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8年,從享受生活,到假裝優雅

外企8年,從享受生活,到假裝優雅


某國愛立信辦事處,有一次召開會議。

臨會前5分鐘,組織者突然打電話稱,自家的馬忘記餵了,得先回去餵馬。

其他與會者毫無異議,輕鬆愉快地同意會議改期。

以上這個段子,是我入職愛立信時,聽來的。

十年職場路,兩個老東家。愛立信教會我生活,華為教會我生存。

華為狼性文化曾寫過不少,大年三十除夕夜,想和你嘮一嘮,如家一般溫暖的愛立信,教會我的人性化。


1

聽過一句話,每個職場人,都有過一個外企夢。

背後的意思,大概是因為,外企曾一度是最佳僱主的代名詞。

我很幸運,畢業那年,即順利進入愛立信,一家源自北歐的百年企業。

我們親切叫它愛記。

在華為崛起前,愛記是電信業無可撼動的領軍者,全球市場份額一度高達40%以上。

在愛記的八年半,是我迄今為止的職業生涯裡,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它人際簡單、領導nice、福利優渥,始終秉持人性化管理。

它符合初入職場的我,想象裡好公司的完美定義。

那年,我大學畢業來到北京,暫租住在東四十條的一間地下室。

沒有衣櫃,沒有桌子。

唯一的傢俱,是一張單人鐵床,床頭堆放著我的衣服、電腦和書,這是我當時的全部財產。

北京的夏天,平均氣溫超過35度。每一天,我都是被熱醒的,但也總帶著十足期待:終於,又到上班的時間了。

愛記班車會在8:10準時到達東四十條,車上有空調。

司機似乎是陶喆的粉絲,每次我上車,音響裡都在放《就是愛你》。

同行的同事,無論男女,總是談笑生風,儘管仍是中英夾雜,卻鮮少有人聊工作。

他們眉眼間輕鬆怡然的感覺,不像去上班,倒像去郊遊。

外企8年,從享受生活,到假裝優雅


2

我是以Trainee(培訓生)身份進入愛立信。和我一樣的,還有32個人。

培訓持續3個月,我們33人,與大學時一樣,每天朝九晚五在公司階梯教室上課。

休息時,可以在茶歇區吹著中央空調,肆意聊天、喝咖啡。

期間,工資照常發,一分不少。

正式上崗後,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各種大牛的分享。

領導也多次提示:在愛立信內部,但凡你有問題,可隨便拉住一個同事發問,不必拘泥身份。

上下級之間,也一概不許稱“領導”、“老闆”,更鼓勵直呼其名或叫英文名。

這個舉措,極大打破上下級、新老同事間的隔閡,也讓身為新人的我得以快速提升。

我第一次出差,TL(項目組長)統一幫忙安排行程。

他問我:想住哪裡?香格里拉、洲際還是希爾頓?

我愣了,這些也可以住?不是住招待所或者如家……

TL哈哈大笑,公司有標準的。你出去,就是代表公司形象。愛記文化,一向是完成工作之餘,鼓勵大家享受生活。

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隨和貼心的上級、熱情友善的同事、五星標準的舒適,這是愛立信給我的最初印象。

與那間狹小晦暗的地下室相比,它簡直就是妙不可言的伊甸園。

當然,那地下室,我僅住了一個月。

首月工資到手後,為了防止為數不多的衣服,繼續在潮溼中發黴,我迅速搬了出去。

外企8年,從享受生活,到假裝優雅


3

愛立信主張人性化。

我們在客戶面前足夠硬氣。下了班領導就往外趕人。公司內部常常抽獎搞團建。有事請假,一定會通融。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也如出一轍地帶團隊:為下屬抵擋客戶不合理需求、最大化替每一個成員爭取利益。

至今,我和很多團隊成員的關係仍然很好。

我得到的評價,是“值得信賴的大哥”。

這話,在我看來,勝過“好領導”、“好上級”,令我欣慰至今。

但隨著工作時間越久,愛立信的舒適管理,也開始逐漸暴露出問題。

第一個問題,有關公平。

老貓,一度是眾人眼中的傳奇。他技術很牛,攻克過很多艱難項目。

難能可貴的是,他編寫了很多技術文檔,還順手開發過不少工具,大幅提升了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

但就是這樣一個核心技術骨幹,在某次團建喝多了後向我們吐槽,公司太令他寒心。

他的若干突出貢獻,只換來一紙獎狀和5000元獎金。年終獎,也跟其他員工一樣。

他說,這大概就是公司不成文的規定:講求人性化,要照顧多數人的感受,維持整體的和諧。可對我的付出,太不公平。

一個月後,老貓辭職離開,到一家創業公司做技術總監,現在混得風生水起。

第二個問題,有關效率。

本文開篇餵馬的例子,發生在國外愛立信。如果是國內愛立信,會是什麼情況?

客戶有緊急需求過來,各部門會各種Escalation(問題升級)、Budget review(成本刷新)。

會議開了一堆,卻遲遲不決策。

為什麼不決策呢?

第一,灰色地帶,誰也不想輕易出頭;

第二,我們是人性化管理,不能把大家逼得太狠,這有傷和氣。

一來二去,時間耽誤了,客戶跳腳了,效率喪失了。

第三個問題,有關成就客戶。

像多數規範企業一樣,愛立信這家百年老店的企業文化,也把成就客戶放在首位。

但跟一些企業“屁股對著領導,頭對著客戶”相比,愛立信的成就客戶,又帶著一股貴族式的傲嬌和自我。

簡單來說即是:我是最專業的,你只要信我就好。

一個前資深產品專家,曾不無感慨和我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根本想不到,我們的產品研發邏輯是,我是上帝,我做什麼客戶用什麼。總部提前一年規劃好產品的所有功能,如果客戶根據實際網絡情況,想插進去一個必須的功能,對不起,我們會全力證明,你是錯的。

當時還沒有華為,客戶也只能忍著。

在這種邏輯下,內部研發人員很輕鬆,公司對於他們,的確做到了人性化。

可是,這真的是在成就客戶麼?

外企8年,從享受生活,到假裝優雅


4

隨著華為、中興地崛起,在中國市場上,我們陸續見證了北電、摩托、諾基亞等傳統電信巨頭地倒下。

愛立信亦不能獨善其身,業務放緩,連年虧損,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最終被華為趕超。

為降低成本,愛立信實施了多輪裁員。

此時,我才開始把注意力從咖啡、航空金卡和酒店積分中抽離,聚焦到隨時可能發生的實際問題上:

在這個夢幻般的伊甸園,享受生活是蠻好的,可要是有一天我被裁了呢?外面的世界,要是跟這裡不一樣,我活得下去麼?

當我跟華為、中興,甚至其他合作方公司深度接觸,當我逐步打開視野時,我不得不承認:

自己像一株溫室裡的花朵,愛記安全、舒適、溫暖又美好,但它遠不是世界的全部。

後來,我從北區離開,到西區的新環境報到。

第一天, 一個無賴客戶張嘴就秒掉了我從首都帶回的滿滿自信。

我向團隊求救。可是,新工作氛圍跟曾經完全不同,他們分成兩派,冷然看著我的無助,同時要求我站隊。

那一刻我很懵。

唯一真實的感覺,是已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我,竟然像個應屆生,手足無措。

我無比珍視的優雅,我引以為傲的專業,在現實面前,不值一提。

很快,愛立信新一輪裁員。我思慮良久,果斷舉手,拿了補償金離開。

再好的企業,也不會負責你的終身。

世界在變,愛立信在變,我們也必須應變。

唯有緊跟外部變化,才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大負責。

外企8年,從享受生活,到假裝優雅


5

有人說,在外企學章法,在民企學活法。

深以為然。

對我來說,愛記八年半,塑造了我單純、自信、堅持善良的價值觀,它讓我保有信任的能力。

同時始終堅信,再黑暗的地方,也一定有亮光可以照進。這是我一度稟持的,生活應該有的態度。

後來,在華為的日子,我體會到生存的艱難。華為帶給我另一份感受:澎湃的內心與咬牙拼命的死磕。

我有一個朋友,曾寫下:

只有當自己把皮鞋脫掉,挽起褲腳踏踏實實地把腳踩進泥裡,才能發自內心的理解,為啥中國民企能蓬勃發展成這地步。

我感謝愛立信教會我生活,也感謝華為教會我生存。

我想,它們二者合而為一,或許才是企業人性化的全部內涵:

不是表面優雅,而是無論逆境順境,都能篤定自己擁有更多選擇。

真正的職業化,是從舒適區中跳出,保持自我刷新的能力。

從新年伊始,就開始。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寫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