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苗木的施肥管理技術

⑴掌握苗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肥特點;

不同綠化苗木其營養特性和需肥規律不同。因此要掌握苗木的需肥特點,並結合不同生長環境有針對性的肥水管理。 施肥不到位,施肥過多、施肥時期不對等,都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並影響苗木的生長。比如,石楠在新梢生長期施入氮肥、磷肥要相對多一些,在進入秋季時,就要使用一定量的鉀肥,同時也是提高苗木自身抗寒能力;如果此時大量施入氮肥,莖葉生長過快,冬季極易受到凍害。基肥多在秋分前後施入,不易施肥過晚,過晚容易降低苗木的越冬能力。追肥也叫補肥,一般是在生長季進行,並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前期一般以氮肥為主,後期則以鉀肥為主。並通過葉面補噴的方式進行追肥。常用的葉面肥濃度供大家參考一下。

一、尿素:葉面噴施濃度以0.5%—2%為宜。

三、微肥:

1、鐵肥(硫酸亞鐵):葉面噴灑濃度0.2%-1.0%。

2、硼肥(硼砂或硼酸):葉面噴灑濃度0.3%-0.5%。

3、錳肥(硫酸錳或氯化錳):葉面噴灑濃度0.05%-0.10%。

4、銅肥(硫酸銅):葉面噴灑濃度0.02%-0.04%。

5、鋅肥(硫酸鋅):葉面噴灑濃度0.1%-0.5%。

6、鉬肥(鉬酸銨):葉面噴灑濃度0.02%-0.05%。

⑵掌握苗木吸肥與外界環境的關係:

光照充足,溫度適宜,光合作用強,根系吸肥能力就強,如果光合作用比較弱,由葉輸導到根系的合成物質會減少,苗木從土壤中吸收的營養也會變慢。土壤中的含水量與肥效的發揮有的非常密切的關係。通常土壤中水分緊缺時施肥是有害的,容易造成根部危害,而積水過多則也容易造成水分和營養的淋溼失,降低肥效。另外肥效與土壤中的酸鹼離子也有一定的關係。

⑶掌握肥料的性質:

肥料的性質不同,施肥的時間是不同的,容易流失和揮發的速效性或容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應在苗木需肥之前施入土壤。而一些遲效性肥料和有機肥應在苗木需肥之前的一段時間提前施入,以充分分解有機肥和給予發揮肥效的充足時間。

園林苗木的施肥管理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