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員工也是上帝”丨每天學點HR

人性化管理,“員工也是上帝”丨每天學點HR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種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開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

其具體內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對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給人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注重企業與個人的雙贏戰略,制訂員工的生涯規劃等等。

  • 概念

人性管理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針對人的思想的“穩定和變化”同時進行管理的新戰略。

在表面上混沌的紛雜現象中,看出事物發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到下一步前進的方向,識別出潛在的未知需要和未開拓的市場,進而預見到變化並自如地應付變化,這就是現代企業人性管理的任務。

人性管理以“人性化”為標誌,強調跳躍和變化、速度和反應、靈敏與彈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創造和直覺、主動和企業精神、遠見和價值控制,它依據信息共享、虛擬整合、競爭性合作、差異性互補、虛擬實踐社團等,實現知識由德到顯的轉化,創造競爭優勢。

人性管理是企業在已有先進生產技術和規範管理的基礎上,經過系統思考,改變心智模型,提高學習能力,實現自我超越、主動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來實現經營管理狀態的變化,為用戶提供質優、價格適中的產品和服務。

企業必須堅持“復限式”的經營原則,打破原有的分工邊界,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採用人性的生產技術和動態的組織結構,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 基點

注重人的潛能開發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點。

注重人的潛能開發,是提高員工素質的一個根本途徑。

員工的素質對於企業來講至關重要,因此,現今不少企業便將人事部改為“人事培訓部”,一改過去忙於員工的調進調出的作法,將各層次員工的培訓作為HR的主要工作。

一些公司認為,提高員工的能力便是最好的善待員工,他們將目標確定為讓每個員工在本企業工作三、五年之後,能力和實力都能躍上一個臺階。員工在這裡感受到的是不努力就會落伍的壓力,而不是感受到企業搖搖欲墜即將破產的恐懼。

員工的成長是企業成長最好的推動力。

企業對有一定才幹的員工因才施用,讓員工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成就感,也就增強了企業的穩定性,從而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還有的企業對招聘人員動則就是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卻不顧企業所提供的崗位是否需要這麼高的學歷,一來造成人才的浪費,二來“大材小用”,也難以留住人才,其結果是人事部瀕於刊登招聘廣告,人員依然是來了一撥又走了一撥。

因此,要真正實行人性化管理就必須花大力氣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夯實企業的人力資源基礎。

  • 本質

“員工也是上帝”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本質體現。

對於企業來說,員工隊伍的穩定可以說是效益穩定的一塊基石。

頻繁的進進出出,實際上付出最大機會成本的,還是企業,或者說,員工有可能找到一家適合自己發展的企業,而企業要是不內在地包蘊著重視員工的理念,那它就永遠也不會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員工。

員工需要激勵,這種激勵一方面當然是精神上的,但物質激勵在現實工作中往往能發揮更直接的作用。

企業有時候過高地估計了員工的思想境界,認為員工提出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是過分的,這無疑是戴著“老眼鏡”在看新問題。

擺正了企業與員工的位置,才有人性化管理可言。

人性化管理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將人當人看。先有將員工當人看,才有將員工當上帝看。

管理者如果在一般員工面前缺乏平等意識,不給予員工關懷、理解,讓員工參與企業的管理,而是對員工不屑一顧,這種企業就會缺乏凝聚力,缺少形成合力的基礎。

當然,說管理者與一般員工的平等並非要求二者什麼都一樣,重要的是要有平等意識,要尊重員工,將員工當回事。

對員工最好的獎賞莫過於重用員工。

獨具慧眼的領導往往不是等到員工具備各種能力時才去用他,而是隻要他具備基本素質,就給他職位、責任、壓力,讓他在管理實踐中磨鍊,在磨鍊中展示各種潛能,提高管理技能。

不可忽視的是,雖然員工多能默默奉獻,但企業卻不能只將員工當“奶牛”。只有企業視員工為上帝,員工才會視企業為家園。

  • 方法

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內心世界。根據情感的可塑性、傾向性和穩定性等特徵去進行管理,其核心是激發職工的積極性,消除職工的消極情感。

民主化管理就是讓員工參與決策。企業家在作出涉及部屬的決定時,讓其他人參與決策,聽取他們的意見,人們的士氣就會更高一些。

要真正做到管理的民主化,還需要建立一種企業與員工的關聯機制,如讓員工持有一定的股份便是較好的方法之一。

自我管理可以說是民主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其大意是職工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自主制訂計劃、實施控制、實現目標,即“自己管理自己”。

它可以把個人意志和企業的統一意志結合起來,從而使每個人心情舒暢地為企業作奉獻。

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層次,它通過企業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進,使員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行為規範。

文化管理充分發揮文化覆蓋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現狀與歷史,把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顯示出來。

  • 目標

人性化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追求全方位和諧發展。

人可以適應環境,也可以改變環境。正因為如此,眾多管理者都認同:組織擁有的僱員及僱員擁有的知識技能是組織最重要的資源,是組織的構成部分,是組織承擔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利益的根本力量。

如同微軟的比爾蓋茨所說,“我們主要的財產是我們的軟件以及我們開發軟件的技能,都是完全無法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東西。”

管理者在管理決策中充分考慮組織與組織成員的共同發展,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充分滿足僱員的物質、精神需求和全面發展,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僱員潛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人力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滿足組織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