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1月15日,中國完成了航天史上的一次創舉:嫦娥四號上搭載的棉花種子長出了嫩芽。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表面培養植物並生長出第一片綠葉。

這株小小的嫩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麼如今這株嫩芽怎麼樣了?

這兩天,外媒卻紛紛以“中國在月球上的植物已死”為標題,報道了這株月球上“唯一植物”的命運。

顯示原圖

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CNN:死了

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獨立報》:死了

死了?回想起以往部分外媒不公正評價中國航天成就,一般人恐怕都會自然而然產生一個疑問:這是不是他們又在帶節奏?

然而這回真不是。

外媒引述的消息來自科普載荷項目組前幾天所做的情況介紹。

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月面微型生態圈”科普載荷項目總指揮劉漢龍

項目總指揮劉漢龍的原話是這樣的:

“目前,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已進入斷電狀態,載荷內部在月夜溫度零下52℃的情況下,所攜帶的六種生物將結束本次科普試驗使命,處於冷凍狀態。待下一個月晝期溫度上升後,在全封閉狀態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中,六種生物將被慢慢分解成無害的有機物,並將被永久封存在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部。”

“目前處於冷凍狀態……將被慢慢分解成無害的有機物。”簡而言之,的確是“死了”。這些外媒並沒有亂說。

中國人在月球載的嫩芽已經“死了”?這次外媒沒亂說

央視新聞1月15日報道,“嫦娥四號”攜帶的棉花種子已長出發芽

眾所周知,月球晝夜溫差極大。連我們的玉兔二號月球車都一度休眠,以“熬過”月球上酷熱的白晝。而載荷總設計師謝更新介紹:“這個載荷沒有帶電池上去,沒有帶保溫的上去。”發芽已屬不易,客觀條件上並不能保障嫩芽繼續生長。

但儘管如此,中國的確驗證了人類是能夠在荒蕪的月球表面培養植物並生長出第一片綠葉。這次的實驗通過研究生物在月球低重力、強輻射、自然光照條件下動植物的生長髮育狀態,為人類今後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礎和經驗。

如劉漢龍所說:“科普,是本次載荷項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中國本次發射“嫦娥四號”,再一次把全世界的注意力拉回到月球,實現了人類多個第一次。

外媒高度關注這一株小小的嫩芽,可以說在正是中國航天事業處於世界前列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