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競賽經歷,憑學習成績保送清華的兩位女生:學一學她們的方法

李鈺霖畢業於重慶外國語學校。從高一開始,每次月考、半期和期末考試,李鈺霖的成績總能夠保持在年級前5名,並且兩次奪得一等獎學金。李鈺霖的各科成績均衡,沒有“學科短板”。

沒有競賽經歷,憑學習成績保送清華的兩位女生:學一學她們的方法

談到學習方法,她坦言“明確學習目標很重要”,“抓緊學習會讓時間變得有意義。”難能可貴的是李鈺霖多才多藝,從一年級開始,她開始接觸書法,一路凱歌,多次榮獲墨彩杯等全國比賽大獎,而且熱愛古詩詞,古典舞功底深厚,曾經遠赴英國參觀演出。

對於許多學生頭痛的數學,李鈺霖的技巧是“難度進階刷題”:從全國二卷文數,到全國二卷理數,最後是全國一卷理數,不隨意刷題,把刷題練習當成考試,學會把握整體試卷難度和出題意圖,“只有一開始就堅持定時才可保證刷題效率,題量不能小,搭配各難度散題並不斷提高難度。”

沒有競賽經歷,憑學習成績保送清華的兩位女生:學一學她們的方法

課堂上理解並且融通老師的思路和分析方法,課後及時“覆盤”;保持每天整理並且重做錯題的習慣,週末及考前反覆練習,這個方法,使李鈺霖的數學成績一直維持在“高位”。英語學習則突出“時間碎片化”,每天堅持閱讀、記誦標準範文,精練精做歷年高考閱讀真題,與數學類同,按照制訂好的“進階方式”有計劃提升習題難度。

對於不易提分的語文,李鈺霖則是突出“日常訓練”,比如每天會給自己設定一個題目或者話題,有針對性進行作文框架、開頭和結尾的練習;重視課外閱讀,多看一些唐宋明的名家文章,尤其是《古文觀止》這類考題“源頭”,規定自己每天泛讀三篇、精讀一篇;重視基礎內容,定量練習閱讀部分,分析比較標準答案的思路。這些方法,看似簡單易行,但“貴在堅持”。李鈺霖沒有通過競賽獲獎“取道清華大學”,而是憑藉“堅持有效的方法”,終於通過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

沒有競賽經歷,憑學習成績保送清華的兩位女生:學一學她們的方法

另一位清華大學保送學生王安瀾,也沒有什麼競賽“經歷”,她從不參加校外輔導班,也不給自己多增加學習任務,只是一名“好好聽講,好好做作業”的好學生。但是這種簡單的日積月累,使王安瀾在清華大學保送生測試中,以全國第一的名次走進清華大學。

王安瀾從上學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父母對她的期望也不過是“能上一所大學就好”。但是,父母非常注意對女兒的教育,從不刻意追求成績,“每次考試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沒學會考不及格也行,因為粗心等失分,考99分也要挨批評。”

父母能夠用最大的善意看待孩子的缺點,“做好自己,一直讓她不要和別人比。”有進步就停止提醒,有反覆就“提醒-表揚”再來一遍。這些簡單的教育,使王安瀾自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注聽講,回家認真完成作業。她寫作業時的專注程度,甚至達到“可以在嘈雜的環境裡,一筆一劃的寫完作業。”

沒有競賽經歷,憑學習成績保送清華的兩位女生:學一學她們的方法

王安瀾的成績一直慢慢上升。進入高中後,學習成績越發出色。王安瀾認為,課外補習班只是起到補充的作用,課上沒有好的聽課效果,課後跑去課外班補習,“要分清楚主次,所有的學習中,學校學習時最重要的,搞好了,再去做別的。”“最好的老師都在學校,最好的學生也在學校,利用好課堂上的45分鐘,比啥都強。”

王安瀾思維敏捷,這也是得益於從小培養的“專注和自律”。她的刷卷子速度少有人及,“我可以專注在試卷上,可我觀察同學,他們總會在寫完一道題之後,短暫的走神。”尤其在高中時間,作業量多、時間緊張,但是王安瀾總會保質保量完成所有作業。認真聽課,認真寫作業,充分利用時間,不給自己增加額外的學習任務,精力充沛,課堂效率高,良性循環,王安瀾憑藉成績獲得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

好的學習習慣受用終身。努力付出從不會辜負人,把普通的細節做好,不放過學習中遇到的一點錯誤,學習不偏科,勇於競爭,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這就是兩位美女學霸走進清華大學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