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動選擇和公司強制是一回事嗎?老闆們倡導996就是耍流氓

1


“我是要為18萬兄弟背後那18萬個家庭負責,還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們負責?我沒有選擇餘地!”

4月12日晚間,沉默已久的劉強東突然在朋友圈發文,對於京東近期的裁員、996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就在幾天前,京東員工爆料,內部郵件威脅要淘汰三種人:

因為身體或家庭原因不能拼的

不能幹的

性價比低的


個人主動選擇和公司強制是一回事嗎?老闆們倡導996就是耍流氓


以前都是兄弟,現在要分出等級了,只有能拼的、能幹的、性價比高的,才是兄弟,其他的不是。

就在2018年5月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開幕式上,東哥曾公開說過:

“我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如今,東哥還是東哥,“我們的確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凡是被開除的,不是兄弟。”所以,這句話貌似也沒錯。

媒體傳言說京東要裁員1.2萬人。

這1.2萬人,之前都誤認為自己是兄弟,現在可以清醒了。

留下的就是兄弟了麼?

這也不好說。

都有拼不動的時候。

相比新人,舊人的性價比總是不夠高。

能幹不能幹,似乎也沒個統一的標準。

去年有位劉仁軍兄弟,說自己被剋扣工資,還和京東鬧過一場風波,一開始京東不認,還說對方貪財,後來劉仁軍兄弟拿出證據,京東沒轍了,只好道歉賠款。

所以能幹的兄弟有沒有好下場呢?不好說。

一切還是看東哥高不高興。


2


說出來不怕丟人,我也曾經有過把公司當家的經歷,那時候對公司的感情深到容不得別人說公司不好,像我這樣溫順的人,都敢到某些論壇去吵架,覺得別人惡意攻擊公司。

後來的轉變,並不是公司做了讓我寒心的事,而是業界發生的一件大事。

聯想大裁員,然後有人寫了篇《聯想不是家》的文章(原標題忘記了,大意如此)。

他人吃一塹,自己長一智,是現代社會最好的學習方式,否則自己吃一塹才能長一智,那得吃多少塹才長足夠的智?而且有些塹吃一回就掛了,根本來不及長智。

總之我覺得醍醐灌頂般的清醒,對公司,仍然忠誠,工作起來也仍然賣命,但不再是愚忠了。我和公司的關係,變成了平等的合作者,即使公司也一再宣揚“家文化”,老闆說把你當家人,就跟路遇熟人,說“回頭到我家吃飯”是一個道理,理解成客氣話就夠了,可千萬別當真。

雖然我站在個人成長角度,根據人生階段不同,局部贊同996,但這話如果從老闆嘴裡說出來,是要警惕的。

為什麼我能說老闆不能說?

難道我搞的是雙標?虛偽?

非也。

我是自由職業者,屬於第三方,不為資本家站臺,考慮的是個體成長,所以如果還沒家累而有充足時間,最好是多加班在工作中鍛鍊技能,但是這話從資本家嘴裡說出來,那就有變相的剝削嫌疑,也代表了這家企業的文化指向,如果不能接受,就要考慮跳槽了,當然前提是有能力,就目前的經濟環境,我不鼓勵盲目跳槽,更不推薦裸辭,最好是騎驢找馬先定下下家。

馬雲也談了自己對996的看法,話就說得比較有藝術:

“不為996辯護,但向奮鬥者致敬!”

個人主動選擇和公司強制是一回事嗎?老闆們倡導996就是耍流氓

如果你願意成為奮鬥者,並且,奮鬥的過程是共贏的,為企業作了貢獻,個人也收穫了報酬和能力,那麼,這個996是值得的,而假如是單方的付出,交換的是健康下降、家庭失和,那就還是要認真掂量。

老闆們的996,和員工們的996,付出和收穫不是對等的。

不要人云亦云。

不斷培養底氣。

有人說,公司不是家,是一支球隊,大家強強聯合,共同實現目標,我覺得這個說法很贊。

也有人說,公司不是家,老闆不是兄弟,但他們都是你實現夢想的臺階,我覺得這個說法也中肯。


3


有很多人並不清楚,我們生活在21世紀,現代社會,知識時代。

很多人其實還生活在大清朝,相信君臣父子綱常倫理那一套,認為能救中國的是傳統文化和古代哲學,所以,在自己的意識裡,其實並沒有擺正過自己、家庭、原生家庭、公司等關係。

看上去很現代,骨子裡很傳統。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套,過時了。

如果是一家小公司,講究親如家人,這可以,因為公司小,靠的就是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凝聚力,但這樣的公司,通常也不容易做大。

如果一家現代企業,講家文化這一套,就要警惕了,房地產、煤礦也無可厚非,畢竟他們就是要靠洗腦才能發展,但若IT、互聯網企業講這套,公司前途堪憂,如果再集體信個什麼教,那最好早點出來為妙。

我相信每家公司、每個國家的進步,都只能靠科技生產力。

星座很玄對吧?

算命很準是吧?

那為啥連個芯片都造不出來呢?

塔羅牌能算出來一個人被裁員後什麼時候再找到工作麼?

天天坐在能量金字塔裡能保佑自己財務自由麼?(倒是買金字塔的錢讓身心靈大師們財務自由了。)

曾國藩家書能讓火箭升空麼?

……

昨天我去看電影《慾念遊戲》,簡直是荒誕不經,裡面有個情節是因為郭博士研究的化蝶系統,導致他女兒喪生,但是,問題來了,對於郭博士來說,科學試驗是兒戲麼?不成熟的東西在家裡給孩子玩?——但國產電影拍出這樣的情節來又不奇怪,這其實代表的就是大眾的科學水平。

假如我們能夠具備充足的理性、科學態度、現代管理意識(包括企業管理和個人管理),那麼,可能人生的路會走得更加順暢。

假如我們在學校裡沒有這到這些,也沒關係,現在,我們已經畢業了,自己的學習內容可以自己作主,該補的課可以自己補上,至少,在社會這所大學裡,我們可以讓自己更完善和強大。

做一個明智的奮鬥者,而不只是勤奮的奮鬥者!

願你可以:

為了成長,你能在自己適合的職業階段,主動選擇是否996,也能夠在公司強制996的時候,予以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