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收入門費?拉人頭?母嬰電商平臺蜜芽存爭議

“蜜芽真的太可惡了,買的桃子水居然和朋友帶的桃子水不一樣。買的沃柑居然大部分是壞了的,聯繫不上客服,聯繫上了,也不給處理。還不能給差評,真是很可惡的一個網站。這些天天宣傳蜜芽好的人,全是幫著蜜芽騙我們老百姓的錢。”網友“樂觀的問123”控訴道,“不止是這些,蜜芽的銷售模式也有問題,分了什麼蜜芽plus、蜜芽服務商、蜜芽培訓師這些等級,經常在社交平臺上看到蜜芽的人在拉人加入蜜芽,反正我比較反感。”

網友口中的蜜芽,是中國首家進口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由全職媽媽劉楠於2011年創立,目的為創造簡單、放心、有趣的母嬰用品購物體驗。大牌明星汪涵為其代言,有著“中國母嬰電商平臺獨角獸”之稱,相信也是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購物平臺了。然而從蜜芽成立至今,關於這個平臺涉嫌傳銷、出售假貨、售後不完善的聲音卻從來沒有消停過,特別是蜜芽推出plus會員制之後,大眾對於蜜芽的質疑聲也隨之更大......

蜜芽Plus上線

2018年6月30日,蜜芽開始全面推廣plus會員制,也就是花費399元購買一個大禮包便可成為蜜芽plus。

成為蜜芽plus會員之後有些什麼權益呢?

首先,plus會員自用省錢且分享賺錢:凡PLUS會員,將享受蜜芽全站20餘萬種產品的1-40%的返現,自己購買可以省錢,而分享給他人,他人購買後可以獲得和自己購買一樣的返點。即使參加直降、滿減、大促、拼團、免費領、秒殺等活動的產品,在相應活動價格後,依然給PLUS會員提供返現,同時享受全球一件包郵特權。如果plus會員成功邀請一名新會員,還可獲得100元獎勵。

當蜜芽plus會員擁有直屬會員50人且累積業績6萬元,或團隊會員達100人,其中有20人為直屬會員且累積業績6萬元時,即可成為蜜芽培訓師。成為蜜芽培訓師之後,能夠享受親自邀請一名新會員就能得到220元的獎勵;當任意一名自己團隊的非培訓師會員邀請一名新會員,培訓師可獲得120元獎勵;同時培訓師能夠獲得自己旗下非培訓師團隊業績佣金的15%。當培訓師育成兩名跟自己平級的培訓師之後,育成培訓師團隊每進一名新成員可獲得10元獎勵和佣金的10%。

當培訓師育成10名培訓師,其中至少5名直屬培訓師,或者團隊總會員數達1000人,或累積業績100萬,即可成為蜜芽服務商。成為服務商之後,可享受的利益更多,服務商親自邀請一名新會員可獲得獎勵280元;任意一名服務商團隊的非培訓師會員邀請一名新會員,可獲得獎勵180元和佣金的15%;任意一名培訓師團隊會員邀請一名新會員,可獲獎勵60元和佣金的5%;當服務商育成兩名以上服務商時,育成服務團隊每進一名新成員即獎勵10元加佣金的5%。


關注丨收入門費?拉人頭?母嬰電商平臺蜜芽存爭議


蜜芽plus會員制度爭議

實際上,蜜芽的plus會員制度已經符合“繳納入門費”和“拉人頭”了。在社交電商和傳銷界定容易引發爭議的如今,對於蜜芽是否為傳銷的爭議也頗多。

顏值君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認為蜜芽在打法律法規擦邊球,覺得其本質就是傳銷組織。

“最近有兩個朋友在做蜜芽,拉人註冊會員,感覺被洗腦了一樣,其中有一個叫我註冊會員的時候還說什麼我們的思想比較落後,要我們多接受新鮮事物,我認為這種行為很不禮貌,所以我比較反感。”網友“拉拉犬絲”說,“甚至他還告訴我,不接受註冊成為會員的人也沒必要成為朋友了,還把人家給拉黑了。我現在感覺他就是為了賺這點錢變得不擇手段了,我很不喜歡這種電商模式。”

另一名匿名網友表示:“第一:花了399元購買的大禮包,是否物有所值。第二:拉人員就有現金獎勵。很多人覺得399元就是投資咯,只要自己拉4個人就回本了,每個人獎勵100元。然後下線的下線都這樣想。慢慢地就成了拉人頭了,誰關心產品?”

他還表示,蜜芽的銷售模式已經符合了《禁止傳銷條例》中第二章第七條的傳銷行為條件,即:(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網友“wuruimin1981”說,自己的老婆被蜜芽洗了腦,每天晚上一下班就是拿著手機到晚上11點多,孩子的學習也不管,從2018年10月開始做蜜芽,家裡面已經買了一大堆產品了,不僅如此還自己出399元給多位親戚註冊蜜芽會員,整天做著掙大錢的美夢。


關注丨收入門費?拉人頭?母嬰電商平臺蜜芽存爭議


就蜜芽是否涉嫌傳銷的問題,顏值君採訪了一位蜜芽服務商,在她眼裡,蜜芽走的是分享經濟道路,不是傳銷。“國家現在都在大力推廣分享經濟了,董明珠都帶著9萬員工開始參與分享經濟了。咱們蜜芽已經沉澱了8年,之前就發展得很平穩,在相關部門提出分享經濟的時候才推廣的會員制。”她說道。

說起分享經濟和傳銷的概念,許多人認為比較相近,那麼到底什麼是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具有零成本、資源共享平臺、價值分享、產品直供、利潤共享五大特徵。

分享經濟中通常有直接經濟關係的只有三級,第一級分銷商就是真正把貨賣出給消費者的人,相當於傳統商業中的零售商;第二級就是發展了第一級分銷商的人,第三級就是發展了第二級的人,第二級和第三級就相當於傳統商業中的批發渠道商。其中第一級拿的是商品銷售佣金,第二級和第三級拿的是推廣佣金。所以分享經濟不像傳銷那樣等級越高收入越多,而是完全靠自己賣貨獲得銷售佣金和推廣下級和下下級分銷商獲得的推廣佣金。

傳銷通常是受益者的利益來自於受害者的損失,上級騙下級的錢,上級分下級的錢,還要求其不斷髮展下線,滿足入門費、拉人頭獎勵和多級分銷、團隊計酬這幾個特徵。

當顏值君問及如何看待花生日記涉嫌傳銷被處罰一事時,該服務商認為,花生日記被查是因為發展的級別太多了,而蜜芽只有三級,本質跟花生日是不一樣的,不會涉嫌傳銷,並且在該服務商眼中,花生日記平臺的實力遠遠不及蜜芽。

蜜芽深陷假貨風波

2014年11月,蜜芽寶貝上線特賣一批MaclarenQuest兒童手推車,有消費者在購買後通過Maclaren瑪格羅蘭官方微博查驗推車VIN碼時被告知沒有該VIN碼,購買的推車為假貨。對此,蜜芽寶貝官微日前的消息顯示,其承認此前銷售的瑪格羅蘭推車為違規出貨,並表示受到了供應商天津維啟達商貿有限公司的欺騙。

2015年9月,剛獲得1.5億美元融資的母嬰電商平臺蜜芽陷入假貨風波,有消費者從蜜芽網購買了Betta品牌的奶瓶後發現,其購買產品與從日本官網購買的同型號奶瓶多處存在差異,便提出蜜芽可能售假的質疑,而隨後該品牌擁有方日本Betta官方發聲明表示,與蜜芽不存在任何貿易關係。

2015年10月28日,楊女士在蜜芽寶貝上購買了四包GOON大王紙尿褲,結果給寶寶使用過之後發現均為假貨。隨後,她聯絡了蜜芽官網要求退貨。但客服都以“不影響使用”、“不支持14天無理由退換貨”等理由拒絕退貨。

中消協曾發佈過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網易考拉自營直郵倉、淘寶、蜜芽、京東等平臺均存在售假情況,海淘商品假冒現象嚴重。其中,化妝品涉及資生堂、CPB、蘭蔻、科顏氏、美寶蓮、雅詩蘭黛、倩碧等7個品牌19個樣品。其中涉嫌仿冒品的商品就有蜜芽網平臺銷售的資生堂洗顏專科洗面奶與蜜芽精選商家銷售的雅詩蘭黛多效智妍精華霜。

面對種種負面新聞,蜜芽會員依舊在各大論壇、貼吧表示蜜芽的東西百分百是正品。

業內人士認為,蜜芽從母嬰垂直電商背景下的“紙尿褲,奶粉、奶瓶、兒童手推車”等一系列嬰兒用品的“假貨門”,到轉型到“大母嬰”電商平臺背景下的“洗面奶、精華霜”等護膚用品的“李鬼事件”,蜜芽的“假貨印象”到目前為止充斥到了發展鏈條中的每一個環節,這對於品牌打造和長期的市場滲透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顏值君發現,不少使用過蜜芽的用戶表示,在蜜芽APP裡看不到差評,即便是自己寫了差評,系統中也不會顯示。


關注丨收入門費?拉人頭?母嬰電商平臺蜜芽存爭議


顏值君隨即在蜜芽APP裡面求證了這一現象。

在蜜芽APP裡面隨便點擊幾件商品,好評率都極高,幾乎都在90%以上,而好評率為99%的現象更是佔大多數,確實看不到任何差評。有網友爆料稱蜜芽評價系統會對用戶評價進行篩選,差評則不能被通過,只有好評會顯示出來。

在這個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人人都能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到想要追尋的真相,時間會見證一個品牌的優劣,唯有貨真價實才能深得人心,才能口碑相傳。

回顧蜜芽發展史,2011年蜜芽成立,是中國首家跨境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2015年7月8日,“蜜芽寶貝”正式更名為“蜜芽”,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母嬰產品網站之一。公開資料顯示,蜜芽已完成5輪融資,累積融資額超20億人民幣,紅杉資本、真格基金、梅花天使創投、險峰長青等國內著名投資機構都曾是蜜芽的資方。2017年9月,蜜芽完成新一輪融資,但這筆融資並未對外公開,原因是蜜芽資金儲備良好,超過10億人民幣且已實現正向現金流,不再將融資作為其對外發聲的重點。

據投資界消息,本輪融資與2016年底蜜芽內部信中公佈的融資為同一輪的兩次交割,合計總金額約1億美元,投資方為有央企背景的“中”字頭機構。蜜芽在完成本輪融資後將全面進軍新零售,佈局線下母嬰零售店。其DEMO樣板店已經完工,預計年底會在國內鋪設300家。

不難看出,蜜芽後期發展重點為新零售實體店(實體渠道)+自有品牌(實體產品),通過延伸全產業鏈來滿足用戶線上線下的全面需求。

2014年,當蜜芽還是“蜜芽寶貝”的時候,投資過攜程、唯品會和聚美優品的傳奇投資人沈南鵬曾表示,“蜜芽寶貝有可能成為小米級的公司”。

如今,蜜芽正奔赴香港上市之路,面對社交電商激烈的競爭和口碑兩極化的現狀,蜜芽是否能如當初沈南鵬所期望的那樣,成為母嬰界的“小米”?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