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朋友看過來!馬金鳳藝術周將於27日在洛陽歌劇院啟幕


戲迷朋友看過來!馬金鳳藝術周將於27日在洛陽歌劇院啟幕

馬金鳳攜弟子們給戲迷們獻唱


戲迷朋友看過來!馬金鳳藝術周將於27日在洛陽歌劇院啟幕

馬金鳳和大家揮手致意 記者 張怡熙 攝

“馬金鳳回來了!”昨日,馬金鳳藝術周媒體見面會暨“馬派”弟子演唱會在周王城廣場舉行。豫劇泰斗、被譽為“洛陽牡丹”的馬金鳳一出現,就受到了洛陽戲迷的熱情歡迎。無論走到哪兒,這位98歲的藝術大師,最牽掛的都是洛陽。

 1 為看馬老一眼,他等了3個小時

“我從小就喜歡聽馬金鳳的戲,也看過她演的戲。我在洛陽打工,本來今天準備回老家,前幾天聽工友說馬金鳳要回洛陽演出,我6點就來了。”舞臺前方,揹著大包小包行李的新安縣倉頭鎮郭莊村村民趙獻子說,為了看馬金鳳一眼,他已等了3個小時。

活動現場,退休職工劉國宇手裡拿著一把扇子,上面題有“馬金鳳”三個字。原來,這是30多年前馬金鳳在宜陽慰問演出時給他題的字。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一直悉心珍藏著這把扇子。劉國宇說,馬金鳳愛國親民、無私奉獻,她無論走到哪兒,都是洛陽人民心中的藝術家。

“你們好!洛陽的父老鄉親們好!”藍色圍巾、紅色上衣、紅色皮鞋,馬金鳳面帶微笑和等待已久的戲迷們揮手致意……昨日9時許,當馬金鳳出現在舞臺後方時,戲迷們激動不已,紛紛上前合影留念。

合影持續了半個小時。馬金鳳儘管坐著輪椅,但一直保持著微笑,和大家親切地打著招呼。

9時30分,媒體見面會正式開始。馬金鳳出現在舞臺上,臺下等待已久的戲迷們歡呼起來,掌聲如雷。“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和弟子們合唱《穆桂英掛帥》,這位98歲的老人精神抖擻,風采不減當年。當弟子們一一登臺演出時,坐在臺下休息的馬金鳳不時打著手勢,低聲唱和。

 2 “洛陽這片土地養育了我”

5歲隨父學藝,7歲登臺演出,14歲擔當劇目主演,從風華正茂到耄耋之年,馬金鳳一輩子痴迷戲劇,突破了舊時代藝人門戶之見的藩籬,熔豫東豫西調於一爐,創立“馬派”聲腔,唱“響”中原大地。

《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等長演不衰的豫劇經典,在河洛大地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馬金鳳還言傳身教,培養了大批豫劇名家名角,如今他們都活躍在戲劇演藝一線。無論走到哪裡,她都是戲迷和群眾心目中的“紅人”。

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總結了馬金鳳的“四大貢獻”:為豫劇全面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創立了“馬派”藝術、創建了戲曲中的“帥旦”行當、一生為人民服務。

“馬金鳳創立的馬派藝術,是洛陽戲曲文化的傑出成果,是河南豫劇的驕人財富,更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珍品瑰寶。她不只是咱河南人的寶貝,還是全國人民的寶貝。”李樹建說。

馬金鳳的親授弟子關美利說,27日至30日,馬金鳳藝術周活動將在洛陽歌劇院舉行。這次活動是馬派弟子的大聚會,也是一場文化盛會。一個多月前,全國各地的戲迷們就在打聽這個事兒了。

關美利介紹,見面會本來打算在劇院進行,但考慮到戲曲要走進百姓舞臺,滿足更多戲迷朋友見馬老師一面的心願,就改在周王城廣場舉行。

“馬老師不管走到哪兒,都說‘我為洛陽人民服務好,洛陽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她對洛陽感情很深。有一次,我去青島看馬老師,走的時候她掉淚了,說她兒子咋不把工作放在洛陽。”關美利說。

馬金鳳的三女兒馬汎浦說,母親無論走到哪兒,最牽掛的都是洛陽。

3 “馬派”經典劇目即將上演,快來看看吧

作為今年牡丹文化節的文化活動之一,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馬金鳳藝術周將於27日在洛陽歌劇院啟幕。

除了媒體見面會暨“馬派”弟子演唱會,本次藝術周還有哪些亮點?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馬派”名劇展演活動

亮點:以洛陽豫劇院演藝有限公司為班底,由眾多“馬派”知名弟子分別領銜演出豫劇《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等馬派代表劇目,邀請河南豫劇院青年團新創作的豫劇《馬金鳳》參加展演活動。

●4月27日19時40分:《穆桂英掛帥》,由國家一級演員關美利主演;

●4月28日19時40分:《花槍緣》,由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豫劇院二團柏青和開封豫劇院院長楊曉青主演;

●4月29日19時40分:《花打朝》,由中國戲曲學院謝彥巧、劉冰主演;

●4月30日19時40分:《馬金鳳》,由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國家一級演員劉雯卉主演。

如果您想看戲,可撥打63228688、60196661諮詢。

“馬派”藝術進校園活動

4月28日,馬金鳳率領“馬派”弟子到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指導學生學唱豫劇。

“馬派”藝術座談會

4月30日,河南省劇協、洛陽藝研所、馬金鳳及其子女、馬派弟子、洛陽豫劇院老藝術家等,圍繞“馬派”藝術的傳承發展深入座談。(洛陽晚報記者 常書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