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不好,是堅持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家境不好,是堅持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窮人失敗的原因,很多時候是因為選擇太少。

面對一個機會,會反覆考量得失。

一點都輸不起。

粉絲來信

from:Felicity

你好:

我即將面臨畢業,師範專業,父母希望我畢業後一輩子當老師。

可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當一個老師,年復一年的帶學生,站講臺,收入還很低。

四年大學讀下來,成績也不好。

我提出過考研,可是父親說考研沒有用,趕緊出來工作是正經事,母親雖然支持我,但家裡的情況確實不允許我去讀三年研究生了。

爸爸做生意貸了很多款,我歷年學費也是貸的款,弟弟又在上初中需要生活費,媽媽身體不好無法工作,他們都在期待我畢業之後成為家裡的支柱之一。

國慶回家,看到他們為了賺錢操勞的樣子,我不敢再提考研了。

我也有點害怕,萬一下決心去考研,但失敗了,那我這一年就失去了很多機會,出去就業面臨著沒有經驗的情況。

我想盡快自己賺錢,讓他們早點過上更好的生活。

每當有考研的想法,就會覺得自己不孝,父母為我付出了21年,22歲該回報了。

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想掙脫這種束縛,我羨慕我的室友們,當她們跟家裡說想考研,父母都是舉雙手贊成,當她們說想工作,父母說你做什麼都好只要你開心。

我該怎麼辦?

“家境不好,是堅持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回信

親愛的Felicity:


我今天聯繫上了一個消失很久的朋友,發現她在北師大讀博。

這個女孩跟你有相似的地方。

她家裡也很窮。


從鄉鎮的初中出來,考入市區極普通高中,很一般的成績,越過千軍萬馬,也只進入本省的二本師範類院校。


日子很苦,她在師範學院邊打工邊上學,但是她沒有遇到你的問題。

因為她保研了。


在四年大學生活裡,

她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出現在圖書館孤軍奮戰,晚上十點才吭哧吭哧回到寢室。

學院老師都喜歡她,優秀,勤奮,三年的國獎獲得者。

推薦保研的名額只有一個,老師給了她,其他同學都服氣,誰讓人家成績那麼好,又各種拿獎呢?


今天跟她聊了幾句,很唏噓。

她畢業之後要去大學裡當老師了。

而她本來的命運,是去當地的小學做一個班主任。


窮人的機會很少,承擔風險的能力很差。

所以你要在人生的每一步都盡全力。

我今天看到你的猶豫、掙扎和困境,唯獨沒有看到你的勇氣和勤奮。


你很有可能是我經常見到的那種人:

窮且無志。

明明家境比別人差,自身條件也不強,但是還沒有別人努力。

總是不甘心,但是幹什麼都差勁。

最終把一切都歸結於,機會不夠多,沒人支持我。


窮人家的小孩,不是說畢業了賺錢了才叫回報父母。

我們每一分鐘都在回報父母。

我們敢於付出,有必勝的決心,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有不要命的行動力,所以我們逢戰必勝


我們要考研,就考名校,拼盡全力去考,打敗所有比自己聰明的但是沒自己勤奮的,比自己勤奮但是沒自己這麼堅持的,把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做到極致。


這才是為自己負責,才是對得起父母。

“家境不好,是堅持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所以你把回報父母=早一點工作早賺錢,是沒有邏輯的。


我們算一筆賬,你現在是師範畢業,在北京,一名教師的平均工資在6000左右。

一年下來,也只有七萬二,刨去日常開銷,生病等等,一年下來能攢個一兩萬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二三線城市的教師工資可能還會更低。

一年下來能給父母支持多少錢呢?


再算一筆賬,即便失敗了,你會損失多少工資?

人生很長,如果拿一輩子來算的話,為考研付出的這6個月,基本上影響不了你的人生軌跡,在考研期間少賺的這一萬塊錢,也不是什麼錢。


所以,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輸不起。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還在猶豫是不是要拼搏,萬一考不上研怎麼辦。

可見你不是非考不可。

你既不相信自己敢於付出,也不相信自己的付出是有用的。


如果這樣的話,還是別考了。

這是一場必輸的賭博。


對於一個準備好的人來說,有機會成功,也有可能失敗。

對於一個決心強的人來說,有機會成功,也有可能失敗。

對於一個躡手躡腳、不敢嘗試、猶猶豫豫、害怕付出的人來說,沒有機會成功,只有可能失敗。


所以我想告訴你:

一旦決定,就義無反顧的拼;

一旦放棄,就無怨無悔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