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只因為多出來一丁點,我們才得到好文章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作文四書”,一代文學大師王鼎鈞撰寫的作文小書,風靡港臺校園,迄今已暢銷50餘年。四本小書,《講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文學種子》,涉及抒情文、描寫文和記敘文的寫法,並延伸到議論、抒情、描寫、記敘的綜合使用,從語言、字、句、語文功能、意象、題材來源、散文、小說、劇本、詩歌,以及人生、宗教信仰與文學的關係等角度,教人把內在如潮海翻騰的語言化為文學。是寫作愛好者不可或缺的作文指導手冊。

王鼎钧:只因为多出来一丁点,我们才得到好文章

文 | 王鼎鈞

*文章節選自《作文七巧》(三聯書店2014-8)

我們用記敘的文體記人記物記地記事。我們記下我們所發現的動靜常變今昔表裡。我們賴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及心靈思想發現它們。發現的過程佔一段時間,我們先發現什麼,後發現什麼,有個先後的次序。文章按著這個次序寫,就是直敘。

直敘是最難寫的一種寫法,不幸卻又是最基本的寫法,情形多半是,在作文課堂上首先要努力“禁止”直敘,後來要完成的則是善用直敘。由於直敘最近“自然”,學作文總是先順著自然寫,在這需要使用直敘的時候往往要故意迴避,也是一件苦事。

……

現在談一篇經典之作: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述一個漁人,怎樣發現了世外桃源,後來想再度前往,又怎樣失去了桃源。在這篇文章裡面,文章敘事的先後和事實進展的先後是一致的:

1.漁人出外捕魚,沿著小溪走,遇桃花林。

2.漁人穿過桃花林,來到山前。

3.漁人發現一個可疑的山洞,入內探看。

4.漁人進入肥沃的田野,安靜的農村。

5.山中人款待漁人。

6.山中人說他們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與外界隔絕。

7.漁人辭出,山中人叮囑他保守秘密。

8.漁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記號。

9.漁人向太守報告發現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漁人帶路。

11.漁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記號,無法再入桃源。

循序而進,恰到好處,我們不可能把任何一項提前或挪後。這是什麼道理?為什麼有時你可以“直敘”,有時不可?我們姑且假定,記敘文本來都是“應該”直敘的,不論記人記事記物記地,不論記動靜常變今昔表裡,不論材料來自視聽嗅觸味思,“秉筆直書”就好。這樣產生了許多記敘文。讀那些文章的人,總以為其中某幾篇寫得特別好,閒來無事還想再讀一遍,其中某幾篇又十分乏味,除了查考資料之外簡直不願意碰它。

每一代都有許多有心人。有心人發現,某一篇記敘文所以生動,多半是因為那件事情本身生動。某一篇記敘文所以平板,多半因為那件事情也平板。事實既難以左右,那麼文章也就各有不同的命運:眾人愛讀或不愛。

事情為什麼又有平板或生動之分呢?什麼樣的事情才是生動的呢?有心人加以比較歸納,找出許多條件來。條件可能很多,多得我們一時無法消受,其中最要緊的,也許只有三項,就是

起落

詳略

表裡

三者有一就很好,倘若三者兼備,那真是“文章本天成”了。

有起落,有詳略,有表裡,就用直敘;沒有這些條件又怎麼辦呢?這就得另外想辦法補救,這要在直敘之外另有敘述的辦法。所以,直敘以外的辦法是不得已的辦法。

直敘並不是惡評,“平鋪直敘”才是。採直敘手法最忌的就是“平鋪”,平鋪就沒有起落。

“起落”是從讀者反應的強弱產生的。“平鋪”的缺點就是讀者的反應一直很弱,弱到“不起漣漪”,弄成死水無波。

精練的文章裡,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對讀者產生強弱不等的刺激。作文課堂上恐怕無法考究到這個程度。姑且先用心區別大段文字的強弱起落。拿“聽榜”來說吧,文章一開始是大家準備用很長的時間聽榜,而且不免掛慮到底考上了第幾志願—那年月一個考生可以填八十多個志願!誰知報榜的人一下子就報出來大家要聽的名字,這是“起”。大家聽到了這個名字,高興了一陣子,然後發覺下面有很多時間沒事可做,這段時間本是準備聽榜的,事先把“雜務”都推開了,現在不聽榜,好像生命出現了空白,這是“落”。三舅五姨突然提議他請大家吃消夜,算是慶祝,他挑了一家極好的館子,那裡的菜很有名,大家還沒嘗過,這又是“起”。大家的興致很高,唯有一個人相反,他說他不去,他要睡覺。這人就是考上了第一志願的那個大孩子,考前考後一直吃不好、睡不好,現在一塊石頭落了地,突然覺得十分疲倦,鑽進臥房再也不肯出來。沒有他,好比婚禮中沒有新娘,只得改一天再說了。這又是“落”。

演講比賽宣佈優勝名單,所以要把名次倒過來,跟“起落”有關。冠軍的榮譽最高,獎品最多,到底誰贏了冠軍,大家最關心。如果一開始就報出冠軍的名字來,固然是“起”,可是下面再報亞軍的名字,就是“落”,殿軍的名字,再往下“落”,情緒一步比一步低,不好。現在反過來,步步是“起”,把大家的情緒引到高潮,然後在昂揚的情緒中發獎,在熱鬧的氣氛中散會。所以說,你要記述的事情本身有起落,你寫出來的記敘文也有起落。請記住:

讀者反應的強弱=文章的起落

記敘文除了不可“平鋪”,還有一戒,是不可“平均”。記一天的生活,把一天分成早、午、晚、夜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寫上兩百字,但早晨做錯了一件事,得到一個教訓,寫了兩百字,夜間只是睡眠,連噩夢也沒做,也寫兩百字,這就太平均了。我們常常聽見人家批評一篇文章寫得不好,說那篇文章是“記流水賬”,多半因為那篇文章犯了“平均”的毛病。賬本上的記載是很平均的,一塊錢可以佔一欄,一萬元也佔一欄,每一欄的大小相同。所以看賬本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除非你是會計專家。

作文在下筆之前要考慮安排什麼地方寫得詳細一點,什麼地方寫得簡略一點,有簡有繁。這個原則,連大文豪陶淵明也遵守。我在前面把《桃花源記》裡面的事件,按照發展的時序列出來,除了南陽劉子驥的“尾聲”,共十一條,陶淵明寫山中人的生活狀況用墨最多,連心理都寫到了,寫漁人向太守報告寫得最簡單,只有“詣太守,說如此”六個字。試想在那個年代,鄉下漁夫想面見太守,要費多少周折,太守聽了漁人的報告,也必定加上一番盤問,這些材料都割捨了。文章開頭寫那片桃花寫得很迷人,文章結尾時只說漁人“遂迷不復得路”,斬釘截鐵地斷了希望,那麼大一片桃林再也沒有提到。在十一條之中有幾條寫得詳細,有幾條寫得簡略,詳有詳的道理,簡有簡的道理。

我們試以某一次結婚典禮為習題。結婚典禮的程序不必列舉,我們注意的是,哪一項值得細寫?哪一項應略寫?哪一項可以根本不寫?除非另有特殊理由,來賓簽名通常可以不寫。除非另有特殊理由,婚禮的中心人物是新娘,當新娘披紗捧花踏著紅毯緩步向前時,寫她的動、靜(真個靜如處子),寫她的今、昔(盛妝的新娘比平時“粗服”分外豔麗),寫你眼中的常、變(捧花是“常”,花球的種類是“變”;披紗是“常”,禮服的款式是“變”),寫你眼中的表、裡(一面戀戀不捨她的少女時代,一面興奮地迎接婚姻的甜蜜)。

重要性僅次於新娘的,當然是新郎。他平時不拘小節,今日十分整潔(今、昔),他呼吸迫促,卻竭力鎮定從容(表、裡),他照例手中握著一雙白手套,卻不知在什麼時候只剩一隻了,他竟完全沒有發覺(常、變)。除非另有特殊的理由,我們會詳細寫他。

什麼是“另有特殊的理由”?這是說,來賓中間突來了一個名人,他這人十分忙碌,簡直行色匆匆,他的自信心又特別強,簽下的名字比別人大三倍。這倒頗能增加婚禮的喜氣。這就值得寫了。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婚禮,新娘腿部殘障,不良於行,由新郎攙著一同走到證婚人面前,新郎不讓伴娘攙她,一定要親手攙來攙去,而新郎是英俊的、健壯的、溫柔的。在這個婚禮上,新郎恐是我們筆下第一個人物了。

通常證婚人在婚禮上並不受大眾注意,可是有例外,如果他在致詞時確實說了幾句有益世道人心的警語,我們不寫出來未免可惜。在戰爭的年代發生過這樣的事:婚禮進行到一半,證婚人、介紹人和來賓都逃走了,因為戰爭來了。新娘得洗掉化妝換穿舊衣再逃,新郎陪著她,就在他們手忙腳亂的時候,一個將軍走進來喝問緣由。將軍替他們證了婚,發給他們通行證。這時,焦點人物就是證婚人了。

取材有主從,所以文章有繁簡,不宜平均。

作記敘文不可平鋪,不可平均,也最好做到不平滑。不平滑,文章才有表有裡。“表裡”意思是,我們通常看事只能看見一面,就像看戲,只看見戲臺上張飛對劉備很恭敬,沒看見他倆剛剛在後臺互相指著鼻子叫罵;就像看人,只看見他穿了一身舊西裝,沒看見他口袋裡有一疊大鈔;就像看花,只看見現在一池荷花沒看見冬天一攤汙泥。俗語說:“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捱揍。”從前地方上有私刑,抓到小偷就吊起來打,做賊的只要不失風,日子倒過得比一般人舒服。

鄉下老太太都說世事有“裡三層外三層”。簡化一下,姑且說裡一層外一層吧;倘若能既見其表,又見其裡,文章就格外生動。我們不寫報告文學,不做調查研究,又怎麼知道里一層?不知道就算了,不過有時候那蓋在“外一層”下面的“裡”層,偶然會露出一點端倪來,就像外面黑裙飄動讓我們看見裡面有一條紅裙子,雖只恍惚一角,卻已耐人尋味。這一瞥所得,往往很有用處,抓住了,就可以使文章生色。我們在作文課堂上那點時間,那點篇幅,也只有這麼一丁點兒用武之地,無須貪多。

圖畫不但把立體的事物固定在平面上,也把時間停止、空間切斷。它展示出來的是“外一層”,但是,據說,有一個畫家先畫一匹馬,再在馬蹄旁邊畫幾隻飛舞的蝴蝶,以表現“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情景,就隱約露出“裡一層”來。口袋裡裝著成疊的大鈔和皮夾裡只有車票零錢的人,單看衣冠也許難以辨別,但是其中之一聽見了“當心扒手”的警告會伸手摸摸口袋,於是洩露了“裡一層”的玄機。有一個家庭主婦,婚姻似乎十分美滿,後來她不幸得了重病,終至不起,臨終時低聲喊一個人的名字,顯然是個男人的名字,那人不是她的丈夫,不是她的兒子,不是她的哥哥,誰也不認識那個人,只有年老的奶媽知道那個名字是誰,她在喊初戀的情人!她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快樂。這真是“豁然開朗”,接著又煙霧迷濛!

世上不知有多少事,只因為多出來一丁點兒,我們才得到好文章。記得有個老和尚,平素吃齋唸佛,有一天生了急病,入院開刀,開出牛排來。記得有個雜貨店老闆跟太太激烈爭吵,下午開獎了,店裡還有兩張獎券沒賣掉,老闆太太說:“不退回去了,自己留著碰碰運氣吧,賣了二十年獎券,月月看人家中獎,怪眼熱的。”可是她的丈夫堅決反對。他對獎券的看法是:這玩意只能勸人家買,自己從中賺些蠅頭微利。吃齋唸佛的老和尚有個“裡一層”,它藉著牛排露出一角來;一臉熱情勸人發財的老闆也有“裡一層” ,從只賣不買露出一線邊緣來。露出來的都不多,都若隱若現,這就夠了。

回頭看那個“聽榜”的例子:當時全家欣喜若狂,只有那個考取了的人倒頭便睡,他在考前考後受了多少折磨啊,這是“裡一層”。或者,他沒睡,他的爸爸心滿意足地問:“兒子,你想要什麼做獎品,儘管說!”做兒子的沒精打采地說:“爸,別的我也不要,你把我的畫架畫筆還給我吧!我想好好地畫幾張風景。”原來他的興趣在畫,父母卻逼著他念物理。

就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

作文的材料有隱有顯,可以形成一表一里。

《桃花源記》有起落,有略詳,也有表裡。

先說起落。文章開頭,“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是很平淡的,漁人撐著船沿溪而行,也沒什麼特別。但是“忽逢桃花林”,桃林的面積那麼大,桃花開得那麼茂盛,景象迷麗爛漫,似幻似真,讀者的反應加強了,文章有了“起”勢。

漁人一直往前走,想看看桃林究竟有多大。“起”勢一直維持到桃林盡頭,“落”下來。落到水源,山洞。但是山洞裡有光,漁人鑽進去了,洞很深,也很狹窄。文勢又“起”。以後寫漁人發現了桃源,一直在“起”勢之中,但起與落原從比較而來,起勢之中仍然高低相間,錯落不平。漁人先看見農田和農作物,聽見雞鳴狗吠。然後高上去,看見小孩子。再高上去,看見許多成人。這些人見了漁人反倒嚇了一跳。文勢稍稍下降。大家接漁人回家吃飯,態度十分友好,並且說了“知心話”。山中人說他們的祖先是“避秦”來此。文勢上升。他們根本不知道秦朝已經亡了。漁人告訴他們,秦後面是漢朝,漢朝也亡了。漢之後有魏,而現在,是晉。山中人聽見了這些滄桑變遷,同聲感嘆。這些都足以使讀者產生很強的反應。

這最重要的一段文字寫完之後,漁人辭別,是“落”。山中人請他保守秘密,是落中之“起”。他找到自己的船,是“小起”之後的又一次“落”,但他一路上做記號,顯然有所圖謀,是小落之後的又一次“起”。下面漁人去見太守報告發現,太守派人尋訪桃源,步步上揚,是一次“大起”,但是漁人怎麼也找不到留下的記號,無法再入桃源,是一次“大落”。

文章尚有尾聲。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一位高尚之士,他聽說山中有個世外桃源,十分嚮往,決定前往尋訪,這又是“起”。但是他沒有找到(或者沒來得及去找)就病故了,以後再沒有人打聽桃源在哪裡。像舞臺上的大幕緩緩降下來,文章結束了。

《桃花源記》是一篇短文,居然有這麼多起伏,這是大文豪才辦得到的事情,我們作文,如能有一起一落(或者最後再加一起),就是得到訣竅了。同時我們要明白,文章寫到《桃花源記》這般水準,你讀了有你的感受,我讀了有我的反應,彼此並不一致,因之,你認為是“起”的地方我可能認為是“落”,彼此找到的起伏線並不相同。

例如,前面說山中人輪流款待漁夫是“落”,也許不然。山中人看見漁人闖進來,他們安靜了幾百年的社會突然產生了危機,這個漁人可能把外人引進來,破壞了他們的幸福,他們雖然和和氣氣地陪漁人吃飯談天,內心其實是很焦慮的。他們最後叮囑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就露出“裡一層”來,殺雞為黍都是對漁人“行賄”!那實在是“起”,不是“落”。

再看文章結尾,劉子驥有志未成,病死了,以後再沒有人打聽桃花源在哪裡了,我說是“落”,你也許認為是“起”。世界上“高尚之士”如此之少,人人只能在濁世中打滾,不知道超脫,偶爾有個高尚之士,又齎志以歿,這是多深多大的感慨,這當然可以說是“起”。

由於感應因人而異,起落沒有標準,很多人反對分析文章中的起落,認為毫無意義。誠然,起落云云是不科學的,沒有共同的標準,但是它又何必有共同的標準呢?總之:

它有起有落;

你認為起落在何處就在何處;

你寫文章時也注意起落。

《桃花源記》的“詳略”,前面大致談過,現在且說“表裡”。“裡層”就是引起讀者的想象和推論。這篇文章是通過漁人的經歷來敘寫的,漁人眼中的桃源是一個表層,敘寫到山中人叮囑漁人保守秘密的時候露出少許裡層來。山中人的想法似乎是:雖然已經改朝換代,還是不受外面的官府管轄治理比較好,他們大概是對政治徹底失望了。他們既不喜歡那社會,又不能改變那社會,只有繼續躲起來。漁人在山中停留的那幾天,山中人也許秘密地開過好幾次會吧,會議的結論大概是,他們不希望再得到什麼,但求不失去現在已有的……這些,你可以自由想象。

“不足為外人道也”,山中人也太老實了,自己先把身世和盤托出,再求人家保守秘密,憑什麼相信漁人能遵守諾言?難道憑那幾天的酒飯?他們深知人心的俗惡甚至詭詐才入山唯恐不深啊。不錯,他們並未忘記歷史經驗,只是反應遲緩了一點,等到醒悟過來,就用極笨的方法補救,乾脆把漁人出入的山洞堵死了。他們總要不眠不休汗流浹背幹上幾天吧,老實人都這樣,整天忙著填補聰明人留下的坑洞,以免自己掉下去。這就難怪他們要躲得遠遠的了……這些,你可以自由推論。

有人讀了《桃花源記》,認為山中住的不是人,是一群神仙,那迷離恍惚的桃林,正好是仙凡的分界線。漁人跑去報告太守是俗不可耐的舉動,他從此墜入塵寰,再也與桃源仙境無緣。他之“迷不得路”,既不是山中人消滅了標誌,也不是因為“春來遍是桃花水”,而是隨著漁人的一念之轉,通往桃源的路自動消失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嗎?也許是吧,要知道,也只有《桃花源記》這等水準的文章才會引發這樣的“錯誤”呢。

文章原來分成許多等級。你現在是在哪一級?作好了拾級而上的準備了嗎?

王鼎钧:只因为多出来一丁点,我们才得到好文章
王鼎钧:只因为多出来一丁点,我们才得到好文章

作文四書

王鼎鈞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END—

歡迎點“好看”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王鼎钧:只因为多出来一丁点,我们才得到好文章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回覆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回覆聽課,瞭解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