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回顧從一戰到二戰再到冷戰,

美國依託強大的經濟

還有資源數量,

建立起了強大的工業體系

和高超的科技實力,

這都使得美國軍事無論從數量

還是質量都長期獨步全球。

1

事實上,國力最真實的直觀體現,最好的例子莫過於二戰。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我們先來看看二戰時期的狀況。1941年到1945年,美帝共生產1740萬支槍械29萬架飛機,8.6萬輛坦克,6.45萬艘登陸艇,1014艘大型驅護艦,155艘航母,203艘潛艇。巔峰時期每6分鐘就有一條軍艦下水,戰爭結束時還有57艘航母在建。那時,美國需要同時應對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個方向的海上作戰。所以,投入了大量人才、財力發展。美國家底厚,海軍發展很快,直接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

海軍最強國的位置。當時憑《租借法案》美國滿世界贊助反法西斯戰爭,據說前前後後“送”蘇聯坦克一萬多輛飛機一萬八千多架艦船四百多,汽車卡車什麼的不可計數而且二戰時大家都覺得美國汽車很好用。此外,援助英國的,僅護航航母就30艘,上映的電影《模仿遊戲》也略有提及英國被德軍封鎖在島上,極為依賴海上運輸。從裝備質量這點,就可以看出二戰中後期整個盟軍都極其依賴美國的各種戰略物資。

2

現如今,在美國高度軍民融合下,軍工企業的分工已經非常細化。例如,大型軍工集團承擔產品的研發和全系統的集成;分系統承包商為他們造專用的部件和子系統;眾多零部件承包商為主承包商和分系統承包商提供零件。 簡單來說大到航母火箭,小到螺絲釘,都有高質量承包商專門負責子區域,且有眾多高水平民營企業能隨時承擔軍工任務。

就在近日,你能否會想到,一款手機殼都能榮獲美國的軍工認證嗎?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樣子。UAG是美國著名品牌,全稱Urban Armor Gear,翻譯過來差不多是城市齒輪裝甲的意思,可想而知其能具有多大的保護功能。正面有MIL-STD810美國的軍用標準認證圖標,背面有產品的相關介紹,分別是:抗衝擊、輕羽設計、按鍵保護、耐劃傷、屏幕保護和去除炫光六大功能。而這款UAG手機殼的符合式工學設計,經過美國的軍工認證的品質保證,讓你手機也披上一層裝甲,不懼跌落。不得不說,美國在裝備質量多項關鍵領域技術指標做到的是教科書級別的細緻,思想也順應戰爭和時代潮流。


3

目前,全球最大的十家軍工企業,美國就有七家,洛馬、通用、雷神、波音一個比一個帥炸天,收入幾乎百億刀級(美軍每年軍費6000億刀左右,裝備採購2000億刀左右),全球前百軍工企業美國佔一半。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作為世界幾大軍火公司之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是美國第一大國防承包商。五角大樓每年採購預算三分之一的訂貨都由洛馬負責。目前洛馬銷售的防務產品佔據著世界防務市場的40%。其產品不僅範圍涵蓋軍用飛機戰鬥機、運輸機、直升機、水面艦艇、彈道導彈、反導系統、雷達、衛星、載人飛船、精確制導武器等多個領域,而且均處於各個領域的最前沿水平。

可以說美國在軍工方面一直就展現給世界一個模範。不止在裝備質量多項關鍵領域技術,還是多個海外軍事基地和大量的同盟國和龐大的運輸機編隊。冷戰時期長期和蘇聯的軍備競賽更是刺激美國軍備呈井噴狀爆發,許多武器的設計和使用思路依然沿用至今。多次戰爭積累了十分寶貴的戰爭經驗和武器使用經驗,儘管有些戰役打的並不十分出色,但實戰中的一手經驗是非常寶貴的。


4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美國如何實現“教科書級別”的軍工裝備?

CHINESE MILITARY

中國軍事


☝ 從歷史發展來看,雖然美國的軍工水平可以說是帶頭先鋒,但是現如今中國發展迅速,特別是近二十年的軍事井噴使得和美國的差距和二十年前縮短了很多,例如四代和五代戰機,神盾艦,預警機,戰術導彈和裝甲步兵車等。去年,美國的一篇文章就中國無人機發展的現狀表明,雖然美軍的RQ-4全球鷹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無人機,可是全球鷹也只是在20000米以下的空間飛行。然而,正在研發的中國新型無人機,似乎已經突破了這個瓶頸,這種情況讓美國坐立不安。就像今年中國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表面,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大太空大國都沒有做到,我國的發展未來可期。在和平與發展為主流的當下,中國的軍事思路在借鑑美國的經驗同時,更注重於摸索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適應信息戰爭的要求,提高信息化軍隊戰鬥力,培養大批懂得信息化戰爭和信息化建設的軍事人才是關鍵,也是軍民融合的基點。其次,發展具有高新技術含量的信息化武器裝備,需要通過信息技術來賦予武器裝備智能化,這是軍民融合的關鍵。

End

在2019這個關鍵時間節點上,發展軍民融合,強軍強國的同時,提高裝備製造發展水平在繁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航空工業集團唯一的軍民融合綜合技術平臺,航空工業重大試驗設施開放共享平臺—“融融網”面向軍民融合,致力於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互聯網平臺。今年,融融網意在讓更多的人學習武器裝備及其發展趨勢的通識教材,著力提升國防生的軍事理論素質。推出軍事裝備體系化的學習培訓課程,供大家參考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