的人物關係,所以不會胡編亂寫。不過編劇被罵的越慘就越說明大家都在關注這部劇,從這一點上來看編劇還是比較成功的。

年代劇《芝麻胡同》劇情創新,反其道而行,雖然被“罵”但很成功

摒棄年代劇傳統的套路不用,編劇大膽創新,把整個時代濃縮到一條小衚衕裡面,以小人物之間的思想變化來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再有成長蛻變式的男主,而是極力壓低男主的存在感,讓劇情更接地氣更真實,雖然這樣的劇本引來了很多人的罵聲,但是這也證明了編劇這樣的創新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