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個體經營者有哪些比較好的養老規劃呢?

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所需要的養老規劃不一樣。

人生有很多個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需要的保障都不一樣。

單身時代

比如剛剛離開家門,實現就業時的單身貴族階段。他們剛開始工作有收入,沒有任何負債,但是花費很多,經常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你再叫他們攢錢養老,簡直就是折磨。

對於他們應當通過強制性參加社保繳費的方式,提前為自己的養老打算。因為我們社保中的基本養老保險要求最低繳費15年。但是,我們購買時間的不同實際上效果是不一樣的。

年輕時代繳納社會工資低一些,年輕時代繳納個人負擔輕一些,年輕時代繳納累計年限多一些,好處有很多。

自由職業者、個體經營者有哪些比較好的養老規劃呢?

當然,絕大多數還是在企業強制繳納的,年輕的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人員往往管控不住自己,很少有自己主動繳納,一般只有父母給他們代繳。

婚姻時代

結婚組成家庭之後,兩個人一起生活,主要就開始產生各種負債,比如房貸、汽車貸款、消費貸等等。

兩個人開始逐步積累財產了,一開始的額度比較小,還要償還著高額的負債。

由於兩個人開始生活,生活開始規律起來,各種消費也降低了。

很多人開始為子女的教育攢錢,一般能夠攢下10%左右的收入就不錯了。

孩子出生,又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從小學教育到大學教育,各種消費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但是夫妻兩人的生活會圍著孩子轉,用於個人的消費會越來越少。在義務教育階段,還是能攢下不少教育經費和養老資金的。

這些階段建議社會保險千萬不要斷,畢竟兩個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萬一出現失去勞動能力的問題,只要養老保險交費滿15年就可以領取退職或者提前退休待遇。這也是一筆穩定的收入來源。一些地區開始建立病殘津貼制度,基本的原則還是繳費時間越長,相關待遇越高。

自由職業者、個體經營者有哪些比較好的養老規劃呢?

等孩子就業之後,父母雖然花費更少了,但又會為孩子結婚打算。而且以前積攢的家庭財產包括自己的養老金,很有可能隨著兒女結婚買房、辦婚禮全部花掉。

我們的父母真的很不簡單,養兒育女含辛茹苦的精神很讓人欽佩。希望這樣的精神能夠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孩子成家立業之後,這才算完成任務,自己開始抓緊積攢養老金了,能攢多少算多少。畢竟老了之後跟兒女要生活費,雖然應該,但特別沒有面子。

老年時代

如果有一份跟平時工資差不多的養老金,那該多好啊?但實際上要想達到這種程度,按照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至少需要繳納社保40年以上。

現在很多靈活就業者忽視了養老保險繳費,認為只繳15年就夠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退休後待遇只有八九百元,比低保水平高一些。如果不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去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果自己再不繳費高一點,退休待遇只有一百五六十元。

自由職業者、個體經營者有哪些比較好的養老規劃呢?

建議

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不穩定,為養老的規劃,建議就是趁年輕及早交夠15年。年紀大了之後,根據收入情況適時參加養老保險。一般年輕時候要將收入的20%,拿來繳納養老保險或用作養老及各種儲蓄。否則等待老年時,生活就會很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