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上重要時刻到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揭幕 愛因斯坦又對了…

人類太空史上的重要時刻到來,天文學家於週三公佈了首張黑洞照片。什麼是黑洞?黑洞是坍縮的恆星,由於重力太強,甚至光也無法逃脫它們的掌握。週三發佈的照片中的黑洞被稱為射手座A,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美 ...

這個黑洞的面積達到400億公里,是地球面積的300萬倍,並被科學家稱為“怪物”。它距離地球5億兆公里,由世界各地的8個天文望遠鏡網絡拍攝。

天文史上重要時刻到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揭幕 愛因斯坦又對了…

該實驗由荷蘭Radboud大學的法爾科(Heino Falcke)教授提出,他告訴BBC新聞,黑洞是在一個名為M87的星系中發現的。

他介紹稱:“我們現在看到的東西比我們整個太陽系要大。”

“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它是我們認為現存的最重的黑洞之一。它是一個絕對的怪物,是宇宙中黑洞的重量級冠軍。”

正如法爾科教授所描述的那樣,圖像顯示了一個強烈明亮的“火環”圍繞著一個完美的圓形黑洞。明亮的光環是由過熱的氣體落入洞中引起的。光線比銀河系中數十億其他恆星的亮度更亮,這就是為什麼它可以在離地球這麼遠的地方看到的原因。

同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天文大廈三樓也同步發佈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現在看到的照片大體來說有兩個部分,嚴格來說是兩個結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袁峰在現場說,一部分是中心區域不太發光的陰影,另一部分是圍繞這個陰影的發亮的圓環。圓環發的光就是從吸積盤上發出的,而黑色的陰影要比黑洞本身要大幾倍,這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據袁峰介紹,照片上的黑洞離地球有5500萬光年,照片上是它5500萬年以前的樣子。黑洞周圍的空間是彎曲的。黑洞本身是不可見的,把黑洞放到放光的背景裡,看到的照片就是這樣的。“現在看到的亮環就是光線扭曲以後得到的結構,如果不扭曲的話,是看不到這樣的圖像的。”他說。

《天體物理學雜誌通信》於4月10日以特刊的形式通過六篇論文發表了這一重大結果。

什麼是黑洞?

天文史上重要時刻到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揭幕 愛因斯坦又對了…

這是電腦模擬合成的黑洞照片(NASA)

黑洞是坍縮的恆星,由於重力太強,甚至光也無法逃脫它們的掌握。週三發佈的照片中的黑洞位於射手座A,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表示,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數百萬至數十億倍,並且似乎位於幾乎所有星系的中心。

本週天文學家還將發佈另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這個黑洞距離我們5350萬光年。

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顧名思義,黑洞是黑色的,所以在黑色的背景下不可能被“看到”,只能看到黑洞的輪廓。雅虎新聞稱,這張照片可能會顯示出被一圈強光環繞的黑色斑點。

但是,這也可能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籠罩在厚厚的塵埃和氣體雲中。”

照片是怎麼“拍攝”的?

正如您所料,這不是您智能手機上拍攝的夜空的照片。圖像將來自Event Horizo​​n望遠鏡,這是世界各地專門設計用於觀察黑洞的望遠鏡。望遠鏡分佈在智利、夏威夷、亞利桑那、墨西哥、西班牙和南極。

中方科學家、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路如森介紹,由於需要極高的靈敏度,組成全球網絡的8個射電望遠鏡分佈在多個高海拔地區……這些望遠鏡的分辨率相當於能在黑龍江漠河閱讀南沙群島上的一張報紙。”

這項實驗於2017年4月啟動,照片“沖洗”用了約兩年時間。

這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什麼關係?

黑洞的圖像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是他在1915年提出的理論。黑洞周圍有一個區域,其中的逃逸速度等於光速,該區域被稱為視界。根據CNET,黑洞視界的形狀可以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或對之提出挑戰。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袁峰週三表示:“目前來看,這張照片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後續的觀測將解決一些還沒搞清楚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