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

國學文化《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豁達一點,解脫的是自己。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怕的就是熟悉之後的冷漠。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最怕的就是熱情之後的陌生。

國學智慧《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

經歷過這些事情才會真的明白,有一些人在你風生水起的時候,他們像蜜蜂一樣撲過來。當你日落西山的時候,他們作蟲獸散去。

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功利性的時代,別人接近你大多都是帶著目的過來的。又加上近些年,更多的人提出的有價值的社交,所有人都在排斥無用社交。

其實那些無用社交,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才是一種以感情為基礎所產生的交流狀態。而那些所謂的有用社交,更多的都是一種功利性的社交,入不了心。

國學智慧《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

這樣一個狀態,並不是某一個人某一種理念能夠改變的,因為這是人的一個弱點,這是所有人基本上都會有的通病。

國學文化《菜根譚》中就說:飢則附,飽則颺;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飢餓貧困的時候就去投靠別人,豐衣足食就揚長而去。看到人家有權有勢就去巴結逢迎,看到人家落魄貧寒的時候,就拋棄不顧別人,這都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

有一句話,正是驗證了這樣一個道理。古語中常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你有價值有能力的時候所有人都會上趕著巴結你,當你有一天落魄的時候,別人就會立馬離去,其實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個狀態,大可不必為此苦惱。

國學智慧《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波折起伏中生存的,所有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過一些高峰,經歷過一些低谷。在高峰的時候體會過所有人向自己撲來的感覺,在低谷的時候體會過別人像鳥兒一樣散去的場景。其中的悲歡離合,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之下,並不用去斥責別人,也不用去埋怨別人,這只是人之常情,世之通病。古今都是如此,這也不怪其中一個人,所有人都在嚮往著有價值的社交,所有人都在嚮往著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樹倒猢猻散,這是人之通病。

國學智慧《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

在人脈關係上面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當你真正窮過一次,才能看透一些人。

古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當你經歷了高峰經歷低谷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看透人心,才能真正的看見別人的狀態。經歷的多了,也就無所謂了,也不必計較那些東西。

當你面對這樣一些人的時候,更多的是內心應該有一種溫和豁達的心態。如果說,你因為別人樹倒猢猻散,因為別人的離開就埋怨,怨恨,那麼你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國學智慧《菜根譚》:趨炎附勢,只是人之常情

人之本性,大概都是這樣,何必去計較那一些緣聚緣散。倒不如順其自然,當別人來臨的時候就好好的對待,當別人離開的時候,就瀟灑的揮揮手。

​如果害怕這樣的事情給你自己帶來損失,那就像儒學中所說的,具備一種識別偽君子的能力,也就是儒學中所說的偽善,當你懂得識別一個偽君子偽善的面貌,才能夠避免這樣的人給你帶來的傷害。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國學文化《菜根譚》中的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