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英國人研發的最後一款巡洋坦克,卻常被當做運兵車使用!

歡迎來到二戰裝備講堂,咱們本期的主角是——英國彗星巡洋坦克!

二戰時期英國人研發的最後一款巡洋坦克,卻常被當做運兵車使用!

彗星是英國研製的最後一種巡洋坦克,是該類型坦克的絕筆終章。先來說說該坦克的研製背景,在北非戰場,英國大規模使用了巡洋坦克,雖然建樹平平,但也還算能夠與當時的德國坦克周旋。因此,英國人並不認為巡洋坦克的理念有問題,而是轉而研究更強力的巡洋坦克,也就是克倫威爾了。說實話,要是這款從1940年就開始研製的坦克早誕生兩年,英國人在與德軍的裝甲對抗上,不會那麼慘。克倫威爾坦克的下線時間受到產能、經濟等多重影響,直到1943年1月才投入生產,這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本來是研製用來對付三號四號坦克的,結果服役的時候人家虎豹裝甲都滿大街跑了。

二戰時期英國人研發的最後一款巡洋坦克,卻常被當做運兵車使用!

因此,在這數年空檔期,英國的巡洋坦克門面一直靠扛著一門40毫米口徑QF 2磅炮的十字軍坦克撐著,被虐的夠嗆。而花了大力氣搞出來的克倫威爾坦克雖然性能不錯,達到了當時英軍研發它定下的目標。但此時戰場上的德軍坦克裝甲更厚、火力更猛,受限於巡洋坦克的設計理念,克倫威爾雖然跑的賊快,但自身的火力卻是不行,在戰場上只能充當陪跑的角色,通過高速移動吸引德軍坦克注意力,然後讓友軍“螢火蟲”來當主力。當時英國人能夠有效限制虎式的火炮只有17磅炮,但因為克倫威爾空間有限,無法安裝口徑大於75毫米的主炮。在設計上,彗星坦克基本就是克倫威爾的放大版,在1943年7月,軍方公佈了彗星坦克的研製標準,因為大量採用和繼承了克倫威爾的零部件,因此彗星式坦克的研製進度很快,在1944年2月樣車就出來了。

二戰時期英國人研發的最後一款巡洋坦克,卻常被當做運兵車使用!

更大口徑的主炮自然帶來更大的重量,但彗星坦克的發動機卻是和克倫威爾同款的,因此,英國人必須解決重量的提升問題。工程師們改良了懸掛承載,在左右兩邊各增加了4個託帶輪,並加寬了履帶,在賦予其威力更大主炮的同時,極力保持克倫威爾速度快、機動性好的優點。在使用脫帽穿甲彈時,能夠在一公里距離上貫穿165毫米護甲,足以對虎豹坦克造成致命威脅。

二戰時期英國人研發的最後一款巡洋坦克,卻常被當做運兵車使用!

彗星坦克於1944年9月正式服役,派發給駐紮在比利時的英國第11裝甲師,但是,在換裝訓練的時候,阿登戰役爆發,因為不熟悉新坦克,第11裝甲師還是使用了原先的裝甲參戰,也就是說,彗星坦克沒有趕上這場西線爆發的最激烈戰役。直到1945年1月,彗星坦克才完成換裝,將除螢火蟲坦克之外的全部中坦替換掉。只不過,雖然這次英國人研製彗星坦克的速度很快,但依舊是趕了個晚集。在德國境內的戰鬥中,彗星坦克鮮少遇到德國裝甲,白白裝了一門17磅反坦克炮,完全沒有發揮的場景。不光如此,由於後續德國人崩潰速度太快,彗星坦克常常被當作裝甲運兵車使用,且十分的普遍,普遍到英國人怕排氣管灼傷士兵,特意在彗星坦克表面加了護罩,讓人哭笑不得。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