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如果你喜歡“問海”、“5號餐桌”、“話仙”、“夢海”,那麼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的設計師——王嚮明。王嚮明在2015年他開始“跨界”,所謂跨界是指他從雕刻藝術創作到空間藝術創造的轉型。2015年他創造了“5號餐廳”,在泉州地區爆紅,隨後2016年又創造了問海文創園,並在短時間內福建地區成為了“網紅店”,2018年他又帶著新的作品“咱厝人的咖啡廳-話仙”及“夢海民宿”和大家見面。

在雕塑領域王嚮明一直努力不懈,只為了傳承“工匠精神”,做最純粹的南派石雕,所謂“工匠精神”,是指一個工匠對自己的每一件作品的任何細節專注地精雕細琢,達到精益求精的目的,執著地創作和足夠的耐心,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王嚮明的理解及堅持。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把每一件作品當成是自己孩子來對待。——王嚮明

王嚮明 惠安人、雕刻世家、空間設計師、國家一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南派石雕非遺傳承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代表作有:雕塑《海嬉》 雕塑《湧動的大地》 雕塑《一脈相承》 問海文創園 5號餐桌 話仙 夢海民宿等。

2013年,惠安石雕已蜚聲海內外,然而什麼是它的獨特性,如何傳承,傳統和創新之間的平衡等問題一直縈繞在王嚮明的腦海裡。帶著這些問題,王嚮明和一些老工匠、青年藝人創建了“無名匠工作室”。他們就在兩個密不透風的鐵皮集裝箱改裝而來的“作坊”裡,開始了艱難的創作。五年來,在付出了無數心血進行探索,用最純粹的南派雕材——青草棄石創作了近百件作品。可喜的是,作品《一脈相承》在2015年被國家博物館展出並收藏。得到了同行的好評,專家的高度評價,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也明白了堅守初心的可貴:做“最純粹的惠安石雕”!“無名匠工作室”設定的“守望鄉土,迴歸傳統,適度創新,保證特色”的目標初步達到了,感受到了幾年來的付出是值得的,也鍛造了一支雕藝人才隊伍。

2015年到2018年期間,王嚮明開始了將惠安雕藝向建築藝術、文化旅遊進行延伸的探索,於是“問海文創園” “5號餐桌” “話仙” “夢海民宿”應運而生。“問渠哪得清如許——有容乃大;嘆爾競然固若斯——無欲則剛”,這是崇武文化名人汪先生為問海文創園大型群雕《迴歸》所撰寫的銘文,它闡釋了創園初衷——迴歸自然,迴歸傳統。文創園開放立即成為泉州最火爆的旅遊景點之一。“問海”不但為惠安新增了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也為惠安探索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基地。

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設計師王嚮明的跨界作品: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石雕大師|一位雕塑大師的雕藝與文創的跨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