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外貿大事!美歐開打貿易戰,美國盯上光伏產品……

新版產業目錄發佈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鼓勵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高科技全產業發展,對需要淘汰的落後產業進行了進一步的規劃。

《徵求意見稿》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值得注意的是,對不屬於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允許類不列入目錄。

全文請見這裡:

http://gys.ndrc.gov.cn/cyjgtzzdml20190408.pdf

大家不妨關注一下自己所處的行業是受鼓勵、被限制,還是要被淘汰的?


美歐

美國威脅對歐盟11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

4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表聲明說,世貿組織(WTO)已多次發現歐盟向空客提供的補貼對美國造成不利影響。USTR當天開始啟動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的程序,擬定可能會加徵關稅的歐盟產品,其中包括大型商用飛機和零部件、乳製品、葡萄酒等。USTR估計歐盟相關補貼每年對美國造成的損失約為110億美元。

4月9日,針對美國因空客補貼案對歐盟開徵110億美元關稅的威脅,歐盟在最新回應中做出三點重要表態:110億美元的規模被嚴重誇大,歐盟正在等待WTO對於還擊規模的仲裁以及歐方準備報復。

此前美國已經針對歐盟鋼鋁和鋁產品加徵關稅,而歐盟在2018年的回擊力度是針對30億美元左右美國產品進行徵稅,其中包括摩托車,橙汁,花生醬和牛仔褲等產品。隨後,美歐雙方在2018年7月25日達成貿易“停火”聲明,並提出美歐將進行旨在推進“三零”(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和零補貼)的自貿談判。

然而,美歐雙方在推進該自貿談判的準備過程中,在談判範圍上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差異。


美國

對華光伏電池片及下游產品發起337調查

2019年4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光伏電池片及其下游產品啟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151)。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立案後45天內確定調查結束期。除美國貿易代表基於政策原因否決的情況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337案件中發佈的救濟令自發布之日生效並於發佈之日後的第60日起具有終局效力。


美國嚴格執行ISF-5申報

有貨物過境美國的貨代和外貿朋友們注意了,請務必及時準確申報!船公司已發佈通知,從2019年3月15日開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將全面、嚴格執行ISF -5(針對經過美國港口轉運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申報。即對FROB貨物(過境期間停靠美國港口的貨物)要求備案。並且,將ISF進口商定義為船公司(carrier)/ NVOCC。針對不按時申報或將面臨高額罰金!


墨西哥

啟動對華不鏽鋼冷軋鋼板反傾銷調查

近日,墨西哥經濟部發布公告,對原產中國的不鏽鋼冷軋鋼板啟動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墨海關稅號為:

7219.34.01, 7219.35.01, 7220.20.02, 9802.00.01, 9802.00.02, 9802.00.03, 9802.00.07, 9802.00.10, 9802.00.13 和9802.00.19。

立案公告第19條中所列明的涉案企業和涉案國政府的23個工作日從調查機關寄送問卷日期5日後開始計算,其他利害關係方從公告日期5日後開始計算。上述兩種情況提交材料均截止於期限日的14:00。若採取最終反傾銷措施,墨方可對臨時措施之日前90天內進口供消費的產品追溯徵稅。


印度

實施電動車製造業第二階段補貼計劃

印度政府針對油電混合及全電動車製造業實施的補貼計劃(Faster Adoption and Manufacturing of Hybrid & Electric Vehicles, FAME)已於2019年4月邁入第二階段(FAME-II),以電池的續航力作為適用補貼的標準,續航力越高補貼也越多。不過,由於印度國內目前上路的電動車以二輪為主,且大多配置續航力較低的電池,新計劃的實施已造成90-95%的二輪電動車被排除在補貼適用範圍之外,使原本約7萬盧比的售價,一夕之間上漲至8至9萬盧比之間。

因FAME-II針對自制率(local content)訂有相關規定,對於許多自中國進口零組件(completely knock-down kits, CKD kits)再於本地組裝的印度小型製造業者來說,也被排除在補貼適用範圍之外。本地業界對此表示,印度電動車製造業發展尚未成熟,根本無法達到新措施對本地化生產的要求,此舉實際上是在扼殺國內產業發展。


自貿區

中日韓FTA加速談判

中、日、韓三國在4月9日開始進行為期4天的自貿協定第15輪談判。此次談判,三方將針對貨物、服務開放市場等問題進行磋商,三方還將計劃重啟通關、競爭和電子商務等領域的談判小組。目前中日韓均爭取在年內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預計三方也將對實現RCEP貿易自由化進行深入討論。

4月份,日本對我國取消了普惠制待遇,希望FTA可以趕緊落實,讓出口日本、韓國的外貿人享受到更多的紅利!


越南

正研究試驗擔保通關進出口貨物草案

越南財政部正研擬通關進出口貨物試驗擔保機制的草案,規定對以下範圍之進出口貨物進行試驗:

1. 通關前須繳稅之進出口貨物;

2.在暫時進口再出口中(含延期時間)的貨物;

3.經過越南領土的過境貨物;

4.海關文件中較晚繳交產地證明的貨物;

5. 等待專業檢查期間中已領貨保管的進口貨物。

擔保通關方式共2種:

(1)稅金擔保,適用對象為:通關、領貨前須繳稅的進出口貨物;在暫時進口再出口中(含延期時間)的貨物;經過越南領土之過境貨物;海關文件中較晚繳交產地證明之對象:適用於尚未取得適用各FTA優惠稅率的貨物或用來證明不屬被適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國家。

(2) 以進口貨物金額擔保,適用對象為:等待專業檢查期間中已提領保管之進口貨物;海關文件中較晚繳交產地證明之對象:適用於屬具有危害社會安全、人民健康或環境衛生須監管之貨物;貨物屬依越南法律或越南雙邊或復邊國際條約所規定的進口制度。


馬來西亞

2018年8月以來出口首次萎縮

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工業部(MITI)發佈之統計資料顯示,馬來西亞2019年2月份總貿易額為1,221.48億馬幣(約合299.42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下跌7.2%;出口額為666.05億馬幣,下跌5.3%,創2018年8月以來首次萎縮紀錄。

本年2月份出口,電子與電機產品仍為馬來西亞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258.13億馬幣,佔該國總出口額之38.76%,較2018年同期成長4.89%。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液化天然氣(31.45億馬幣,成長8.56%)、精煉石油產品(43.24億馬幣,下跌32.6%)、棕油(30.42億馬幣,下跌16.86%)、原油(19.05億馬幣,下跌21.77%)、橡膠產品(19.81億馬幣,成長0.61%)、木材及木材產品(14億馬幣,下跌1.7%)。


政策

出口退稅辦理更及時

根據海關總署《關於新增查詢報關單數據傳輸狀態信息有關事宜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62號):

為配合減稅降費措施實施,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自2019年4月10日起,進出口企業、單位可以通過“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http://online.customs.gov.cn)“我要查”或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https://www.singlewindow.cn)“查詢統計”子系統中相關功能,查詢海關總署向國家稅務總局傳輸海關出口報關單數據和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狀態信息,方便進出口企業、單位及時辦理出口退稅和進口增值稅抵扣手續。


海淘行郵稅稅率下調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8日發出通知,宣佈從4月9日起下調一系列日用消費品的行郵稅稅率,老百姓購買進口商品將嚐到更多甜頭。

根據調整,稅目1、2的稅率將分別由現行15%、25%調降為13%、20%。調整後,行郵稅稅率分別為13%、20%、50%。適用於13%一檔的物品包括書報、食品、金銀、傢俱、玩具和藥品。適用於20%一檔的物品包括運動用品(不含高爾夫球及球具)、釣魚用品、紡織品及其製成品。適用於50%一檔的物品包括煙、酒、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檔手錶、高檔化妝品。


本週外貿大事!美歐開打貿易戰,美國盯上光伏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