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老舍:想念他,正如想念一個遠方的人


錢波「為你讀詩」| 紀念老舍:想念他,正如想念一個遠方的人

我喜愛,我所喜愛的|第2024期

錢波「為你讀詩」| 紀念老舍:想念他,正如想念一個遠方的人

齊白石 [中國]

▾ 點擊收聽 ▾


我為什麼會在今天想起老舍

朗讀:錢波 | 演員


120 年前的今天,是老舍誕生的日子。

今年一定有更多的人想起老舍。但我不知道,北京這座城市會不會想起老舍?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愛北京,就像孩子愛母親一樣。

他說:“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討她老人家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語言是不夠表現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

年輕時,老舍去過很多國家,他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但不管旅居到世界什麼地方,他仍然最愛北京。

他的所有創作中,最成功的,也是以老北京為背景的作品。

他寫道:“我生在北平,那裡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的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

令老舍魂牽夢縈的,不僅是老北京的風景、瓜果、藍天、春節、風俗,更有他所珍愛的老北京人身上帶有的正直、善良、禮性、俠義等品格。

《四世同堂》裡,老舍借祁老人之口說:

“最愛和平的中國和最愛和平的北平,帶著它的由歷代的智慧與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宮殿,壇社,寺宇,宅園,樓閣與九條彩龍的影壁,帶著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橋樑,與四季的花草,帶著它的最輕脆的語言,溫美的禮貌,誠實的交易,徐緩的腳步,與唱給宮廷聽的歌劇……

因為愛,因為人情世故,我想念老舍。想念他,正如想念一個遠方的人的正直、善良、溫暖、細緻、周到……

因此,每每讀老舍的作品,我總能笑出聲來,也能哭出淚來。


- 關於作者 -

老舍(1899—1966),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語言大師。1966年,自沉於北京太平湖。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四世同堂》、話劇《茶館》等,並有19卷《老舍文集》傳世。


是什麼樣的熱愛,讓我們一直活下來

無論我遭受了怎樣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米沃什《禮物》


老舍喜歡孩子。冰心回憶,她第一次見老舍,就看見他跪在地上,幫孩子找玩具。孩子們喜歡圍著老舍,要他講故事,老舍則無論在忙什麼,對孩子的要求一概有求必應。為了跟老舍說句話,冰心得把孩子從他身上攆開才行。

老舍說,兒童宜多玩耍。他最害怕看見“小老頭”“小大人”和“少年老成”,一看見小孩穿上小馬褂,一舉一動全像大人,便想落淚。

老舍離開世界前,沒有打擾任何人,他只跟三歲的小孫女說:跟爺爺說再見。

老舍喜歡貓。因為他的貓特別喜歡外出,每次睡覺前,老舍都要等它回家再關門睡覺。

老舍喜歡養花,他在屋子裡養花,院子裡養花,到處養花,導致他養的貓都沒地方玩,只能上房去。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他帶著全家老小,往屋裡搬幾百盆花,第二天再搬出來。他樂此不疲,不覺辛苦。

老舍養花很有水平,汪曾祺說:“我在北京見過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裡。

老舍寫字也不錯,他曾書寫一副對聯贈給巴金。“雲水巴山雨,文章金石聲。”全聯10個字,正楷書寫又有魏碑氣韻。寥寥數字,既有對朋友人品的褒獎,也包含了老舍自己的做人之道。而且,此聯中嵌有“巴金”二字。

老舍喜歡畫。他看畫,買畫,收藏畫,愛掛畫,愛和畫家交往,愛講看畫的心得。

他有一雙鑑賞家的眼力,對畫多有獨到見解。他曾說:“在窮苦中,偶爾能看到幾幅好畫,精神為之一振,比吃了一盤白斬雞更有滋味!”他甚至把欣賞到好畫稱作是一種“幸福”。

老舍尤其喜歡齊白石老人的畫,他收藏的第一張國畫就是老人的《雛雞圖》。那是1933年,老舍請朋友許地山向老人求畫,按當時的潤筆付酬。老舍深愛這張畫,裱成長軸,只在家庭重大節日才張掛幾天。

老舍敬重白石老人對藝術的執著和才情,而白石老人也欣賞老舍的藝趣和眼光。


老舍喜歡用名人詩句為題請齊白石作畫,而白石老人對這種“為難”也頗感興趣。

老舍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一首詩《次實君溪邊步月韻》,有意從詩中選取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請白石老人用畫去表現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

白石老人苦思數日交卷。當老舍打開畫,不禁拍案叫絕。只見畫面上,一道急瀉而下的山泉,幾隻小蝌蚪游水嬉戲,不見它們的媽媽。但人們彷彿可以聽到,在溪水的上游,在畫外,青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而大聲鳴叫。那蛙聲,那情感,一路追隨泉水而來,由遠及近。

不僅是白石老人,老舍也收藏了很多別的畫家的畫,家中客廳西牆是他掛畫的主要陣地,被文藝界朋友稱為“老舍畫牆”。到老舍家作客,一大樂趣就是觀畫。如談得投機,老舍還會從書房壁櫥裡取出更多的畫來展示,一邊欣賞一邊講解。

老舍去世後,很多人感嘆,再也沒有那樣的耳福聽人給自己講畫了。

老舍喜歡北京,他不僅是喜歡,更是熱愛。北京滋養併成就了他的寫作,他一生與北京這座城市浸染得如此之深,以至於讓人懷疑一旦停止書寫他心中的城市,他的生命是否就此凋零。

老舍還有很多的喜歡,但這些,最後都沒有成為他救命的稻草。他緊緊地抓住,最後不得不放手而去。

我喜歡老舍先生。我沒見過他,我只在他的著作裡見過他,我以為那就算見上了。


文/湘人彭二



錢波「為你讀詩」| 紀念老舍:想念他,正如想念一個遠方的人


- 詩歌音樂 -

配樂剪輯自美國音樂人kevin kern的作品The Winding Path,出自專輯The Winding Path


▎詩意的人

錢波「為你讀詩」| 紀念老舍:想念他,正如想念一個遠方的人

錢波:演員,主要作品:《我們的四十年》《茶館》《全家福》《我的二哥二嫂》《鴿子哨》《桃花依舊笑春風》《法醫秦明》等,待播作品:《芝麻胡同》《破冰行動》《夜雨霧》《小妮扛槍》等。

「留言區」:老舍令你想起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