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資產證券化大潮湧動 中電科有望勇立潮頭

本篇報告詳細梳理了近年國內軍工集團資產整合上市的3條路徑,並重點分析了軍工集團資產整合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其或將帶來的軍工行業投資機會。通過對軍工行業及個股的歷史進行復盤,可以發現,資產整合往往能提升業績和市值、助推軍工牛市行情。我們對近年國內軍工集團資產整合案例進行梳理及分析,除IPO外,我們總結出三種資產整合路徑:1)軍工廠資產直接整合入上市公司;2)對科研院所資產進行處理後整合上市;3)對軍工集團體系外資產進行整合吸收。我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雖在逐年提升,但從整體及單個集團看,資產證券化水平依舊較低,十三五資產證券化率目標尚有較大的待完成空間,我們分析認為,十三五後2年,在軍民融合大背景和資產證券化率的目標指引下,國內軍工集團資產整合或將加速。

第一種資產整合路徑為軍工廠資產直接整合到上市公司體內,中航沈飛作為成功案例或對其他軍工廠給予路徑借鑑、中船集團擬資產整合使得資產整合預期進一步升溫。1)沈飛集團整合挽救黑豹退市風險:中航黑豹虧損兩年面臨退市風險,2017年出售全部資產及負債、發行股份收購沈飛集團100%股權,同時向航空工業等股東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帶來股價和市值飛躍式提升;2)中船工業集團資本運作浮出水面:中國船舶發佈公告擬整合黃埔文衝、廣船國際資產,並增資江南造船,同時置出滬東重機予南船另一上市平臺,使南船資本運作浮出水面,使得資產整合預期再度升溫;3)我們分析認為,中航工業、兵器裝備等集團尚有大量優質資產在上市公司體外,不排除該些資產會借鑑沈飛經驗,將優質資產整合入上市公司體內。

第二種資產整合路徑為科研院所資產經處理後整合上市公司,目前已有成功案例,中電科集團等院所類資產後續資本運作想象空間巨大。1)中船重工集團旗下科研院所設置子公司,並將子公司注入風帆股份(現名中國動力),從而實現院所資產整合上市;2)國睿科技再次啟動資產整合,擬採用與中國動力類似的方式—由14所設立子公司並將子公司整合入上市公司體內;3)我們分析認為,本次創新整合方案或對院所類資產整合具有示範效應,且院所轉制仍在加速推進,預計後續中電科等院所類資產整合將提速,其中平臺定位明確、體外資產巨大、資產注入節奏相對比較容易把握的公司將充分獲益。

建議重點佈局中電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睿科技、四創電子、傑賽科技及天奧電子。中電科集團資產具有高毛利、輕資產、人員負擔輕等優勢,資本運作難度小,且中電科十三五規劃明確了上市公司平臺的作用,子集團資本運作目標明確,旗下上市公司具有大集團、小公司、平臺明確等特點,我們認為,中電科下屬上市公司在中電科集團推進資產證券化的進程中將充分獲益,建議重點佈局:國睿科技(中電科中電國睿子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平臺)、四創電子(中電科中電博微子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平臺)、傑賽科技(中電科中電通信子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平臺)、天奧電子(中電科10所旗下唯一上市平臺)。

風險提示:

1)後續配套政策出臺不達預期;2)各主體執行不力或進度遲緩;3)院所轉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穩妥得到解決。

關注天天基金網微信號【tiantianjijin18】,每天為您提供基金交易、淨值、排行、資訊等全面理財服務,超5600只基金,申購費全面1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