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如何平衡好“學”與“遊”


研學旅行如何平衡好“學”與“遊”


研學旅行如何平衡好“學”與“遊”

從古代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到當代的研學旅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研學旅行繼承了自古以來的“遊學”精神,應運而生。為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讓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研學旅行不斷探索,使得“學”與“遊”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

當下,國家已出臺一系列研學教育規劃,全國各地相關部門積極舉行各種形式的研學旅行活動,在課程開發方面一些地方已經探索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實踐性強和體驗性強的課程設計方案。然而,目前中國的研學旅行尚處於探索發展階段,由於社會各方面對於研學旅行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對於“遊”與“學”的平衡問題,不僅困擾著相關行政部門和教育部門,也讓不少學生、家長處於觀望狀態。因此,如何平衡好研學旅行的“學”與“遊”至關重要。

1

走出“學”與“遊”難以兼容的認識誤區

平衡好研學旅行的“學”與“遊”首先要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學”與“遊”並非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可以達到相伴相生的和諧關係。

在當下的應試教育環境下,社會對於教育往往偏向於理論的教學,認為“遊”會使學生分心,不僅浪費沒有實際意義還浪費學生學習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出來的學生能考高分但是卻缺乏化理論為實踐的能力。事實上,遊與學一直緊密結合在一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其經典寫照,中國的遊學鼻祖孔子以周遊列國著稱,在艱難困苦中與其眾弟子踏遍千山萬水,廣求知識,宣傳禮樂教化。此外,漢代司馬遷、唐代的杜甫和陶行知等人都是遊學的典範。

研學旅行的開展以預防為重、確保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為著力點,以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為突破口,要求因地制宜地開展研學旅行。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西安市累計有1000餘所學校數百萬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研學旅行。

從2016年9月開始,西安市研學旅行普及到各中小院校,開始呈現出“校校組織、班班參與、人人體驗”的可喜局面。

遊學能長見識,煉意志。養詩情,為學生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抱負做鋪墊。遊學也能幫助學生展示自我,廣交朋友,博聞強識,得到他人的賞識。研學旅行與遊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在組織形式、活動體驗等方面又比遊學更勝一籌。研學旅行的目的比遊學也更為明確,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由此可見,“學”與“遊”並不是難以兼容,而是一直以來都有著它們共生的意義,走出認識誤區,有利於“遊”與“學”的平衡。在研學旅行的工作中,尤其要避免顧此失彼,幫助人們走出認識誤區。

研學旅行如何平衡好“學”與“遊”


2

在活動策劃中做到“學”與“遊”並重

研學旅行必須是研學與旅行並重。要清楚研學旅行與普通的旅遊、冬夏令營等的區別。研學旅行屬於中小學生德育工作,是德育中校外教育的一種創新形式,有著校外開展、有意組織、集體活動、親身體驗等特點。總而言之,就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因此,研學旅行既不可重學輕行,使學生揹負沉重學習負擔,也不能輕學重行,將研學旅行變成一般性的觀光遊覽,缺乏收穫,要平衡好兩者的關係。

研學旅行活動是通過旅行搭建平臺,促進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舉措。旅行是手段、是途徑,研學是根本、是目的。這是把休閒娛樂與研學有機結合,把抽象的一般性理論知識與具體的現實問題相統一的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特點在於開放性、研究性、實踐性、合作性、應用性、教育性等,具有課堂學習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如果把旅行作為中心,把學習當成副產品或旅行活動中的自然生成,則是本末倒置或重心偏移,如此,研學旅行和一般的休閒旅遊便無區別。要尋找學與行的最佳契合點,讓學生在身心輕鬆、愉悅中學習、體會,在學習、參觀中加深對旅行地的認識,發現、探索行程中的人文、自然資源,培養、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綜合素養。

此外,平衡好研學旅行的“學”與“遊”還要正確認識研學與旅行的關係,理清“三不同”。

首先,參加研學旅行的學生年齡不同,研學旅行活動應該從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出發,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

其次,參與研學旅行的學生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會有一定差異,因此要注意不同民族學生的生活習慣、民族風俗、傳統文化等,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交流,推動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最後,參加研學旅行的學生還存在城鄉差異。研學旅行活動要讓不同地區的學生互相瞭解、交流、學習,讓學生們進一步認識現實,認識生活,認識差別。

研學旅行如何平衡好“學”與“遊”


3

研學旅行導師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研學旅行活動中導師作為研學旅行活動中的核心人物,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主動平衡好“學”與“遊”的關係。

首先,要解決好課程問題,變活動性為課程性。《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指出,研學旅行要避免出現“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的現象,避免出現此現象的最好辦法就是使課程活動化。

一方面應按照該意見要求把研學旅行納人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有機融合;

另一方面應按照課程要素進行設計,要有目標、有內容、有實施辦法、有評價。

而要做到這些最重要的是老師先行先試,學校組織老師成立研學旅行教研組,與基地及旅行社(文化公司)聯合起來,以《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鋼要》為方向,開發設計研學旅行活動課程,實現素質教育。

其次,研學旅行導師既要掌握紮實的教育教學知識,又要具備廣闊的視野、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和戶外技能儲備。能較好地勝任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組織、主題活動講解、學生安全管理、學生團隊接待服務等工作。在工作中將遊學並重的理念落到實處,讓研學旅行活動體現出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研究性學習”、“旅行體驗”、“ 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等研學旅行的標誌性特點。

最後,研學旅行導師要在與社會各界各部門的溝通協調中搜集信息,明確方向,確定研學旅行的主題及目標。教師要結合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整體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按照出臺的相關文件精神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為此,研學旅行導師不能拘泥於學校科目教學的課程,而是要根據各自學校所在地區的區域發展情況、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積極溝通調研,瞭解社會大環境,尤其是要結合本地文化教育發展方向和研學旅行基地的實際情況,確定有益、有趣的研學內容。如此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夠更好的實現“學”與“遊”的平衡,不斷完善“在遊中學,在學中游”的有益於推進素質教育的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如何平衡好“學”與“遊”

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成為中國教育典範,開創了中國研學旅行的先河。研學旅行的“學”與“遊”要想實現平衡,可以從思想意識解放、活動策劃、研學導師素質培養幾個方面著手。從意識到行動,著力解決“學”“遊”平衡的問題,讓研學旅行更好的為社會培育出各種優秀人才。

未來,研學旅行應繼續堅持推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不拘泥於書本,到實踐中去,學遊並重才是研學旅行的應有之義。

文章整理至公眾號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