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遞黑馬:僅用5年銷售破100億,已成“三通一達”強勁對手

今天互聯網圈特別熱鬧,馬雲談996,他認為能996是一種福氣,年輕時候不996,什麼時候996,並表示對奮鬥拼搏者致敬。隨後,劉強東在朋友圈分享了其創業初期的故事,並再次提到兄弟一詞,不奮鬥上進的就不是兄弟,這樣的要淘汰。還說自己現在可以做到8116+8,也就是週一到週六,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1點,週日工作8小時。面對這兩位互聯網圈的大佬言論,遭來不少網友的吐槽,很多觀點都是不排斥996,但要給到相應的報酬。

實際上,2019年的互聯網行業形式確實不好,裁員的企業非常多,其中最動盪的當屬京東,淘汰高管,強調996,裁員,降薪等等一系列動作,將京東推上了風口浪尖。京東有18萬員工,大概有12萬是物流員工,這些人也曾被劉強東最看重,經常請他們吃飯,發福利,並豪言要讓他們買得起房,工資要比縣長高,諸多豪言壯語聽了讓人感動涕零。但沒辦法,業績不理想,就得對兄弟們開刀了,據瞭解,京東快遞員被取消了底薪,五險也被調整了,有不少人反映,比之前少拿了最少1200元。可見,福利待遇沒以前好了。

真正的快遞黑馬:僅用5年銷售破100億,已成“三通一達”強勁對手

京東快遞員日子沒之前好過了,但有一家公司卻似乎過得很滋潤,在上個月,豪氣的砸2400萬金磚重獎234名快遞員,其CEO表示:這些同事是公司6萬快遞員中的佼佼者,是全體同事學習的英雄,這家公司就是德邦快遞。德邦快遞確實有值得慶祝的資本,2018年德邦股份實現營收230.25億元,其中,德邦快遞營收113.97 億元,同比增長64.50%;業務量為 4.83 億票,同比增長54.21%,無論是營收還是業務量的增速都遠高於同行,三通一達和順豐的增速都在40%以下。德邦快遞從0到100億,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發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說是快遞界真正的黑馬。在如今二三線快遞品牌日子艱難的環境下,德邦已然成為了三通一達的強勁對手。

順豐營收909.43億,增長27.60%

中通營收176.04億元,增長34.8%

申通營收170.14億元,增長34.42%

韻達營收138.28億元,增長38.48%

德邦營收113.97 億元,增長64.50%

起步於2013年11月的德邦快遞,是一個後來者,而且是在已經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如今卻成為增長最快的公司,在營收上直追三通一達。相比後面殺入快遞業的國通、安能等品牌,為什麼就德邦能做起來?德邦到底憑什麼?

差異化定位,避開中低端市場

德邦在物流界的地位,就如同順豐在快遞界一樣,都是行業老大。不過,在快遞界,德邦確實是一個新兵,2013年進入時,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入局非常晚,彼時已經是順豐、三通一達的天下。但德邦並沒有和其他快遞一樣,去和三通一達搶市場,而是找到了3~60公斤重的貨物市場,也就是大件快遞市場。德邦是做零擔貨運起家的,做大件快遞無疑是最具有優勢,而順豐和通達系主要還是集中在3公斤以下市場。

真正的快遞黑馬:僅用5年銷售破100億,已成“三通一達”強勁對手

2018年,通達系的業務量都高達五六十億,而德邦快遞只有4.83 億,但其每票收入高達25.49元,遠高於通達系,比順豐還高。這麼一點業務量就能做到100億,如果到達10億票,就可以順利超越三通一達。發展5年來,德邦快遞擁有直營網點6282個,合夥人網點2510個,服務點15505個,分撥中心160個,分撥中心總面積共202萬平方米,全國網點覆蓋率達到94%,覆蓋全國41711個鄉鎮。

做好客戶體驗是第一位

順豐、三通一達為什麼只做3公斤以下的快遞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市場空間最大,需求最旺;另一方面是3公斤以上的大件快遞痛點最多,客戶體驗最差。而德邦卻喊出了“要讓天下沒有難送的快遞”。所以,為了提高客戶體驗,全部實行免費送貨上門。

大件快遞送貨上門對快遞員的要求很高,也很辛苦,要想做好服務,首先要讓快遞員獲得相應的報酬,讓他們滿意了,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德邦很捨得花錢在員工上,通過提高員工績效和高獎勵,來提高服務質量。按照德邦的說法,錢發多了,客戶體驗自然上去了。

真正的快遞黑馬:僅用5年銷售破100億,已成“三通一達”強勁對手

我們都知道之前就經常爆料出某些快遞公司暴力揀件的情況,這麼輕,這麼小的快遞,都要這樣處理,更何況是3公斤以上的大件。德邦快遞做了其他快遞公司不想做的細分領域,而且是堅持的把它做好了,做下來了,現在大件快遞更願意發德邦。這三年來德邦快遞的年複合增長超過100%。

德邦創始人崔維星雖然沒有像劉強東那樣天天把“兄弟”兩字掛在嘴邊,但是其做法似乎也差不多。他曾說:德邦要想真正的牛起來,必須讓我們的快遞員先富起來。讓快遞員先富裕起來,這句話聽起來很耳熟。所以,德邦經常會搞一些獎勵活動,發金磚,很實在的獎勵。

如今,大件快遞市場基本被德邦給盤活了,而且口碑和名氣也做起來了。這塊市場,如今也被順豐和通達系盯上了,比如韻達就已經進入了,並承諾10-30KG的電商件全部免費送上樓,這是直接和德邦快遞競爭。

背靠德邦物流,有資金和客戶資源

為什麼全峰、國通、安能快遞最終都沒能競爭過三通一達,紛紛倒下?一個核心的原因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和經驗。快遞行業是一個投入很大,進入門檻很高的行業,做區域快遞市場是不可能的,而要鋪向全國,卻需要很多資金,以及豐富的運營經驗。德邦創立於1996年,是物流行業的老人,也是老大,建立起很好的口碑,市場份額。

德邦的核心業務是零擔,零擔是指貨主寄送的貨物不滿一車,一般重量為30KG到一整車之間。以重量來排序,可以簡單分為快遞—零擔—整車。2001年,德邦進入零擔市場,當時零擔市場飽和,卻呈現散、亂、差的特點,而且90%以上是小型專線公司,不成系統,這就給了德邦機會。德邦抓住行業的痛點,並快速佈局,採用獨樹一幟的規範化做法,迅速站穩了腳跟。並快速建立起品牌,提升服務等等,讓其零擔業務每年增長60%,很快成為了行業老大。

真正的快遞黑馬:僅用5年銷售破100億,已成“三通一達”強勁對手

德邦物流在全國做了很好的佈局,擁有很多B2B用戶資源,這對它進入大件快遞市場有很大的幫助。在資金實力和運營經驗上,明顯要優於其他同行。

憑藉以上幾點,德邦快遞發展的非常快,面對看似沒有了機會的快遞市場,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按照德邦現在的發展速度,趕超三通一達也不是沒有機會。

據瞭解,今年1-2月,韻達、圓通、申通快遞業務量增速均超過40%,是行業增速的2倍以上。這表明中國快遞行業還在繼續的增長,市場前景很好,另一方面也代表著巨頭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市場份額在不斷向頭部聚集和靠攏,行業“馬太效應”只會越來越明顯。德邦已經躋身為第一梯隊,與三通一達同臺競爭。

2018年7月,“德邦物流”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這也代表著德邦正式的向快遞轉型,如今,快遞業務佔比超過了零擔快運,成為了德邦最主要的業務。2019年,將會是二三線快遞被洗牌的一年,德邦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真正納入三通一達的範圍呢,只能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