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在1945年,歐洲的戰事結束在望時,美國陸軍地面力量裝備審查委員會於當年的1月2號在華盛頓召開會議,討論戰後陸軍的裝備發展要求。會議報告於1945年7月20號遞交,其中包括了兩個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第一個設計方案重達75噸,採用炮塔前置設計,要求在傾斜率為7%的斜坡(大約為4度角)上其最低速度達到32千米每小時,涉水深度達到坦克車高,主武器口徑不超過90毫米但是配合特殊彈藥可以在1828米(2000碼)的距離上擊穿呈30度角傾斜放置的254毫米(10英寸)裝甲板,火控系統被要求在3657米的距離上精度達到0.3角位(即在3657米的距離上,炮彈的分佈不超過一個直徑為2.3米的圓,不知道當時的美國為何有這種底氣提出如此的精度要求,要知道現在美軍M1A2型艾勃拉姆斯主戰坦克在發射訓練用的初速為1700米每秒的尾翼穩定脫殼彈時,精準度也是0.3角位,而在當時肯定無法實現如此高的初速和擁有如此先進火控系統),這意味著按照要求,該坦克可以在3500米外的距離上準確命中當時任何一輛中重型坦克。而在防護方面,該坦克被要求在炮塔和車體的正面擁有267毫米的傾斜裝甲,側面從上而下的裝甲分佈為102~66毫米,車體背面為38毫米,頂部為1.334毫米。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上圖為美國75噸坦克計劃的大致外形於裝甲厚度分佈,下圖為當今美國訓練用的尾翼穩定脫殼彈,紅圈內即對其精度的描述,小於0.3角位,和當時美國對75噸重型坦克的火炮精度要求完全一樣。要知道速度決定精度,下圖這可是一顆1700米/秒的炮彈,而在當時是不可能達到這種初速要求的,所以美國人在當時為何有信心對這款坦克做出如此苛刻以至於不可能實現的要求,筆者不得而知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而第二種鉸鏈式四履帶重型坦克的計劃則更為激進,該型坦克計劃重量為150噸,裝備一門高初速的105毫米坦克炮或155毫米坦克炮,同時還採用了自動裝彈機和雙向火炮穩定器來增強其作戰效能。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150噸超重型坦克的設想圖,可以看出其與眾不同的鉸鏈式設計,這種設計一般不運用在戰鬥車輛而運用於全地形車上。下圖為瑞典BV206S型四履帶全地形車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真正使美國對重型和超重型坦克產生興趣的原因則是其見識到納粹德國“鼠”式坦克,E100坦克計劃和柏林閱兵時蘇聯的IS3坦克,尤其是後者,其大角度的傾斜裝甲和122毫米的主炮對美國在戰後的坦克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戰結束後的同年11月1號,在著名的約瑟夫·史迪威將軍的領導下,美國陸軍器材發展與準備部開始了戰後初期的坦克設計,設計報告於1946年1月19號遞交,包含了戰後初期美國的輕、中、重型坦克的設計要求,但是其取消了關於超重型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的計劃,因為當時根據裝甲兵學院的意見,在戰場上最好的反坦克武器是另一輛坦克。在這樣的一種坦克作戰的思想下,只有擁有強大火力和厚重裝甲的坦克才能受到青睞。

與此同時,克萊斯勒公司於1946年5月14日提交了一份單獨的重型坦克設計,這款設計被稱之為K坦克,這是該公司第一種使用這個名字的坦克(克萊斯勒公司第二種名為K的坦克就是後來的M60主戰坦克)。

K坦克主武器為一門許多美國實驗重型坦克都採用過的T5E1型105毫米坦克炮,備彈100發。雖然採用了一門長身管的坦克炮,但是由於其採用了炮塔後置的設計,當其炮塔向前時,其車長只超過潘興坦克3英寸(M26炮塔朝前時車長為8636毫米,即K坦克炮塔朝前時為8712毫米)。坦克乘員為四名,分別為車長,炮手,駕駛員和裝填手,四個乘員全部位於炮塔內。雖然之前的T23實驗性中型坦克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讓炮塔內部的乘員進行駕駛,但是人們仍然普遍認為K坦克是美國第一種把駕駛員放置在炮塔內部的坦克設計。

動力方面,K坦克使用一臺1200馬力的引擎,傳動系統使用電力傳動,主動輪和動力系統居於車體前部。防護方面,K坦克全車由均質鋼焊接而成,炮塔外形呈類似T55坦克的圓弧狀,正面厚度為178毫米,背面厚度為76毫米,車體正面裝甲傾斜三十度,厚度與炮塔正面同樣為178毫米,側後為76毫米。K坦克車寬為3912毫米,可以由鐵路運輸,30英寸寬的履帶可以將對地壓強減少至9psi(62kpa),一個看起來不像是重型坦克的數據。而在副武器方面,K坦克採用了兩挺.50口徑同軸機槍,並且在車體上還安裝了兩挺.30(7.62毫米)口徑機槍和兩挺.50(12.7毫米)口徑機槍,兩挺.30機槍放置於車體前兩側,兩挺.50機槍放置於車體後兩側,四挺機槍剛好位於車體的四個角。該計劃由於戰後的武器研製撥款減少而下馬。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克萊斯勒公司製作的K坦克的模型,可以看到其十分帶有戰後蘇系坦克風格的炮塔設計

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在二戰結束前後的這段時間提出的重型坦克設計方案,都是十分激進且充滿自信的。特別是克萊斯勒的K坦克計劃,雖然日後克萊斯勒公司產生了例如M48、M60和M1等優秀的坦克設計,但是就筆者所知,克萊斯勒公司此前並未有過研製如此重型坦克的經驗。而K坦克這個設計計劃如此的激進,特別是在60噸重的車體上實現乘員全部放置在炮塔內(這個炮塔內還同時還要放100發105毫米炮的炮彈,待在裡面肯定不會是什麼愉快的經歷),首上裝甲厚度為178毫米以及對地壓強為9psi(62kpa)。要知道當時就算是越野性能優異的蘇聯T34坦克,其對地壓強也達到了66kpa,而T34坦克的自重僅為30噸。

至於其他坦克,例如戰後美國的M48中型坦克(52年投產,45噸)為76kpa,美國的M41輕型坦克(51年投產,24噸)為70kpa,蘇聯T54型中型坦克(36噸,47年投產)為79kpa,法國AMX13輕型坦克(52年投產,15噸)為75kpa,中國62式輕型坦克(63年投產,21噸)為67kpa。

由此可以看來,在1946的條件下,在一輛60噸重的坦克上實現9psi(62kpa)的對地壓強是十分困難的。 並且如果要以每條履帶30英寸(762毫米)寬,整車重量60噸的情況下實現9psi的對地壓強,那麼其履帶的接地長度就應該有6189毫米長,車體長度至少就要達到8200毫米級別,這個車長已經遠超當時的重型坦克(美國T34實驗型重型坦克車長為7594毫米,二戰德國虎王重型坦克車長為6842毫米),雖然這一長度也可以進行鐵路運輸,但是對於作戰來說,是個十分大的隱患,蘇聯曾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各部位因被擊中而損傷的比例進行過分析,其中,坦克車體側面中彈而產生損傷的比例是最高的,佔總數的38.4%,遠超因為坦克車體正面中彈和炮塔正面中彈而損傷的比例(所以二戰結束後蘇聯運用了橫置發動機的設計來減少車體長度,這是為了減少坦克側面中彈的幾率)。由此可以看出,雖然K坦克可以通過增長履帶的接地面積來達到減少壓強的目的,但是由此帶來了車體過長的毛病,並且這從某些方面來說,增大了其被擊毀的概率,得不償失。

逝去的“暴龍”,二戰後美國重型坦克發展一覽,有何內幕(一)

國內70年代翻譯的對於蘇聯二戰坦克因不同部位被擊中而損傷的比例統計表,可以看出,坦克車體側面上部是最容易被敵方火炮擊中而造成損傷的部位,其遠大於炮塔正面,炮塔側面與車體正面上部被擊中而產生的損傷比例。並且其損傷的相對密度(即中彈率)也相當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