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29:絕不同流合汙

《論語》129:絕不同流合汙

【原文】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譯文】

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找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思索】

閔子騫是個大孝子,《二十四孝》裡邊就有他。他的品德和顏回差不多,也很有才能。

孔老夫子教弟子們的,一是修養自身的道理,二是治理國家的道理。閔子騫有了治理國家的能力,這個時候卻不願意出來做官。因為這時候魯國是季氏掌權,他目無國君,不講禮法。如果答應了季氏,根本不能施展抱負,無法推行“仁政”,只能和他同流合汙。如果惹惱了季氏,那很可能要受到迫害。閔子騫就委婉地推辭了,並表示要到汶水那邊去。一方面,他可能是為了躲避災禍,要逃到汶水那邊的齊國去。另一方面,可能是要躲避到山林中,隱居起來。他的這種態度,是亂世中無奈的選擇,也是最聰明的選擇。孔老夫子對這種態度也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