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懂得包容,接受不完美,也是受用的一生的智慧

《道德經》:你心中所謂的不完美,才是一種完美。

《道德經》:懂得包容,接受不完美,也是受用的一生的智慧

我身邊有一些人,他們曾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追求人生中的完美。因為總覺得,不想人生留下什麼缺憾,一個人在生活中應該追求一個更好的生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美好,都在嚮往完美,這是毋庸置疑的一種心態。但是很多人往往在追逐完美的一個過程中,而喪失了生活本身,或者說放棄了追求完美真正的意義。大多數人追求完美就是為了自己更舒服的活著,但是在追求的這樣一個過程中,反而讓自己不舒服了。

《道德經》:懂得包容,接受不完美,也是受用的一生的智慧

有太多的人,總糾結於這一些事情上面,當一些生活狀態,沒有達到自己所預想,那麼完美的時候,就沮喪懊惱。就好像在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存天理,去人慾。教會我們的就是要去除不該有的慾望,慾望太多,達不到自己的預想反而增添苦惱。

《道德經》中一再的強調,不要追求所謂的隱瞞,物極必反,物壯則老,這是道德經教給我們的智慧,要懂得包容人生的不完美。

正如《道德經》善貸且成這一章中就說: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懂得包容,接受不完美,也是受用的一生的智慧

其實在這一章中,老子就是引用了12句古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就是說,光明的路好像有一些黑暗,前進的路,好像有一些後退。平坦的路,好像有一些不平。崇高的德,好像是峽谷一樣,潔白無瑕的東西好像有灰塵一般。廣大的德不足,純真質樸的品格好像有一些渾濁,最方正的東西好像沒有稜角,大型珍貴的東西好像都是最晚完成的,最大的聲音好像聽不到。其實這些道理最初看的時候並不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道德經》:懂得包容,接受不完美,也是受用的一生的智慧

這一章中老子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下等悟道的人聽的道,就捧腹大笑去嘲笑他,不被嘲笑就不被稱為道。老子認為下士沒有悟懂道,但是老子並沒有嘲笑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老子在這裡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說,要有一個寬容之心。老子提倡的大道的智慧,有人理解,但是有人嘲笑,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老子都比較寬容他們。這樣體現的就是大道包容萬物的一個智慧,老子在這裡所用的態度也是大道的一個態度,包容萬物,成全萬物。

而我們所說的要學會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也就是說要學會包容,包容的是自己的人生,包容的是自己沒有達到的那些慾望。有的時候學會包容,學會理解,你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人生狀態。

《道德經》:懂得包容,接受不完美,也是受用的一生的智慧

我們在生活中不免和很多人去打交道,有的俗氣,有的高雅。如果說你總是在追求那些高雅的人,避開那些粗俗的人,你自己反而顯得有一些極端,還顯得有一些自命清高,不知不覺的就把自己推向了一個極端偏激的狀態。

如果你真的足夠寬容足夠高尚,那你就不會嫌棄任何人。在你的眼中他們都是平等的,有一顆包容之心,你能接受所有的人。無論是粗俗還是高雅,你都能接受,並且包容。這樣的一種心態,也可以讓你受用一生。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道德經》中的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