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三位一體”面試啟動 為考生量身定製開放型考題

2019-04-13 17: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馬悅

浙工大“三位一體”綜合素質測試現場

4月13日上午,浙江工業大學朝暉校區裡,“三位一體”綜合素質測試如約而至。

記者從浙工大招生辦瞭解到,今年,浙工大“三位一體”的報考熱度不減——網絡註冊報考的考生有5654人,經過資格審查,有效報考人數為4417人,人數創歷史新高。最終,今天有2106名考生進入面試環節,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在前期被淘汰了。

今年浙工大“三位一體”的報考情況如何?考題是什麼話題?家長們如何評價這些年越來越火的“三位一體”?記者在現場帶來第一手消息。

報考:許多6A考生被淘汰

浙工大學生處處長、招生辦主任許偉通向記者透露,今年,蕭山中學等6所高中有上百名學生報考,最多的一所學校報名人數超過200 人。

報名火爆的同時,浙工大的報考條件也位列省屬高校之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要求6A。許偉通說,從去年的7A降為今年的6A,主要是基於2019年考生學業水平考試A的數量總量上有所減少的考慮。

“6A的報考要求只是最低標準,從報名到入圍面試的情況看,部分6A考生書面評審中被淘汰,主要是綜合素質評價、個人陳述材料等方面有所欠缺。”許偉通說,經過招生辦統計,面試學生中, 10A及以上的考生有119人,他們可以直接進入面試環節,9A及以上的學生有350人、8A以上有721人,基本都能進入面試,剩下的大多數都是7A的。

考題:談談互聯網的優缺點

今年,面試的學生還是進行半結構化測試。學生要進入兩個考場,每個考場有3位評審,前後各有10分鐘。

在第一個考場,考生會拿到一頁紙的閱讀材料,準備20分鐘後,考官會根據材料提問,學生作答。閱讀材料文理融通,有可能是文科的教授擬定了工科的題目。

在第二個考場,考官自設問題進行提問。內容包含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也可以根據考生的個人陳述進行提問,屬於開放型的面試。

浙工大“三位一体”面试启动 为考生量身定制开放型考题

上午11時左右,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一位來自平陽中學的考生小陳和記者分享了閱讀材料考題:

什麼是大數據?什麼是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目前有什麼優缺點?對它的缺點,我們應該怎麼應對?未來,我們的生活跟大數據互聯網會發生關聯,你覺得未來跟大數據有關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小陳說,1500字的材料講的是互聯網大數據的概念,屬於比較泛泛的內容。隨後的提問環節,考官提問角度還是比較刁鑽的。

“第二個考場裡,考官的問題都很個性化。”小陳說。

記者在採訪了多位考生後,羅列了一些考題:你來自哪個學校?平時有什麼興趣愛好?你比較喜歡哪個專業?平常喜歡讀什麼書?對自己面試的評價如何?說說你對轉基因生物的看法,說說你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最終,考官們將依據學習潛質、科學思維、人文素養、社會意識、心理素質和個性特長等多個維度來考查學生。

培訓:綜合素質的養成沒有捷徑

今年是浙工大“三位一體”招生的第九年,目前,已有四屆“三位一體”的畢業生,學校也對“三位一體”的考生進行了跟蹤對比調查。

“很明顯的是,‘三位一體’的考生適應性強,擔任學生幹部的多,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綜合實力很強。”許偉通說。從數據上來看,“三位一體”入校的學生中,保研、考研、升學的比例近37%,比全校平均值高出近10%。

考場外,有不少家長提到,“三位一體”是給孩子多一次機會,或許能撿到便宜進入心儀的高校。

在許偉通看來,考生、家長還是要理性報考,精準定位,不要盲目報考。“從這幾年的錄取情況看,‘三位一體’比統招的分數略高一些,分差在10分左右。”他說,“三位一體”考試並不是報得越多越好,盲目報考很多學校會做很多無用功,也影響高考複習,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點報考。

對於家長、考生關注的培訓班,許偉通表示“沒有必要”。“綜合素質的養成不是靠一天兩天的培訓,而是長期累積過程,比如閱讀面、看過的書、參與過的社會活動這些都不是突擊能達到的。”他說,考官們其實能敏銳察覺到這些培訓痕跡清晰的學生,他們在面試中並沒有太多優勢,“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都看平時積累的多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