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89天

問你個問題: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創業的時候,你是先找產品,後卻找用戶,還是先找用戶,在找產品呢?

可能,絕大多數的朋友會選擇先產品,後用戶

這沒用錯,也有大量案例證實了這種策略可行,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這種策略適合有資源的情況下去執行。

為什麼呢?

就像你去開線下實體店一樣,開店必須要先進貨,有了產品才能賣給消費者。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想清楚,到底要賣什麼,在盲目之下進了一大堆貨回來,這時才發現,有產品,沒用戶的尷尬局面。

想要順利把產品賣出去,就需要去找用戶。

去年,我跟很多開實體店的朋友聊天,從中發現他們大多都是先產品後用戶的思維在創業。

這種策略不是不行,而是,風險很大。

相反的,如果你採用先用戶,後產品的策略,那麼就能大大降低你的創業風險。

為啥?

你先找到了用戶,並取得了他們的信任,隨後根據需求,找到相關的產品,賣給他們就簡單多了。

因此,在未來你想低風險的創業,就需採取內容創業,內容創業這個話題很大,後面我會寫成系列文章。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成功內容創業者呢?

我通過多方的觀察和總結,思考出4個基本條件:

1、找到位置

2、持之以恆

3、呈現內容槓槓點

4、可積累性

下面我們逐一來講解:

一、找到位置

不管是什麼創業,首先要做的是確定從事的行業,在營銷領域中,這個動作被稱為定位

那麼,從事內容創業,該如何定位呢?

一個內容定位公式分享給你:

興趣 + 知識 = 新定位

1、什麼是興趣

每個人的興趣點不同,比如,我的興趣有很多,看劇、寫代碼、玩效率軟件、做網站、寫作、國學等等。

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說分。

兩個不同年齡的人,有共同的愛好興趣,就有說不完的話題,這就是同頻共振的作用。

總結下來,所謂的興趣就只有一句話:

自己喜歡做的事

喜歡的事物,就算沒錢,在苦再累都會出做,不喜歡的事物,做起來十分痛苦。

2、什麼是知識

一個人,一生當中會學習很多的知識,比如我在之前學習過seo、網絡營銷、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文案寫作、做網站、平面設計、服裝等等...很多很多。

從這方面看所謂的知識,就是你對某一領域學習,所沉澱下來的專業知識。

這類專業知識,就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

比如,一名優秀的醫生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他通過幾十年的學習,學會了治病救人的知識,就能給病人看病了,這就是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

再比如,我去年寫了一年的文章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總結出很多寫文章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正想寫文章的人來說,就如金子一般,能讓他們少走很多彎路。

專業知識,最終就是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3、如何理解這個公式的含義

當你明白了興趣和知識的含義之後,我們有必要把這兩個要素組合起來,可能你會好奇,為什麼要這麼做?

唯一的目的:

內容創業是持久之事,你需要找到持久的熱情

新定位能讓你找到藍海市場

舉個例子:

比如,我的專業知識有營銷知識、知識管理知識、時間知識等,而我的興趣有易經、寫作、研究效率提升的方法。

當興趣和知識一一羅列出來知識,分別從自個的陣營當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

如,知識領域我選知識管理,興趣領域我選效率提升,好啦,新的定位就出來了

知識管理 + 效率提升 = 高效的知識管理

啥事高效的知識管理呢?

很簡單,利用各種提升效率的方法和工具,來做知識管理,為什麼要這麼去定?

很簡單,因為知識管理領域,已經有前人佔據了一席之地,如果還是以單一的知識管理為切入口,不利於後續勃發。

然而,結合效率提升這個概念,有兩大好處:

1、有自己感興趣的點

2、新概念,容易讓你成為行業第一人

找位置很重要,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利用這個公式,來找到你的內容創業入口。

二、持之以恆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正如《道德經》裡面的理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內容創業更是如此,所以我開啟了每日一篇文章的模式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甚至,我在腰痛厲害的時候,也堅持在寫,日拱一卒,當達到一定時期,它就能爆發。

再比如,當年的邏輯思維,每天早上6點,發送一條語音,這件事他幹了很多年,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為什麼內容創業,一定要持之以恆?

很簡單,內容創業是用內容來影響用戶,讓用戶覺得你很專業,從而產生信任。

然而,信任是逐步形成的過程,比如你今天寫的文章,讓用戶增加了0.1分的信任,明天的文章同樣增加0.1分,但是在後天,沒有持續寫文章分享,很容易產生減掉0.1分的狀態。

有的時候,你會認為,一個星期輸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就可以了,但是,我想說,如果你沒有平時的輸出練習,又怎麼能保證一週輸出一篇乾貨文章呢?

記住:

持之以恆是內容創業的基礎

從現在開始,你每天都要輸出,跟你領域有關的價值內容,記住,一定是價值內容。

三、呈現內容槓桿點

可能,現在說起內容創業,你首先想到的是自媒體,確實,通過自媒體平臺,能得到很大的流量,人人都這麼想的情況下,又有新問題的產生:

同樣的內容,有人能有流量,有人卻沒流量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打開頭條,隨便點擊一個熱點資訊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有沒有發現,大多都是機構的賬號,而且內容的創業形式是大同小異的,這裡就有問題了。

如果,你在去採取他們的內容寫作策略,你能保證脫穎而出嗎?

我想,不能,你覺得呢?

所以,你需要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內容創作槓桿點。

什麼是內容槓桿點?

papi醬的視頻屬於那種搞笑類型的,在創業初期,也是採用,跟其他搞笑視頻一樣的創業模式,不溫不火的狀態持續了很久。

後來,她換一個了內容呈現方法,把自己的聲音變聲加快,乖乖,一下子就火了。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就是這種

不同於其他風格的內容創業方式

這就是內容槓桿點,你有的別人沒有,一下子形成了差異化,很容易讓用戶記住你。

如何找到自己的內容槓桿點

關於這一點,我只給你三條建議:

1、羅列出自身的性格秉性

2、羅列出自己擅長的東西

3、羅列出自己最喜歡的表達方式

隨後,通過雜糅的方式,把這三種元素,集結成新的東西來。

舉個例子,比如小丁

性格:直爽

擅長:唱歌

表達方式:喜歡說話

好了,有了這三種元素,我們來集結一下,形成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通過唱作來表達

意思是,把知識通過唱歌的方式表達,哈哈,目前,網絡上是不是很少人運用這種方式呢?

你去做,你就佔得了先機。

四、可積累性

對你內容創業,有一個永恆的這裡:

1、有積累性

2、禁忌:一夜回到解放前

一夜回答解放前是什麼意思?

咪蒙,你一聽聽過,曾經的宇宙第一網紅,作用1400萬公號,一條廣告就能收個70多萬,是多少創業人崇拜的對象。

但是,就因前段時間的一篇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受到了知名媒體的批評

周振興:想從內容開始創業?首先要知道這4點

接下來,他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的賬號被封,最後連公號也被迫自主註銷。

之前所積累的內容,也都沒有了。真的是一夜回答解放前。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內容創業者,你必須做有積累性的事情,那麼,如何來做呢?

製作有積累性的內容創業

如果你是個人創業者,想通過內容創業,那麼,給你一個簡單的建議,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博客,域名、空間、程序都能自己主導。

每天輸出內容的時候,都推廣你自己的博客。

時間久了,你的博客就成為一個有積累性的地方,日後,如果你在某一平臺的賬號被封,之前的內容還是在的。

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是周振興,每天跟你內容創業的事!

-----END-----

如果你想通過內容來創業,我的公號有你想要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