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學習”迴歸教育常識

“教育常識”即為“有關教育的最基本且簡單的事實性的知識與道理”,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接納每個學生不同的特徵,探索不同學生不同的個性目標。近年來信息工程學院積極探索本科教育方式方法,在教育之人和教育之事方面遵循從“最基本且簡單的知識和道理”開始,將本科教育迴歸原點,遵循常識。

以“善學習”克服“教育偏離”。信息學院堅持“以本為本”,向常識索取教育的方法,讓教育常識重新成為教育的底線。學院高度重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積極創設實踐條件和擴展實踐基地,堅持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對本科生的教育過程中做到“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本”,迴歸教育的立德樹人初衷和使命。學院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及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經驗交流會,在學習和交流中提升青年教師講授方式、講授內容和講授技巧;積極推進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加強信息科學實踐育人環節和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獲批教育部5項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暑期邀請國外專家教授來校開展“人機交互與可視化技術”“電子商務概論”“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商務智能與數據挖掘”四項全英文課程,在對外交流中提高課程建設水平。

以“勤學習”消除“人生迷茫”。信息學院積極引導學生勤於學習、樂於學習,在勤學善問中擺脫迷茫,進而找準人生方向。一是幫助學生上好民族精神必修課、時代精神必修課、入黨教育必修課和愛國奮鬥精神必修課,指引學生勤學航向;二是講好西農記憶、西農精神、大師事蹟和奮鬥故事,點亮學生勤學目標;三是樹立黨員榜樣、朋輩榜樣、家長榜樣和校友榜樣,提升學生勤學動力;四是建好學習空間、科創空間、實踐空間和成長空間,推動學生勤學實踐。此外,學院找準學科特色,提升學生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本科學生積極參加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ACM編程大賽、高校網絡信息安全挑戰賽、“藍橋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等專業相關競賽,2018年度獲得軟件著作權30餘項、校級及以上科創競賽獎項399項、國家級和國際獎項134項。

以“實學習”避免“表面文章”。判定一位教師及其教學活動是否有根基,是看其靈魂深處具有多少“教育常識”的基礎,更要看他的每一個教育行為細節中展現了怎樣的“教育常識”。信息學院榮獲“金牌教師”的陳勇副教授及其團隊充分考慮學科和生源差異,重新優化了我校非信息類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實施按照學科進行分類教學,進一步優化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應用和程序設計知識結構,理清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邊界以及理論教學運行過程中與實踐實習銜接上的同步性,將計算思維、計算機系統概念、數據庫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以及農業信息技術進入了理論課堂,將具體的操作內容及操作方法置入了實驗實習教學中。這種改革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評價和學生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