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新疆的春天總是來的遲,走的早,當你還沉醉在可愛深紅愛淺紅的喜悅中,沒有來得及品味春的萬千風情之時,春天就已經悄悄地地走了。

為了追尋春天的腳步,也為了26年前的記憶,我們驅車自駕前往烏什縣,追隨著杏花開放的腳步來到了記憶中的這座小城。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烏什縣城不大,但歷史悠久,兩千多年前就已有文字記載,西漢時就併入祖國版圖,是西域三十六城郭諸國之一溫宿國故地,並且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它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天山南脈的南麓,託什幹河上游地帶,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泉”“塞外江南”等美稱,但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裡的春天比阿克蘇地區其他縣市的春天晚了許多。

對於烏什縣我有著特殊的感情。26年前的春天,我正是20歲風華正茂的年齡,從阿克蘇被當做實習生分到烏什縣二中做了一名實習教師。在這個大家庭裡我不僅體味了初為人師的快樂,也感受到了被學生喜愛的幸福。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短短的三個半月的時間裡,我在烏什縣二中實習指導老師阿建江的細心指導下,教案、課堂教學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進步。我所教的那些初三年級的學生也成了我的朋友。這些不同民族,年齡比我小四五歲的學生,不但喜歡將他們的小秘密告訴我,還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帶著我爬遍了縣城周圍大大小小的山,和他們一起騎著破舊的自行車遊玩過“火箭魚池”(現在的託什幹河沙棘林國家溼地公園),柳樹泉,鍋湧泉(現叫開鍋泉)等許多至今已想不起名字的地方,吃著孩子們帶來的酸溜溜的青杏子,快樂就像影子一樣陪伴著我,一直到實習結束離開的那一天。二十多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但是那些美好的記憶卻在在記憶的長河裡愈久彌新。

剛好今年年,烏什縣第六屆杏花節的舉辦地就在距烏什縣城五公里阿克託海鄉蘇依提喀村柳樹泉景區。如今的柳樹泉早已沒有了原生態古樹橫陳的景象。泉池旁古樹與小樹相間,垂柳新發,綠意盎然,一座彩蝶般的拱橋立於泉上,泉水湛藍,深不可測又清澈見底,斷柳匍匐在池中,樹枝上漂浮著或黃或白的水蘚,樹影、人影、橋影倒影水中,亦真亦幻,泉水自橋下盈盈而過,歡快四散奔流而去。藍天白雲、綠樹小橋在這裡相映成畫,大有古道西風,小橋流水的詩情畫意。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泉外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四周柳樹成行,形似圍牆,這就是杏花節的會場。青綠色的小草和枯草就像是給這個巨大的廣場鋪上了黃綠相間的地毯。藍天白雲下,遠處山巒起伏,隱隱可見山頂上皚皚的白雪。杏花節吸引來不少外地的騎行和戶外愛好者,廣場上游人云集,彩旗迎風招展,一派熱鬧喜慶的氣氛。

杏花節上除了精彩的歌舞表演,不容錯過的當然還有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賽馬、鬥羊、鬥雞等民俗活動。大山腳下人頭攢動。賽馬場上一生令下,十幾匹馬爭先恐後地衝了出去,騎手們掣馬揚鞭,一時間駿馬奔騰,風一樣的狂奔在賽場上,這是一場力量和速度的較量,歡笑聲,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另一邊,一隻白色的大羊被拴在柳樹上,它不停用自己的頭和犄角在老柳樹上撞出“咚咚”的響聲,圍得水洩不通的人群裡不時傳來人們的尖叫聲。最使我意想不到的是鬥羊的場面。羊在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溫順的,可是眼前的場景卻使我大開眼界。兩隻體格高大健碩被激起鬥志的公羊,像猛虎般衝下山來,一瞬間,四隻彎曲的大角相抵,“嘭”一聲巨響,隨即兩隻公羊各自向後退去,在憤怒的的目光中一次又一次發起進攻。賽場上時而噓聲一片,時而笑聲連連,時而加油鼓勁,“羊鬥士”的表現牽動著現場觀眾的每一個神經。

鬥羊賽場上剛剛恢復平靜,鬥雞賽場已是戰鬥正酣。兩隻腿腳細長,紅著臉和脖子的鬥雞,怒目圓睜,金毛豎立,或閃轉騰挪;或當頭一腳,廝殺不止,一時間雞毛在在空中飛舞,頃刻間,不知道哪隻雞已經受傷流血。鬥雞的“兇猛搏鬥”引來觀眾陣陣叫好,不僅鬥出了了勝負,還鬥出了快樂。你可別小看了鬥雞這民間活動,它在我國可是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呢。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早在春秋時期的魯國就已經有了鬥雞的記載,《史記》和《漢書》上有多處關於鬥雞的記載,像曹植的《鬥雞篇》、韓愈的《鬥雞聯句》“大雞昂然來,小雞竦而待”等作品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鬥雞這一民間活動逐漸由中原傳入西域。鬥雞這項民間活動不僅成為了漢文化和維吾爾族文化的交流,也折射出維吾爾族人民對勇猛的喜愛和追求。

玩累了就歇歇,品嚐品嚐美食。在餐飲區,剛熱氣騰騰的杏幹碎肉抓飯使人垂涎欲滴、木炭繚繞的煙霧和夾雜在空氣中的羊肉、孜然的香味衝擊著每一個過往遊客的是視覺和味覺;筋道的黃面、酸爽的涼粉、甜美的酸奶等美食色香味俱全,杏幹、核桃、土雞蛋等綠色有機農產品擺放有序。天高地闊,沐浴著暖陽,任清風拂過,和好有家人吃一串烤肉,品一品酸奶,欣賞著眼前的美景,自在和愜意讓人在剎那間忘卻了人間所有的煩惱。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吃飽喝足,你還可以體驗一下勇敢者的遊戲千尺鞦韆“沙哈爾地”。一根十幾米高粗木柱垂直埋立於地面,上面吊著的幾根繩子上,正站著幾名女遊客,兩個健壯魁梧的維吾爾族小夥正努力推動著中間的橫樑,隨著橫樑的轉動,站在繩子上的女遊客很快被旋轉起來,越飛越快,越飛越高,藍天白雲彷彿觸手可得,尖叫聲劃破天空,人們在驚險和刺激中享受著這種傳統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不遠處一位維吾爾族老人正認真的看著轉動的鞦韆。看到他工作人員的胸牌,我主動與老人攀談起來。老人聽到我詢問轉輪時,眼睛明亮了許多,在老人夾雜著維語的講解中我好不容易才弄明白“沙哈爾地”是維語,漢語就是“轉輪鞦韆”或“空中轉輪”的意思。旁邊的工作人員熱情的向我介紹起“沙哈爾地”的構造和玩法。在和這位工作人員的交流中,我得知這項傳統體育活動不但被列入新疆非物質文化引產保護名錄,還在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中得過大獎呢。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當工作人員告訴我,眼前這位老人就是烏什縣奧特貝希鄉農民,“沙哈爾地”非遺傳承人伊斯熱依力·斯迪克時,我不由得對這位74歲的老人肅然起敬。當被問及在烏什縣還有多少人還傳承了這項運動時,老人告訴我只有他和他的兒子庫爾班吐爾遜江。隨後這位鬚髮皆白的老人沉默了,不再說一句話,透過老人望著遠處的黯淡目光,我感受到了人心中流露出的擔憂。

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我不但深切的感受著傳統文化在這裡散發魅力,還真切體會著人文和自然在山山水水中交融。此時正值烏什縣5.8萬畝杏花盛開的時節。怒放的杏花給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披上了盛裝。遠遠望去,山川、田野籠罩在一片粉色的雲霞之中,微風過處,雲霞中鵝黃、嫩綠、碧綠時隱時現,其間阡陌縱橫,農舍掩映其中,素雅和靜謐的仿若一幅巨大的水粉畫,但這大自然的傑作又有哪位大師的妙手丹青能與之媲美呢?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置身這片粉色的雲霞中,阡陌相連的冬麥已經翠綠欲滴,農民們正忙著耕種,空氣中瀰漫著花的香、青草的香和新翻的泥土的氣息,蜜蜂在花間嚶嗡,蝴蝶在枝頭翩飛。田間、地頭、院落裡棵棵杏樹虯勁的枝條上展瓣吐蕊,綻放成淡雅素淨的花朵,一簇簇、一排排,綴滿了還沒有來得及長出葉子的枝條,秀成了團團錦簇,仿若有人點染上了輕淡的紅暈和素白的粉團。幾枝待開的花蕾白裡偷著粉,粉中透著白,像擦過胭脂一樣漂亮,亦如嬌羞的女孩般,露出絨絨的粉色。

放眼望去,棵棵杏樹在陽光下綻放,好似姑娘的紗裙,輕盈而透明,嫋嫋娉婷,有著搖曳生姿的曼妙和如夢似幻的縹緲,我眼前彷彿出現了芳華絕代的美麗女子在如雲的杏花下,水秀曼舞,風情萬種......看著著熱鬧的花事,一陣微風拂過,落英繽紛,像一場雪,又像是一場夢,如臨仙境,人醉了,心也醉了.......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在燕泉河畔憑欄而立,清風徐來,一灣碧水清波漾漾。幢幢高樓隔河與燕子山遙遙相望,歷史和現代在這裡碰撞交融。燕子山千百年來靜靜矗立見證了歷史的雲譎突變;東方燕化石默默記錄著地殼運動的滄海桑田;班超平叛的熱血早已化作河流,滋養著萬物在時光的流轉中生生不息;“遠邁漢唐”、“繼超追騫”的豪情壯志和不屈的精神,也已深深植入人們的血脈一代代的傳承著......

26年前,那些熟悉的面孔早不知身在何處,但在蒼山不老,綠水長流中,小城卻早已日新月異。或許我無法看到這座小城的將來,但在我漸漸老去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座小城所煥發出來的,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文旅新疆:春暖花開自駕遊,邊陲小城去踏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